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8986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2
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它涉及装配式模块建筑技术领域。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线盒无法适用于管线交叉敷且墙体厚度低于70mm时的集成模块化建筑中,且线缆检修或更换时存在对完成建筑墙面的进行破坏的问题。本技术的线盒本体为一侧带有开口的槽型盒体,所述槽型盒体的四周分别开设有一个通孔,竖直塑料管竖直插装在槽型盒体内,且竖直塑料管的两端均伸出槽型盒体,水平塑料管水平插装在槽型盒体内,且水平塑料管的两端均伸出槽型盒体,竖直塑料管和水平塑料管的交汇处采用弯曲的形式相错布置,竖直塑料管的两端和水平塑料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接驳套管套装,线盒本体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连接耳。本技术用于模块化建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模块建筑,具体涉及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装配式模块化是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的建筑建造方式变革形式之一,它是一种将建筑、结构、机电等分解成单独的小模块,既互相独立又整体紧密结合。模块可以在工厂批量生产,高度集成化、精准化。模块生产完运输至现场吊装即可完成建筑的建造。它是建筑工业化的典型事例,较传统建造方式而言,它能够大大缩短建造时间,减少碳排放,减少现场施工噪音与粉尘,降低现场施工危险系数。

2、但是,就电气专业而言,模块生产布线时,经常会遇到管线交叉敷设同时需要设置线盒的情况,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中8.1.8条规定: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内的电线导管的最大外径不宜大于板厚的1/3。当电线导管暗敷设在楼板、墙体内时,其与楼板、墙体表面的外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外加生产加工误差,也就是说,现有线盒若要敷设在墙体内时,外护层的厚度要至少30mm,每根电线导管的外径至少要20mm,在无法实现电线导管交叉的情况下还要再加上线盒的厚度尺寸,线盒的厚度大于40mm。综上,其整个墙体厚度至少要在100mm以上,无法适用于墙体厚度低于70mm时的集成模块化建筑中。

3、另外,模块生产完成后,由于设备产品的不同,通过线盒交叉敷设的线缆需要更换或者损坏需要重新布线的情况,需要将混凝土墙体和线盒破坏掉才能更换线缆或者重新布线。造成施工工期长,而且对混凝土墙面还要进行修补。

4、综上所述,现有线盒无法适用于管线交叉敷且墙体厚度低于70mm时的集成模块化建筑中,且线缆检修或更换时存在对完成建筑墙面的进行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线盒无法适用于管线交叉敷且墙体厚度低于70mm时的集成模块化建筑中,且线缆检修或更换时存在对完成建筑墙面的进行破坏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包括线盒本体、竖直塑料管、水平塑料管、多个接驳套管和两个连接耳,线盒本体为一侧带有开口的槽型盒体,所述槽型盒体的四周分别开设有一个通孔,且相对的两个通孔共轴线布置,竖直塑料管竖直插装在槽型盒体内,且竖直塑料管的两端均伸出槽型盒体,水平塑料管水平插装在槽型盒体内,且水平塑料管的两端均伸出槽型盒体,竖直塑料管和水平塑料管的交汇处采用弯曲的形式相错布置,竖直塑料管的两端和水平塑料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接驳套管套装,线盒本体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连接耳。

4、更进一步地,线盒本体的厚度为60mm,四周长度均为86mm。

5、进一步地,竖直塑料管的管径为20mm。

6、进一步地,水平塑料管的管径为20mm。

7、更进一步地,竖直塑料管与水平塑料管的交汇处为弧形弯曲段。

8、进一步地,竖直塑料管的弧形弯曲段与垂线之间的夹角为18°。

9、进一步地,水平塑料管的弧形弯曲段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18°。

10、进一步地,接驳套管的直径为22mm,接驳套管与竖直塑料管和水平塑料管之间通过对接驳套管加热后实现牢固连接。

11、优选地,连接耳为中部开设有螺纹孔的柱状连接耳。

12、优选地,连接耳为中部开设有连接孔的片状连接耳。

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4、1、本技术适用于模块化建筑的墙体厚度较低的环境中,即:线盒本体1的厚度为60mm,也就是说,本技术能够在墙体厚度仅为75mm或更低厚度墙体的集成建筑中进行使用,管线能够在线盒内实现交叉敷设。当需要对线缆进行更换或者检修时,无需破坏墙体,只需要将相应的线缆拽出即可,也就是可以随意更换线盒内交叉敷设的线缆。

15、2、本技术采用了竖直塑料管2和水平塑料管3对线缆进行导向,有效的避免了线缆在敷设的过程中发射缠结的问题,进而最大限度的克服线缆散热的问题。

16、3、本技术将水平布置和竖直布置的线缆分割开,进而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的线缆共用线盒敷设的问题,减少墙体预埋线盒开洞的数量。

17、4、本技术在强弱电交叉布线时,较少布置的线盒数量,加快施工速度,工序简单、省时、省材料。在完成建筑墙面施工完成后,如更换线盒内交叉线缆,不用再破坏完成面打卡线盒重新布线后再施工恢复现场,减少对现场的破坏及更换线缆,维护更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线盒本体(1)、竖直塑料管(2)、水平塑料管(3)、多个接驳套管(4)和两个连接耳(5),线盒本体(1)为一侧带有开口的槽型盒体,所述槽型盒体的四周分别开设有一个通孔(6),且相对的两个通孔(6)共轴线布置,竖直塑料管(2)竖直插装在槽型盒体内,且竖直塑料管(2)的两端均伸出槽型盒体,水平塑料管(3)水平插装在槽型盒体内,且水平塑料管(3)的两端均伸出槽型盒体,竖直塑料管(2)和水平塑料管(3)的交汇处采用弯曲的形式相错布置,竖直塑料管(2)的两端和水平塑料管(3)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接驳套管(4)套装,线盒本体(1)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连接耳(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其特征在于:线盒本体(1)的厚度为60mm,四周长度均为86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其特征在于:竖直塑料管(2)的管径为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塑料管(3)的管径为2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其特征在于:竖直塑料管(2)与水平塑料管(3)的交汇处为弧形弯曲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其特征在于:竖直塑料管(2)的弧形弯曲段与垂线之间的夹角为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塑料管(3)的弧形弯曲段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18°。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接驳套管(4)的直径为22mm,接驳套管(4)与竖直塑料管(2)和水平塑料管(3)之间通过对接驳套管(4)加热后实现牢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耳(5)为中部开设有螺纹孔的柱状连接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耳(5)为中部开设有连接孔的片状连接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线盒本体(1)、竖直塑料管(2)、水平塑料管(3)、多个接驳套管(4)和两个连接耳(5),线盒本体(1)为一侧带有开口的槽型盒体,所述槽型盒体的四周分别开设有一个通孔(6),且相对的两个通孔(6)共轴线布置,竖直塑料管(2)竖直插装在槽型盒体内,且竖直塑料管(2)的两端均伸出槽型盒体,水平塑料管(3)水平插装在槽型盒体内,且水平塑料管(3)的两端均伸出槽型盒体,竖直塑料管(2)和水平塑料管(3)的交汇处采用弯曲的形式相错布置,竖直塑料管(2)的两端和水平塑料管(3)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接驳套管(4)套装,线盒本体(1)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连接耳(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其特征在于:线盒本体(1)的厚度为60mm,四周长度均为86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交叉拉线的线盒装置,其特征在于:竖直塑料管(2)的管径为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交叉拉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西卫冯超华徐芳龙琦周宜萱彭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