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棒材表面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棒材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棒材的表面处理是棒材使用过程中常见加工工艺。通常棒材的表面处理包括抛光、清洗、钝化等工艺。
2、棒材表面抛光工艺是对棒材表面加工缺陷(包括如凹坑或加工残渣)进行磨削处理,以获得表面质量高的棒材成品。市面上有人工抛光和机械抛光,人工抛光处理一般需要工人细致而繁琐地操作和观察,比较费神费力,所以其作业效率以及抛光精度较低,因此逐渐被机械抛光所取代,而机械抛光主要采用自动表面处理机,其是将棒材从一端输入,通过自带的表面处理砂轮对棒材表面进行连续的抛光处理,具有较高的抛光完整性及抛光精度,而部分机械抛光是用现有的金属棒材抛光设备,如车床、普通磨床、手持打磨抛光机等进行抛光,整个机械抛光的作业过程中同样会产生金属粉尘,其相较于人工磨削产生及积聚的速度更快,使得对其难于进行有效完整的处理,造成粉尘大量的外部飘散,对工作环境和人体造成较大危害,持续产生的大量扬尘对实时的处理也形成较大的负担,目前为了降低扬尘的积聚以及处理的难度,通常降低棒材抛光的速度,以降低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材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压轮(1)、驱动电机(2)、左电刷(3)、电解液池(4)、支撑架(5)、右电刷(6)、外池(7)、待表面处理棒材(8)、支架(9)、加热器(11)和循环泵(12),所述支架(9)、压轮(1)和驱动电机(2)成套设置,分别对称置于所述外池(7)左右两侧,所述压轮(1)安装于所述支架(9)上端,且高于所述外池(7),所述驱动电机(2)安装于所述压轮(1)一侧,用于驱动所述压轮(1),所述电解液池(4)通过所述支撑架(5)支撑于所述外池(7)正上方,所述循环泵(12)上端联接于所述电解液池(4),另一端联接于所述外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材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压轮(1)、驱动电机(2)、左电刷(3)、电解液池(4)、支撑架(5)、右电刷(6)、外池(7)、待表面处理棒材(8)、支架(9)、加热器(11)和循环泵(12),所述支架(9)、压轮(1)和驱动电机(2)成套设置,分别对称置于所述外池(7)左右两侧,所述压轮(1)安装于所述支架(9)上端,且高于所述外池(7),所述驱动电机(2)安装于所述压轮(1)一侧,用于驱动所述压轮(1),所述电解液池(4)通过所述支撑架(5)支撑于所述外池(7)正上方,所述循环泵(12)上端联接于所述电解液池(4),另一端联接于所述外池(7)中,以用于持续的抽取所述外池(7)中的电解液至所述电解液池(4)中,所述加热器(11)安装于所述外池(7)中,所述电解液池(4)两侧开设有预留孔(13),加工时,所述待表面处理棒材(8)依次穿过所述预留孔(13),两端固定于两侧所述支架(9)上的所述压轮(1)中,所述左电刷(3)和右电刷(6)分别安装于所述待表面处理棒材(8)上方,并与所述待表面处理棒材(8)表面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锡松,贺赟晖,刘枢源,
申请(专利权)人:肇启云芯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