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子培育,具体是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1、杉树是一种常绿树种,杉树在种植前需要对杉树种子进行培育,杉树种子在培育时需要利用到培育土,培育土是为了满足农作物秧苗生长发育的需要,根据各类品种对土壤的不同要求,用人工专门配置的含有丰富养料、具有良好排水和透气性能、能保湿保肥、干燥时不龟裂、潮湿时不粘结、浇水后不结皮的土壤称为培养土,培养土在长时间的放置后可能会出现结块的现象,从而处理成的培育床不利于种子的培育,从而降低了种子培育的存活率,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种子采集,选择饱满、形状大小一致的杉树种子备用,然后对种子进行水选和消毒,消毒时选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种子,随后通过催化剂对种子进行催芽;
5、步骤二:通过筛选装置对制备培育床的培育土进行筛选,从而筛选出颗粒较细,且颗粒大小比较均匀的培育土,将筛选出的培育土处理成培育床;
6、步骤三:将萌芽后的种子在播种季节播种在培育床内,当种苗成长至25-35cm时,将种苗移植到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即可。
7、作为本专利技
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连接在转筒的底端内壁上,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穿过防护罩的上端壁,且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上套设有第一连接皮带,所述第一连接皮带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往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往复电机设置在底座的下端面上。
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理组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一竖杆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设置有齿环,所述齿环套设在防护罩的外壁上,所述齿环的另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下端面设置在底座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齿轮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
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设置在第一锥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防护罩的侧壁,且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另一侧设置有清理环刷,所述清理环刷套设在转筒的外壁上,所述清理环刷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下端面设置在底座的上端面上,所述限位杆的上端面设置在防护罩的上端内壁上。
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散组件包括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套设在防护罩内部的转动杆的外壁上,所述第三皮带轮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皮带,所述第二连接皮带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四皮带轮的内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上端面设置在防护罩的上端内壁上,所述转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多组打散杆。
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多组第一漏孔,所述转筒的底端壁上设置有多组第二漏孔,所述第一漏孔与第二漏孔的直径大小相同。
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底座下端面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一组支撑杆,多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一组支撑件。
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罩的上端壁上设置有进料口。
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四锥齿轮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设置在防护罩的上端内壁上。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通过设置筛选装置,能够带动转筒内部的培育土进行转动,使得小颗粒的培育土通过第一漏孔与第二漏孔掉落到防护罩的内部,然后通过输出管进行排出,从而能够使得颗粒均匀的培育土对种子进行培育,提高种子的存活率。
17、该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通过设置清理组件,能够对转筒外壁上的多组第一漏孔进行清理,避免第一漏孔出现堵塞的现象,从而能够提高装置的筛选效率;通过设置打散组件,能够对颗粒较大的培育土进行打散,使得培育土打散成较小的颗粒,避免了需要人工弄散的劳动力,减少的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比较的实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筛选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端面上的防护罩(2)及设置在防护罩(2)内部的转筒(3),还包括转动组件、清理组件、打散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用来带动转筒(3)转动,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清理组件用来对转筒(3)进行清理,所述清理组件设置在转筒(3)上,所述打散组件用来对转筒(3)内部结块的培育土进行打散,所述打散组件设置在防护罩(2)的下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连接在转筒(3)的底端内壁上,所述转动杆(4)的另一端穿过防护罩(2)的上端壁,且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所述第一皮带轮(5)上套设有第一连接皮带(6),所述第一连接皮带(6)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皮带轮(7),所述第二皮带轮(7)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竖杆(8),所述第一竖杆(8)的下端与往复电机(9)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往复电机(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包括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套设在第一竖杆(8)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齿轮(10)的一侧啮合设置有齿环(11),所述齿环(11)套设在防护罩(2)的外壁上,所述齿环(11)的另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的下端面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齿轮(1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二竖杆(13),所述第二竖杆(13)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第二锥齿轮(15),所述第二锥齿轮(15)啮合设置在第一锥齿轮(14)的一侧,所述第二锥齿轮(15)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的另一端穿过防护罩(2)的侧壁,且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7),所述第三锥齿轮(17)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18),所述第四锥齿轮(18)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螺纹杆(19),所述螺纹杆(19)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块(20),所述螺纹块(20)的另一侧设置有清理环刷(21),所述清理环刷(21)套设在转筒(3)的外壁上,所述清理环刷(21)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限位块(22),所述限位块(22)上设置有限位杆(23),所述限位杆(23)的下端面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面上,所述限位杆(23)的上端面设置在防护罩(2)的上端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组件包括第三皮带轮(24),所述第三皮带轮(24)套设在防护罩(2)内部的转动杆(4)的外壁上,所述第三皮带轮(2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皮带(25),所述第二连接皮带(25)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有第四皮带轮(26),所述第四皮带轮(26)的内部设置有转杆(27),所述转杆(27)的上端面设置在防护罩(2)的上端内壁上,所述转杆(27)的外壁上设置有多组打散杆(2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3)的侧壁上设置有多组第一漏孔(29),所述转筒(3)的底端壁上设置有多组第二漏孔(30),所述第一漏孔(29)与第二漏孔(30)的直径大小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输出管(31),所述输出管(31)上设置有电磁阀(32),所述底座(1)下端面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一组支撑杆(33),多组所述支撑杆(33)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一组支撑件(34)。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的上端壁上设置有进料口(35)。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锥齿轮(18)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固定杆(36),所述固定杆(36)的另一端设置在防护罩(2)的上端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筛选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端面上的防护罩(2)及设置在防护罩(2)内部的转筒(3),还包括转动组件、清理组件、打散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用来带动转筒(3)转动,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清理组件用来对转筒(3)进行清理,所述清理组件设置在转筒(3)上,所述打散组件用来对转筒(3)内部结块的培育土进行打散,所述打散组件设置在防护罩(2)的下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连接在转筒(3)的底端内壁上,所述转动杆(4)的另一端穿过防护罩(2)的上端壁,且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所述第一皮带轮(5)上套设有第一连接皮带(6),所述第一连接皮带(6)的另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皮带轮(7),所述第二皮带轮(7)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竖杆(8),所述第一竖杆(8)的下端与往复电机(9)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往复电机(9)设置在底座(1)的下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包括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套设在第一竖杆(8)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齿轮(10)的一侧啮合设置有齿环(11),所述齿环(11)套设在防护罩(2)的外壁上,所述齿环(11)的另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的下端面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齿轮(1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二竖杆(13),所述第二竖杆(13)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存活率的杉树种子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第二锥齿轮(15),所述第二锥齿轮(15)啮合设置在第一锥齿轮(14)的一侧,所述第二锥齿轮(15)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的另一端穿过防护罩(2)的侧壁,且连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亮,郭逸榴,杨伟刚,吴雪松,周小卿,胡如芳,甘青,魏永,彭健,雷海年,周序言,文明,贺瑛,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吉安市青原山试验林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