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771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1
本技术属于水涨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上底板上连接有上模座和上模型腔,上模座固定于上底板,所述下底板上连接有下模座和下模型腔,下模座固定于下底板,所述上模座内部设置有上芯座,上芯座外周套设有抵紧模块,下模座内部设置有下芯座,下芯座中设置有注水孔,下芯座外周套设有抵紧模块,上模座中抵紧模块与下模座中抵紧模块分别抵紧在坯料两端并将坯料密封;所述抵紧模块包括套设在上芯座或下芯座上的夹头和抵紧块,抵紧块穿设在坯料中,夹头外周套设有夹头套,夹头套上设置有倾斜的驱动面以及驱动夹头与驱动面脱离的第二弹性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模块化水涨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涨模具,特指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水涨成型技术,一直是不锈钢保温杯、壶行业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在特定空间内通过水压作用在管状坯料上,使坯料发生形变,以达到想要的形状。现有技术中,坯料水涨时,将坯料放入下模,操作主缸按钮,主缸带动上模下压,直至下型腔与上型腔合模,而后在坯料中注水并通过水压使坯料形变,该结构需要将坯料端部密封,常见水涨模中的密封装置为夹头,夹头穿设在坯料中,且夹头上设置有若干变形槽,使用时通过变形槽使夹头向外周形变,并驱动坯料膨胀并使坯料密封,但是该结构中水容易通过夹头上的缝隙排出,导致坯料中水压过低,从而影响坯料的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模块化水涨模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的上底板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模座和上模型腔,上模座固定于上底板,所述下底板从下到上依次设有下模座和下模型腔,下模座固定于下底板,所述上模座内部设置有上芯座,上芯座外周套设有抵紧模块,下模座内部设置有下芯座,下芯座中设置有注水孔,下芯座外周套设有抵紧模块,上模座中抵紧模块与下模座中抵紧模块分别抵紧在坯料两端并将坯料密封;

4、所述抵紧模块包括套设在上芯座或下芯座上的夹头和抵紧块,抵紧块穿设在坯料中,夹头外周套设有夹头套,夹头套上设置有倾斜的驱动面以及驱动夹头与驱动面脱离的第二弹性件,上模型腔与下模型腔合模时,上模型腔或下模型腔驱动夹头抵靠在驱动面上,驱动面驱动夹头向内收缩并驱动坯料抵紧在抵紧块上。

5、所述上模座可拆卸连接有上型腔固定圈,上型腔固定圈与上芯座之间形成滑动槽,上模型腔与滑动槽滑动连接,且上模座上设置有驱动上模型腔与夹头脱离的第一弹性件;下模座可拆卸连接有下型腔固定圈,下型腔固定圈与下芯座之间形成滑动槽,下模型腔与滑动槽滑动连接,且下模座上设置有驱动下模型腔与夹头脱离的第一弹性件。

6、所述上模型腔包括上模腔本体以及活动板,上模腔本体与活动板可拆卸连接,下模型腔包括下模腔本体以及活动板,下模腔本体与活动板可拆卸连接,活动板滑动设置在滑动槽中。

7、所述抵紧块外周设置有第一抵紧壁以及锥形的导向壁,导向壁直径较大的一端与第一抵紧壁连接,夹头上设置有与第一抵紧壁适配的第二抵紧壁,第一抵紧壁与第二抵紧壁分别抵靠在坯料两侧。

8、所述第二抵紧壁一侧设置有导向面,导向壁一端延伸至导向面内侧。

9、所述抵紧块上设置有定位面,夹头上设置有与定位面配合的台阶部,且上芯座和下芯座上均设置有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驱动定位面抵紧在台阶部上。

10、所述上芯座和下芯座上均设置有安装杆,安装杆上套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第三弹性件设置在第三安装孔中。

11、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安装第一弹性件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一侧设置有导向孔,导向孔中滑动设置有顶针;下模座上设置有安装第一弹性件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一侧设置有导向孔,导向孔中滑动设置有顶针,第一弹性件驱动顶针抵紧在上模型腔或下模型腔上,并驱动上模型腔或下模型腔与夹头脱离。

12、所述夹头套中设置有安装夹头的安装腔,安装腔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弹性件设置在第二安装孔中,第二安装孔端部一侧与安装腔连通,第二安装孔另一侧延伸至安装腔侧壁上,第二弹性件从第二安装孔中穿入安装腔并抵紧在夹头上。

13、所述上芯座和下芯座上均设置有导向套,坯料通过导向套导向套设在上芯座和下芯座上。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技术中抵紧块一端穿设在夹头中,且夹头套可驱动夹头向内收缩并驱动坯料抵紧在抵紧块上,该结构中通过夹头使抵紧块与坯料之间密封,使用过程中水不会通过夹头上的缝隙排出,有利于提高加工过程中坯料的密封性,并提高坯料中的水压,便于坯料的加工成型。

16、2、本技术中与上模腔本体或上模腔本体可拆卸连接的活动板有利于根据机器的实际情况调整活动板规格,方便模具适用于不同机械,方便工人使用;导向壁与导向面的设置有利于第一抵紧壁与第二抵紧壁分别抵靠在坯料两侧,方便坯料的生产加工。

17、3、本技术中通过第三弹性件使抵紧块与夹头保持配合,避免加工过程中抵紧块与夹头错位,从而影响坯料的加工;而第三安装孔的设置有利于第三弹性件的隐藏式设置,避免第三弹性件划伤坯料内壁,或者其他物品影响第三弹性件的伸展收缩。

18、4、本技术中第一弹性件设置在第一安装孔中,并通过顶针驱动上模型腔或下模型腔复位,避免使用过程中其他物品影响第一弹性件的伸展收缩,且有利于避免第一弹性件影响上模型腔与上模座之间的密封或者下模型腔与下模座之间的密封;第二安装孔的结构有利于第二弹性件的伸展收缩并限制第二弹性件的伸缩范围。

19、5、本技术中导向套的设置有利于生产者将坯料的定位安装,且有利于避免安装过程中上芯座或下芯座划伤坯料内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包括上底板(1)和下底板(4),所述上底板(1)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模座(11)和上模型腔(3),上模座(11)固定于上底板(1),所述下底板(4)从下到上依次设有下模座(41)和下模型腔(6),下模座(41)固定于下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1)内部设置有上芯座(19),上芯座(19)外周套设有抵紧模块,下模座(41)内部设置有下芯座(42),下芯座(42)中设置有注水孔(43),下芯座(42)外周套设有抵紧模块,上模座(11)中抵紧模块与下模座(41)中抵紧模块分别抵紧在坯料(94)两端并将坯料(94)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1)可拆卸连接有上型腔固定圈(2),上型腔固定圈(2)与上芯座(19)之间形成滑动槽(18),上模型腔(3)与滑动槽(18)滑动连接,且上模座(11)上设置有驱动上模型腔(3)与夹头(7)脱离的第一弹性件(16);下模座(41)可拆卸连接有下型腔固定圈(5),下型腔固定圈(5)与下芯座(42)之间形成滑动槽(18),下模型腔(6)与滑动槽(18)滑动连接,且下模座(41)上设置有驱动下模型腔(6)与夹头(7)脱离的第一弹性件(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型腔(3)包括上模腔本体(32)以及活动板(31),上模腔本体(32)与活动板(31)可拆卸连接,下模型腔(6)包括下模腔本体(61)以及活动板(31),下模腔本体(61)与活动板(31)可拆卸连接,活动板(31)滑动设置在滑动槽(18)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块(9)外周设置有第一抵紧壁(92)以及锥形的导向壁(91),导向壁(91)直径较大的一端与第一抵紧壁(92)连接,夹头(7)上设置有与第一抵紧壁(92)适配的第二抵紧壁(72),第一抵紧壁(92)与第二抵紧壁(72)分别抵靠在坯料(94)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紧壁(72)一侧设置有导向面(74),导向壁(91)一端延伸至导向面(74)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块(9)上设置有定位面(93),夹头(7)上设置有与定位面(93)配合的台阶部(71),且上芯座(19)和下芯座(42)上均设置有第三弹性件(111),第三弹性件(111)驱动定位面(93)抵紧在台阶部(7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芯座(19)和下芯座(42)上均设置有安装杆(44),安装杆(44)上套设有安装座(112),安装座(112)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114),第三弹性件(111)设置在第三安装孔(114)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或7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1)上设置有安装第一弹性件(16)的第一安装孔(14),第一安装孔(14)一侧设置有导向孔(15),导向孔(15)中滑动设置有顶针(17);下模座(41)上设置有安装第一弹性件(16)的第一安装孔(14),第一安装孔(14)一侧设置有导向孔(15),导向孔(15)中滑动设置有顶针(17),第一弹性件(16)驱动顶针(17)抵紧在上模型腔(3)或下模型腔(6)上,并驱动上模型腔(3)或下模型腔(6)与夹头(7)脱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套(8)中设置有安装夹头(7)的安装腔(82),安装腔(82)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3),第二弹性件(12)设置在第二安装孔(13)中,第二安装孔(13)端部一侧与安装腔(82)连通,第二安装孔(13)另一侧延伸至安装腔(82)侧壁上,第二弹性件(12)从第二安装孔(13)中穿入安装腔(82)并抵紧在夹头(7)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或7或9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芯座(19)和下芯座(42)上均设置有导向套(113),坯料(94)通过导向套(113)导向套(113)设在上芯座(19)和下芯座(42)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包括上底板(1)和下底板(4),所述上底板(1)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模座(11)和上模型腔(3),上模座(11)固定于上底板(1),所述下底板(4)从下到上依次设有下模座(41)和下模型腔(6),下模座(41)固定于下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1)内部设置有上芯座(19),上芯座(19)外周套设有抵紧模块,下模座(41)内部设置有下芯座(42),下芯座(42)中设置有注水孔(43),下芯座(42)外周套设有抵紧模块,上模座(11)中抵紧模块与下模座(41)中抵紧模块分别抵紧在坯料(94)两端并将坯料(94)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1)可拆卸连接有上型腔固定圈(2),上型腔固定圈(2)与上芯座(19)之间形成滑动槽(18),上模型腔(3)与滑动槽(18)滑动连接,且上模座(11)上设置有驱动上模型腔(3)与夹头(7)脱离的第一弹性件(16);下模座(41)可拆卸连接有下型腔固定圈(5),下型腔固定圈(5)与下芯座(42)之间形成滑动槽(18),下模型腔(6)与滑动槽(18)滑动连接,且下模座(41)上设置有驱动下模型腔(6)与夹头(7)脱离的第一弹性件(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型腔(3)包括上模腔本体(32)以及活动板(31),上模腔本体(32)与活动板(31)可拆卸连接,下模型腔(6)包括下模腔本体(61)以及活动板(31),下模腔本体(61)与活动板(31)可拆卸连接,活动板(31)滑动设置在滑动槽(18)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块(9)外周设置有第一抵紧壁(92)以及锥形的导向壁(91),导向壁(91)直径较大的一端与第一抵紧壁(92)连接,夹头(7)上设置有与第一抵紧壁(92)适配的第二抵紧壁(72),第一抵紧壁(92)与第二抵紧壁(72)分别抵靠在坯料(94)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水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王金才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盛志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