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控进出水方式的防堵塞生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介绍
1、当前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水污染整治面临巨大的挑战。人工湿地技术通过模拟天然湿地,以基质的吸附、过滤,植物的吸收、固定、转化、代谢,以及微生物的分解、利用、异化等综合作用,实现水体的净化,是一种可用于污染水体的直接处理及深度处理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但常规潜流人工湿地进出水方式都为固定式,常因进水水质或水量的问题容易造成有机物质的累积而发生堵塞问题,进而影响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从而制约着潜流人工湿地在实际工程当中的应用。为此,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可调控进出水方式的防堵塞生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可调控进出水方式的防堵塞生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设计分内外人工湿地单元两部分,通过循环调控“内进外出”和“外进没出”的进出水方式,进行冲洗和反冲洗内外人工湿地单元,减少床体基质中有机物质累积而防止人工湿地堵塞;同时,由于“内进外出”和“外进内出”的不同
...【技术保护点】
1.建立一种可调控进出水方式的防堵塞生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浆砌空心砖(1)、出水管(2)、PVC通气管(3)、排水管(4)、溢流槽(5)、进水管(6)、人工湿地床体(7)、C25混凝土垫层(8)、过水管(9)、湿地植物(10)、阀门1(11)、阀门2(12)、阀门3(13)、阀门4(14)、阀门5(15)。
2.该生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分内单元人工湿地和外单元人工湿地,内、外单元人工湿地外围由浆砌空心砖(1)砌筑而成,其外层为20 mm厚的防渗水泥砂浆抹面,底部为100 mm厚的C15混凝土垫层(8),人工湿地床体区(7)内部填充0.2 mm-50 m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立一种可调控进出水方式的防堵塞生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浆砌空心砖(1)、出水管(2)、pvc通气管(3)、排水管(4)、溢流槽(5)、进水管(6)、人工湿地床体(7)、c25混凝土垫层(8)、过水管(9)、湿地植物(10)、阀门1(11)、阀门2(12)、阀门3(13)、阀门4(14)、阀门5(15)。
2.该生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分内单元人工湿地和外单元人工湿地,内、外单元人工湿地外围由浆砌空心砖(1)砌筑而成,其外层为20 mm厚的防渗水泥砂浆抹面,底部为100 mm厚的c15混凝土垫层(8),人工湿地床体区(7)内部填充0.2 mm-50 mm粒径的石英砂等基质填料,深度为0.4m-1.6 m,基质填料上种植美人蕉、梭鱼草、再力花、芦苇、茭白等一种或数种湿生植物。
3.排水管(4)分外单元排水管和内单元排水管;外单元排水管设计为围绕外单元人工湿地床体底部中间位置分布;内单元排水管设计在内单元人工湿地床体上部和底部,形状为“卅”字形,底部“卅”字形排水管与上部“卅”字形排水管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振思,莫虎,刘良,王梅,袁伙艳,覃莎莎,覃岚倩,胡阳,
申请(专利权)人:恒晟水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