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变转子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9557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变转子固定结构,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包括电机轴、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上的转子模块,所述转子模块两侧安装的动平衡板,所述电机轴上在两端位置处分别安装有轴承,所述电机轴上在所述旋铆点位置处套设有旋变转子与检测组件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旋变转子安装上采用采用旋铆的方式将旋变转子固定在轴上,相比传统的安装方式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旋变转子轴向稳定性能更强,而且采用红外线进行测距来保证旋变转子的位置不会出现倾斜,一旦旋变转子出现倾斜,可以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及时的检修,从而能有效的避免旋转变压器获取的电机的旋转位置的不准确的现象,安全性能也大大得到了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具体为一种旋变转子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1、驱动电机是驱动新能源汽车行走的主要机构,电机工作时需要实时检测转子n极位置,将角位移转换为电信号,以准确获知电机的旋转位置。目前,大部分驱动电机使用的是旋转变压器来准确获知电机的旋转位置;

2、旋转变压器由旋变定子和旋变转子组成,其中旋变定子固定在电机端盖的腔体内,旋变转子固定在电机轴上,目前旋变转子的固定方式有两种:1、通过螺栓锁紧的方式;2、旋变转子与轴过盈配合,而这两种方式结构稳定性不好,容易使得旋变转子出现轴向位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变转子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变转子固定结构,包括电机轴、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上的转子模块,所述转子模块两侧安装的动平衡板,所述电机轴上在两端位置处分别安装有轴承,所述电机轴上端头部设置有旋铆点,所述电机轴上在所述旋铆点位置处套设有旋变转子,所述旋铆点进行旋铆将所述旋变转子固定在所述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变转子固定结构,包括电机轴(4)、安装在所述电机轴(4)上的转子模块(7),所述转子模块(7)两侧安装的动平衡板(6),所述电机轴(4)上在两端位置处分别安装有轴承(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4)上端头部设置有旋铆点(1),所述电机轴(4)上在所述旋铆点(1)位置处套设有旋变转子(2),所述旋铆点(1)进行旋铆将所述旋变转子(2)固定在所述电机轴(4)上,所述电机轴(4)上在所述旋变转子(2)下侧固定安装有检测组件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变转子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环(3)包括底环板(31),所述底环板(31)与所述电机轴(4)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变转子固定结构,包括电机轴(4)、安装在所述电机轴(4)上的转子模块(7),所述转子模块(7)两侧安装的动平衡板(6),所述电机轴(4)上在两端位置处分别安装有轴承(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4)上端头部设置有旋铆点(1),所述电机轴(4)上在所述旋铆点(1)位置处套设有旋变转子(2),所述旋铆点(1)进行旋铆将所述旋变转子(2)固定在所述电机轴(4)上,所述电机轴(4)上在所述旋变转子(2)下侧固定安装有检测组件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变转子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环(3)包括底环板(31),所述底环板(31)与所述电机轴(4)之间直接固定,所述底环板(31)上端面等距分布设置有不少于四个的安装槽(311),所述安装槽(311)中滑动安装有红外测距仪(32),所述底环板(31)外侧端面转动安装有外环体(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变转子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距仪(32)安装个数为偶数,且以两个所述红外测距仪(32)为一组,每组的两个所述红外测距仪(32)连线均穿过所述底环板(31)圆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变转子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距仪(32)上端面设置有测距探头一(323),所述红外测距仪(32)内侧端面设置有测距探头二(55),所述测距探头一(323)与所述测距探头二(55)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延长线相互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秉树周彬楼炯炯方晓晨张利军曹冠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奥思伟尔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