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锚杆支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中厚煤层的多臂锚杆转载机组。
技术介绍
1、巷道支护工程是煤矿巷道掘进的关键工程,巷道支护是巷道掘进、支护、运输中用时最长的工序,且仍主要采用单体钻机作业,完全依赖人工,支掘时间比达到3:1,致使掘进进尺严重不足,支护技术与工艺的落后已成为高产高效开采的瓶颈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当前国内巷道掘进存在支护过程无法掘进、掘进落料无法连续输送、支掘时间比过高、支护严重影响巷道掘进进尺的瓶颈难题。
2、锚杆支护是我国煤矿巷道的主要支护形式。目前我国采掘失衡问题比较突出,主要原因是在巷道掘进过程中,锚护效率低下且锚护与截割、物料运输无法实现连续平行作业,对于顶板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厚煤层巷道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国内巷道掘进普遍采用掘进机加单体液压锚杆钻机方式,巷道月进尺大约250m左右,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巷道高度普遍超过5m,因此一般采用分层掘进的方式进行巷道开采,掘进机首先开采上层顶煤,待完成上层顶煤开采后,锚杆支护人员将钻机抬至巷道的台阶处方可进行巷道锚杆和锚索支护,完成顶锚支护后人员将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中厚煤层的多臂锚杆转载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底盘(1)上搭载有破碎组件(13)、运输系统、顶锚钻机(5)、下侧帮锚护钻机(14)、上侧帮锚护钻机(37)以及升降平台(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中厚煤层的多臂锚杆转载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平台(8)通过前升降连杆(3)和后升降连杆(10)与中间架(21)连接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升降平台(8)的前端伸出两个操作升降平台结构件(62),前升降连杆(3)与两个操作升降平台结构件(62)上的销轴铰接,升降平台(8)的后端中间设有缺口,推移滑移机构(63)安装在缺口两侧,后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中厚煤层的多臂锚杆转载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底盘(1)上搭载有破碎组件(13)、运输系统、顶锚钻机(5)、下侧帮锚护钻机(14)、上侧帮锚护钻机(37)以及升降平台(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中厚煤层的多臂锚杆转载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平台(8)通过前升降连杆(3)和后升降连杆(10)与中间架(21)连接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升降平台(8)的前端伸出两个操作升降平台结构件(62),前升降连杆(3)与两个操作升降平台结构件(62)上的销轴铰接,升降平台(8)的后端中间设有缺口,推移滑移机构(63)安装在缺口两侧,后升降连杆(10)与缺口的底部铰接,前升降连杆(3)与中间架(21)之间连接工作台升降油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中厚煤层的多臂锚杆转载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料部(2)包括受料料斗(41)、输送链道(23)、受料部前堵板(26)、张紧油缸(24)和前轮轴组件(25);受料料斗(41)顶部敞口、前端封闭、后端与中部运输链道(39)对接,输送链道(23)作为受料料斗(41)的底,张紧油缸(24)的一端与受料料斗(41)连接、另一端支撑着前轮轴组件(25),受料料斗(41)正对前轮轴组件(25)的挡板上开有窗口,受料部前堵板(26)封闭窗口、与受料料斗(4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应中厚煤层的多臂锚杆转载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碎组件(13)包括破碎减速器(45)、安装架(44)、破碎滚筒(43)和破碎电机(42);安装架(44)布置于中间架(21)内部中部运输链道(39)的上方,破碎滚筒(43)布置于中间架(21)中间,中间架(21)两侧布置破碎减速器(45)和破碎电机(42),破碎减速器(45)与破碎电机(42)之间采用扭矩轴进行动力输送与传递,破碎减速器(45)与破碎滚筒(43)的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应中厚煤层的多臂锚杆转载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侧锚升降装置(6)包含有框架底座(46)、第一长进给油缸(47)、滑杆(48)、第一短进给油缸(49)、滑架提升组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陈明健,刘杰,孟雯杰,王富强,桑盛远,弓旭峰,马钊宁,王壮,王佳鸣,周杰,杨杰,左岗永,张维果,仇卫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