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结构电致变色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955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结构电致变色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烧杯内加入10~100ml H<subgt;2</subgt;O<subgt;2</subgt;;(2)将0.5~10g钨粉缓慢倒入H<subgt;2</subgt;O<subgt;2</subgt;中;(3)烧杯移入1~10度冰水浴中让钨粉和双氧水搅拌反应;(4)反应液加入适量聚乙二醇溶液加热搅拌,得到WO<subgt;3</subgt;镀膜前驱液;(5)采用浸渍提拉或旋涂方式在基板上镀膜,并将制备的湿膜移入马弗炉在300~500℃保温0.5~2h,得到微结构WO<subgt;3</subgt;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易于进行溶胶的控制,工艺简单可控性强,有效避免薄膜内部内应力的产生,使膜层结合更加稳定;渐变的聚乙二醇浓度可以调控出不同的薄膜微结构,为离子在薄膜内的移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从而减小了离子迁移阻力,提升薄膜电致变色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一种微结构电致变色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性能(透射、反射和吸收等)可以在外加电场或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稳定可逆的变化。电致变色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可逆的光学性能,可用于制作显示器、调光玻璃、信息存储等器件,在信息、电子、能源、建筑以及国防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节能、环保具有重要意义。在多种电致变色材料中,无机固态电致变色材料因为更好的耐久性而在建筑行业被广泛研究。无机电致变色期件包括五层薄膜,即tco/ec/ic/ce/tco,其中tco为透明导电膜,ec为电致变色膜,ic为离子传导膜(也叫电解质膜),以及离子存储膜ce(有些对电极也是电致变色膜)。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半径较小的阳离子(如h+和li+等)和电子在ec层中双注入或者双抽出,引起物相或能级的变化,实现透、反射光谱的动态调节,同时,由于变色层的红外截止特性,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同样能实现低热辐射功能,是促使建筑行业不断实现智能化的重要途径。


<p>技术实现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结构电致变色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结构电致变色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200~2000,聚乙二醇乙醇溶液质量浓度为0.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结构电致变色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加热搅拌温度为30~70摄氏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结构电致变色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提拉速率为500~10000 um/s;旋涂速率为500r/min~2000r/mi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结构电致变色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结构电致变色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200~2000,聚乙二醇乙醇溶液质量浓度为0.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结构电致变色氧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加热搅拌温度为30~70摄氏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寿汤永康沈洪雪李刚甘治平王晶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