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雨量站及基于该雨量站的管道地质灾害监测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雨量站及基于该雨量站的管道地质灾害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889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量站及基于该雨量站的管道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包括位于立柱顶端的雨量计,雨量计包括与立柱连接的筒体和活动连接在筒体顶端的集雨罩,集雨罩能够绕水平轴线转动,集雨罩内部连接过滤单元,筒体内部的隔板上设有与集雨罩的出水口对应的集水斗,出水口位于集雨罩的内侧顶部;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筒,过滤筒的开口端连接在集雨罩的出水口上,封闭端和侧部设有滤网,开口端的底部设有密封座,密封座一端与支撑片连接,密封座上设有开合模块,开合模块包括与密封座和支撑片内侧弧度贴合且活动连接的半球罩,半球罩通过多组连杆活动连接配重块,配重块的重量大于半球罩,使半球罩始终处于开口朝下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监测,具体为一种雨量站及基于该雨量站的管道地质灾害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黄土地区是是崩滑流地质灾害和水毁灾害高发区,长输管道工程穿越黄土地区时容易受到来自黄土地区的地质灾害,这类灾害往往发生在强降雨后,因此需要对这类地区的管道工程进行雨量监测。

3、雨量监测通常通过雨量计实现,将雨水收集到集雨斗内进行检测来判断雨量,由于管道工程几乎都处于户外环境,蚊虫、灰尘甚至飞鸟会进入集雨斗内,导致滤网容易被堵塞,从而影响雨量监测时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量站及基于该雨量站的管道地质灾害监测方法,解决了管道监测预警期间,由于雨量计安装在户外,容易有杂质进入集雨斗内,而较多的杂质堆积在集雨斗内,会在雨量监测时加快过滤结构的堵塞,进而影响检测的精度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雨量站,包括位于立柱顶端的雨量计,雨量计包括与立柱连接的筒体和活动连接在筒体顶端的集雨罩,集雨罩能够绕水平轴线转动,集雨罩内部连接过滤单元,筒体内部的隔板上设有与集雨罩的出水口对应的集水斗,出水口位于集雨罩的内侧顶部;

4、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筒,过滤筒的开口端连接在集雨罩的出水口上,封闭端和侧部设有滤网,开口端的底部设有密封座,密封座一端与支撑片连接,密封座上设有开合模块,开合模块包括与密封座和支撑片内侧弧度贴合且活动连接的半球罩,半球罩通过多组连杆活动连接配重块,配重块的重量大于半球罩,使半球罩始终处于开口朝下的状态。

5、进一步的,集雨罩呈半球型,出水口位于半球的弧面顶端,通过驱动单元带动集雨罩绕水平轴线转动,使出水口与集水斗对应,驱动单元连接在筒体外侧。

6、进一步的,支撑片设置在多组滤网之间以及密封座一端,支撑片内侧和密封座内侧均具有与半球罩相匹配的弧度。

7、进一步的,集雨罩顶端外表面设有凹槽,凹槽与出水口同圆心布置。

8、进一步的,集水斗具有开口,开口的圆周外侧设有凸起,凸起与凹槽相匹配。

9、进一步的,凸起的下底面连接上磁环,隔板顶部连接下磁环,上磁环与下磁环磁力相斥。

10、进一步的,隔板位于下磁环以外的区域倾斜布置,倾斜区域的最低点处设有连接在筒体侧部的侧排水口,侧排水口连接防护网。

11、进一步的,隔板两侧与筒体内壁之间连接有竖板,两竖板之间转动连接翻斗,筒体底部且位于翻斗的两端均开设有下排水口,筒体内腔底部设有用于盖住下排水口的浮板,浮板开设有与翻斗适配的通槽。

12、进一步的,立柱上连接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雨滴传感器和控制器,雨滴传感器感应到雨滴时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单元使集雨罩翻转进入工作状态。

1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基于上述雨量站实现管道地质灾害监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根据管线路径所在地区的年降雨量和灾害数据选取风险地区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布置至少一组雨量站,多组雨量站与控制站通讯连接;

15、雨量站获取降雨期间的雨量数据发送给对应的控制站;

16、控制站根据各雨量站获取的雨量数据确定预警等级,发出对应的预警信号。

17、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8、1、集雨罩能够绕水平轴线转动实现翻转,从而切换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在非工作状态下能够将雨量站内部的集水斗等部件遮挡,住避免昆虫、灰尘等杂质侵入;工作状态下则利用过滤单元实现杂质过滤;同时,在非工作状态下,半球罩外侧在配重块的作用下从内部遮挡出水口,避免杂质由外界进入集雨罩内部;在工作状态下,半球罩在配重块的作用下,从外侧遮挡住集雨罩的出水口,使雨水在穿过滤网后通过支撑片之间的间隙流入集水斗中,再次避免了杂质的进入,并能够避免过滤单元因杂质而过快堵塞,从而提高雨量监测时的精度。

19、2、利用磁吸的方式连接集水斗和集雨罩,并利用磁场斥力推起集水斗,在两者合并时可自动对接并保持贴合,进而避免水的溢出,使集水斗在磁场斥力作用下形成可升降的结构,保证集雨罩切换工作状态的翻转动作不影响集水斗和集雨罩之间的分离,使用方便。

20、3、隔板外围向下倾斜设置,使筒体顶部开口处缝隙渗漏下的水可从侧排水口排出,不会影响内部电器,而在侧排水口外设置防护网,在下排水口上设置浮板,可有效避免外界蚊虫的进入,且不会影响水的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量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立柱顶端的雨量计,雨量计包括与立柱连接的筒体和活动连接在筒体顶端的集雨罩,集雨罩能够绕水平轴线转动,集雨罩内部连接过滤单元,筒体内部的隔板上设有与集雨罩的出水口对应的集水斗,出水口位于集雨罩的内侧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量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罩呈半球型,出水口位于半球的弧面顶端,通过驱动单元带动集雨罩绕水平轴线转动,使出水口与集水斗对应,驱动单元连接在筒体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量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设置在多组滤网之间以及密封座一端,支撑片内侧和密封座内侧均具有与半球罩相匹配的弧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量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罩顶端外表面设有凹槽,凹槽与出水口同圆心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雨量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斗具有开口,开口的圆周外侧设有凸起,凸起与凹槽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雨量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下底面连接上磁环,隔板顶部连接下磁环,上磁环与下磁环磁力相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雨量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位于下磁环以外的区域倾斜布置,倾斜区域的最低点处设有连接在筒体侧部的侧排水口,侧排水口连接防护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量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两侧与筒体内壁之间连接有竖板,两竖板之间转动连接翻斗,筒体底部且位于翻斗的两端均开设有下排水口,筒体内腔底部设有用于盖住下排水口的浮板,浮板开设有与翻斗适配的通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量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连接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雨滴传感器和控制器,雨滴传感器感应到雨滴时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单元使集雨罩翻转进入工作状态。

10.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雨量站实现管道地质灾害监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量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立柱顶端的雨量计,雨量计包括与立柱连接的筒体和活动连接在筒体顶端的集雨罩,集雨罩能够绕水平轴线转动,集雨罩内部连接过滤单元,筒体内部的隔板上设有与集雨罩的出水口对应的集水斗,出水口位于集雨罩的内侧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量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罩呈半球型,出水口位于半球的弧面顶端,通过驱动单元带动集雨罩绕水平轴线转动,使出水口与集水斗对应,驱动单元连接在筒体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量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设置在多组滤网之间以及密封座一端,支撑片内侧和密封座内侧均具有与半球罩相匹配的弧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量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罩顶端外表面设有凹槽,凹槽与出水口同圆心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雨量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斗具有开口,开口的圆周外侧设有凸起,凸起与凹槽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沙晓东刘明亮王勇王雁冰孙博于广坤胡小雪沈超李克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