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资源分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及相关组件。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配电通信网的发展,在传统配电自动化业务的基础上,又新增了许多新型的用电信息采集和控制管理等业务需求,这无疑增加了通信业务的多样性;另外,随着网络中终端节点逐渐增多,网络通信的信息量也随之增加。然而,配电通信网的物理资源是固定有限的,传统的网络架构只能在原有物理网络的基础上进行修补,不能真正的满足网络业务多样化、数据多元化的需求,这无疑阻碍网络的创新与发展。尤其是现在我国智能配电通信网发展不平衡且部署分散化,为了满足增长的业务需求重新对物理网络进行规划浪费人力和财力资源,在原始网络上进行修补的复杂度也较高。因此,需采用网络虚拟化技术以解决物理资源匮乏以及业务需求多样性的难题。虚拟化技术可以通过一个公共的底层物理网络支撑多个互不影响的虚拟网络独立地运行,从而尽可能的实现物理网络的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目标,并且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减少网络操作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及相关组件,据配电通信网的实际连接关系一一对应构建虚拟网络模型,在虚拟网络模型中计算得到通信设备的子载波方案后,再将请求映射到通信设备上,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可以更加准确的分配资源。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装置中的控制器,所述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3、根据所述配电通信
4、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请求时,将所述请求输入至所述虚拟网络模型中,得到所述虚拟网络模型输出的各个虚拟节点的子载波的分配方案,所述子载波的分配方案满足所述请求的业务需求且所述虚拟节点对应的通信设备的总吞吐量最大,所述子载波与所述通信设备通信的带宽相关;
5、将各个所述虚拟节点的子载波的分配方案及所述请求映射至所述虚拟节点对应的通信设备上,以便所述通信设备以所述子载波的对应的传输速率处理所述请求。
6、另一方面,根据所述配电通信网中的物理链路及无线链路构建虚拟网络模型,包括:
7、确定通信设备的实际网络模型gs(ns,es),所述实际网络模型包括物理链路网络gsw(ns,esw)及无线链路网络gsp(ns,esp);
8、其中,ns为所述通信设备的集合,es为通信链路集合,为所述物理链路网络的通信链路集合,为所述无线链路网络的通信链路集合;
9、确定虚拟网络模型gv(nv,ev);
10、其中,nv为所述虚拟节点的集合,ev为所述虚拟网络链路集合;
11、构建虚拟网络映射g:gs(ns,es)→g'v(nv,ev),g'v∈gv。
12、另一方面,所述请求的业务需求的确定过程,包括:
13、确定所述请求分配至各个所述虚拟节点的虚拟请求,所述虚拟请求包括最佳流量请求b(i)、控制业务请求c(i)=(lc(i),dc(i),rc(i))及操作业务请求o(i)=(lo(i),do(i),ro(i));
14、其中,所述最佳流量请求表征最大化网络流量,所述控制业务请求表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所述操作业务请求表征对配电通信网的数据库的操作,lc(i)及lo(i)为所述虚拟请求的消息报文长度的数学期望,dc(i)及do(i)为所述消息报文的传输时延要求,rc(i)及ro(i)为所述消息报文传输的可靠性要求;
15、所述通信设备的吞吐量的确定过程,包括:
16、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吞吐量为第i个所述通信设备映射后的流量,n为所述通信设备的个数。
17、另一方面,将所述请求输入至所述虚拟网络模型中,得到所述虚拟网络模型输出的各个虚拟节点的子载波的分配方案,所述子载波的分配方案满足所述请求的业务需求且所述虚拟节点对应的通信设备的总吞吐量最大,包括:
18、将所述请求输入至所述虚拟网络模型中,得到所述虚拟网络模型输出的各个虚拟节点的子载波的分配方案,所述子载波的分配方案满足约束条件及所述请求的业务需求且所述虚拟节点对应的通信设备的总吞吐量最大;
19、所述约束条件为
20、其中,pc(i)为所述控制业务请求映射到第i个所述虚拟节点后的传输概率,rc(i)为所述控制业务请求对应的请求报文传输的可靠性,po(i)为所述操作业务请求映射到第i个所述虚拟节点后的传输概率,ro(i)为所述操作业务请求对应的请求报文传输的可靠性,sc(i,j)为所述控制业务请求对应的子载波分配矩阵,so(i,j)为所述操作业务请求对应的子载波分配矩阵,sb(i,j)为所述最佳流量请求对应的子载波分配矩阵,s(i)为第i个所述虚拟节点的总业务吞吐量。
21、另一方面,所述约束条件为的求解过程包括,包括:
22、采用粒子群算法,使用粒子代替每个所述虚拟节点,每个所述粒子的速度代表所述粒子对应的虚拟节点的子载波的分配方案的调整方案,每个所述粒子的位置更新代表所述粒子对应的虚拟节点的子载波的分配方案;
23、确定每个所述粒子的速度vi(t+1)=ω×vi(t)+c1×r1×(pi(t)-xi(t))+c2×r2×(pg(t)-xig(t));
24、确定每个所述粒子的位置xi(t+1)=xi(t)+vi(t+1);
25、其中,vi(t+1)为第t+1次迭代时第i个所述粒子的速度,ω为惯性系数,vi(t)为第t次迭代时第i个所述粒子的速度,c1为每个所述粒子的趋向位置的加速系数,c2为全局趋向位置的加速系数,r1及r2为两个独立随机数且取值范围为[0,1],pi(t)为第t次迭代时第i个所述粒子的趋向位置,xi(t+1)为第t+1次迭代时第i个所述粒子的位置,pg(t)为第t次迭代时全局趋向位置,xi(t)为第t次迭代时第i个所述粒子的位置,xig(t)为第t次迭代时第i个所述粒子在全局趋向位置的位置;
26、确定每个所述粒子的最佳位置,并将每个所述粒子的最佳位置作为所述虚拟节点的子载波的分配方案。
27、另一方面,确定每个所述粒子的最佳位置,包括:
28、确定所述粒子的最佳位置
29、确定所有所述粒子的最佳位置pg(t)=argmin{f(p1(t)),f(p1(t)),...,f(pi(t))};
30、其中,f(xi(t))为所述最佳粒子位置的适应度函数与所述虚拟节点的吞吐量呈正相关,f(pi(t-1))为所述所有所述粒子的最佳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装置中的控制器,所述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配电通信网中的物理链路及无线链路构建虚拟网络模型,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的业务需求的确定过程,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请求输入至所述虚拟网络模型中,得到所述虚拟网络模型输出的各个虚拟节点的子载波的分配方案,所述子载波的分配方案满足所述请求的业务需求且所述虚拟节点对应的通信设备的总吞吐量最大,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为的求解过程包括,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每个所述粒子的最佳位置,包括: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用户发送的请求之后,还包括:
8.一种配电通
9.一种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装置中的控制器,所述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配电通信网中的物理链路及无线链路构建虚拟网络模型,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的业务需求的确定过程,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请求输入至所述虚拟网络模型中,得到所述虚拟网络模型输出的各个虚拟节点的子载波的分配方案,所述子载波的分配方案满足所述请求的业务需求且所述虚拟节点对应的通信设备的总吞吐量最大,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浓,晏尧,吴大鹏,杨志刚,王汝言,籍勇亮,徐鑫,陈咏涛,彭文鑫,江金洋,梁花,雷娟,钟淘淘,万凌云,李俊杰,郑元兵,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