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9562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属于二维码防伪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二维码区和设置在所述二维码区内的防伪标识区,所述二维码区包括多个彩色层,每个所述彩色层印刷不同的颜色,所述防伪标识区设置有烫金层,所述防伪标识区的标识面积不大于二维码区的面积。本申请烫金层与彩色二维码结合,增大了外观的吸引力,吸引使用者去扫描该二维码从而判断该商品的真假,更有利于正品生产厂商通过使用者反馈找到市场上的仿制来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二维码防伪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


技术介绍

1、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用于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目前市面上用的比较多的是qr二维码,qr二维码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当同样由于qr二维码编码标准的开放性,使得伪造qr二维码难度并不高。

2、相关技术中,专利公布号为cn10215710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二维码和光学可变图像结合的复合多功能防伪标识。其,设有光学可变图像区,包括薄膜层、剥离层、模压层、镀铝层、胶水层,还包括二维码标识区,所述二维码标识区与光学可变图像区连接为一体,其所处位置根据光学可变图像区需要保留的图案信息做出调整,以不遮挡、损坏光学可变图像区需保留的防伪图案信息为准,二维码标识区的结构与光学可变图像区相同,包括薄膜层、剥离层、模压层、镀铝层、胶水层。其将二维码和光学可变图像结合起来,利用了光学可变图像的高防伪性能和二维码的唯一性,可以让消费者直接目测轻松判定产品真伪。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光学可变图像区和二维码标识区分别占用承印物不同的面积,造成复合多功能防伪标识整体需占用的面积较大,或者在保持占用面积不变的前提下,会造成二维码尺寸较小,不便于使用者扫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有助于在二维码占用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尽量提升二维码的防伪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包括二维码区和设置在所述二维码区内的防伪标识区,所述二维码区包括多个彩色层,每个所述彩色层印刷不同的颜色,所述防伪标识区设置有烫金层,所述防伪标识区的标识面积不大于二维码区的面积。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彩色二维码代替传统的黑白二维码,与黑白的二维码相比,彩色二维码在信息量、识别率和识别速度等方面大大提高,且由于颜色的多变性,彩色二维码的防伪难度增大,防伪性能更强,并且烫金层起到保护商品安全、提升产品档次、凸显视觉效果的重要作用,烫金层与彩色二维码结合,其防伪难度大大增加,极大增加了仿制成本,使仿制者望而却步。此外,烫金层与彩色二维码结合,增大了外观的吸引力,吸引使用者去扫描该二维码从而判断该商品的真假,更有利于正品生产厂商通过使用者反馈找到市场上的仿制来源。

5、可选的,所述防伪标识区固定选取二维码区内的局部位置,或所述防伪标识区随机选取二维码区内的局部位置。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两种方式来添加烫金层,确保烫金层位置的不确定性,进而增大仿制难度,提高二维码防伪性。

7、可选的,所述防伪标识区内且位于彩色层与烫金层之间设置有透明涂层。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将烫金层直接烫印在彩色层上,由于两种材料的不同,两者之间的粘接力较弱,从而有可能出现烫金层脱落的现象;通过添加透明涂层,改变彩色层的表面张力,使彩色层与烫金层之间的粘接更加牢固。

9、可选的,所述彩色层主要由温变油墨组成,所述彩色层的温变后颜色为无色。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防伪测试时,加热承印物表面,彩色层消失,当温度恢复至常温时,彩色层颜色恢复。通过物理防伪的方式,方便大众进行验证和确认,在不失趣味性的同时强化了防伪功能。

11、可选的,所述彩色层背离烫金层的侧面设置有立体防伪标识层,所述立体防伪标识层主要由立体防伪变色油墨组成。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防伪测试时,加热承印物表面,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彩色层消失,立体防伪标识层由无色变为相应颜色,并且立体显现。通过肉眼观察,此时可看到立体防伪标记层和烫金层。当温度恢复至常温时,立体防伪标识层颜色变回无色,但是立体防伪标识层的立体凸起仍然存在,并且彩色层颜色恢复。此时,通过肉眼可看到彩色层和烫金层,并且通过手指触感可在二维码区内摸到凹凸感。通过彩色层与立体防伪标记层在不同温度下交替显示和隐藏进行防伪,可避免复制和盗用,有效保护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

13、可选的,所述立体防伪标识层环绕设置在防伪标识区的周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防伪测试时,对承印物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在烫金层的周侧能够显示出立体防伪标识层的颜色,立体防伪标识层的位置以烫金层的选取位置为准,使其具有唯一性,进一步增大防伪难度;并且烫金层与立体防伪标识层分开,有利于立体防伪标识层从彩色层中凸显出来,更方便使用者通过目视观察识别以及通过触觉感受到凹凸感,使其兼具有易识别和难伪造等优点,适用于香烟包装上或其它高端产品上使用。

15、可选的,所述防伪标识区内设置有空白区,所述防伪标识区的面积大于空白区的面积,所述空白区内无彩色层,所述烫金层一部分位于空白区内,另一部分位于空白区周围的防伪标识区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二维码具有一定的容错率,利用该容错率可在防伪标识区内设置空白区,空白区的意义在于,烫金层和彩色层能够直接与承印物表面连接,减少了烫金层直接印在彩色层表面后容易脱落的现象发生,此外,烫金层一部分结构落在空白区内,烫金层更不易与彩色层脱开,减少在烫印工艺流程中出现烫金层与彩色层粘接不牢的现象。

17、可选的,所述烫金层烫印时各位置厚度一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空白区的设置,并且烫金层厚度相同,此时位于空白区处的烫金层与位于防伪标识区的烫金层不处于同一平面上,即烫金层存在凹凸;使用者则可以通过触摸烫金层判断凹凸感的存在与否来判断二维码的真伪,因此,该方案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防伪难度,并且也便于人员识别。

19、可选的,所述空白区内设置有凸起层,所述凸起层的外圈轮廓与防伪标识区的外圈轮廓相同,沿着纵剖面方向所述凸起层与彩色层之间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填充有厚度不一致的胶粘层,所述烫金层粘贴于凸起层、胶粘层以及部分彩色层的表面。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烫金层粘贴于凸起层和胶粘层的表面,由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处胶粘层厚度不一致,因此,烫金层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处的凹陷程度不一致,凹陷程度较大的,烫金层表面反射的光线较暗,凹陷程度较小的,烫金层表面反射的光线较亮。因此,通过这样的设计,烫金层表面形成特殊的防伪标识,人们在该烫金层上看到的反射光线具有唯一性,方便人们通过该特性进行识别,提高该二维码防伪性。同时,凹凸不一致的特性还方便人们通过触感识别出,进一步便于人员识别。

21、可选的,所述二维码区的周侧设置有白色参照边框。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彩色二维码由于颜色多样化,在光照或者阴影的影响下,容易与周边颜色混淆从而不易于识别扫描,白色参照边框能够解决光照、阴影产生的偏色问题,减少识别难度,提高识别效率。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维码区(100)和设置在所述二维码区(100)内的防伪标识区(200),所述二维码区(100)包括多个彩色层(101),每个所述彩色层(101)印刷不同的颜色,所述防伪标识区(200)设置有烫金层(201),所述防伪标识区(200)的标识面积不大于二维码区(100)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识区(200)固定选取二维码区(100)内的局部位置,或所述防伪标识区(200)随机选取二维码区(100)内的局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识区(200)内且位于彩色层(101)与烫金层(201)之间设置有透明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层(101)主要由温变油墨组成,所述彩色层(101)的温变后颜色为无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层(101)背离烫金层(201)的侧面设置有立体防伪标识层(500),所述立体防伪标识层(500)主要由立体防伪变色油墨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防伪标识层(500)环绕设置在防伪标识区(200)的周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识区(200)内设置有空白区(202),所述防伪标识区(200)的面积大于空白区(202)的面积,所述空白区(202)内无彩色层(101),所述烫金层(201)一部分位于空白区(202)内,另一部分位于空白区(202)周围的防伪标识区(200)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烫金层(201)烫印时各位置厚度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白区(202)内设置有凸起层(203),所述凸起层(203)的外圈轮廓与防伪标识区(200)的外圈轮廓相同,沿着纵剖面方向所述凸起层(203)与彩色层(101)之间设有第一凹槽(204)和第二凹槽(205),所述第一凹槽(204)和所述第二凹槽(205)的槽底填充有厚度不一致的胶粘层(206),所述烫金层(201)粘贴于凸起层(203)、胶粘层(206)以及部分彩色层(101)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区(100)的周侧设置有白色参照边框(4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维码区(100)和设置在所述二维码区(100)内的防伪标识区(200),所述二维码区(100)包括多个彩色层(101),每个所述彩色层(101)印刷不同的颜色,所述防伪标识区(200)设置有烫金层(201),所述防伪标识区(200)的标识面积不大于二维码区(100)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识区(200)固定选取二维码区(100)内的局部位置,或所述防伪标识区(200)随机选取二维码区(100)内的局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识区(200)内且位于彩色层(101)与烫金层(201)之间设置有透明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层(101)主要由温变油墨组成,所述彩色层(101)的温变后颜色为无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层(101)背离烫金层(201)的侧面设置有立体防伪标识层(500),所述立体防伪标识层(500)主要由立体防伪变色油墨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变粒子的防伪二维码,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时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晶源激光科技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