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二次风箱积灰的微流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872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避免二次风箱积灰的微流化装置,包括均匀安装在二次风箱底部的若干个钟形风帽,所述钟形风帽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内室,钟形风帽下部1/3处沿圆周均匀开有8个流化风孔连通外壳和内室,流化风孔从内到外向下倾斜30°;二次风箱底部对应外壳开设圆孔,且二次风箱底部通过圆孔与外壳焊接,内室底端焊接流化风支管并与其连通,流化风支管连接二级流化风母管,二级流化风母管连接一级流化风母管,一级流化风母管通入压缩空气,二级流化风母管上安装有二级调节阀,一级流化风母管上安装有一级调节阀。本装置从源头上解决二次风箱积灰的问题,实现锅炉在连续运行中避免二次风箱的积灰,保证锅炉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锅炉运行,具体涉及一种避免二次风箱积灰的微流化装置


技术介绍

1、在w火焰锅炉中,二次风箱是燃烧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在此汇集,使二次风均匀通过每个燃烧器进入炉膛,与煤粉混合后在炉膛内完成燃烧过程。但在锅炉实际运行过程中,大量的灰尘沉积在二次风箱内,严重影响了锅炉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性。

2、大修周期检查时飞灰在二次风箱底部沉积的厚度可达1~2m,即便是锅炉运行时间较短的,二次风箱内的积灰厚度也有20cm~60cm。

3、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若不及时清理二次风箱内的积灰,飞灰的大量沉积会使得二次风箱内的气流受到严重影响:风箱内积灰高度不断增大,造成燃烧器二次风的流通部分通道发生阻塞,影响燃烧器二次风的配风,二次风与煤粉气流不能充分混合,燃烧不充分,锅炉效率下降,影响锅炉机组的经济运行;随着二次风箱内积灰量的增加,二次风箱整体质量增加,导致二次风箱结构不稳、焊口拉裂等,增加安全隐患。

4、目前二次风箱清灰的主要方式有停炉后人工清运或二次风箱底部通过排灰管道排放,前者耗时耗力,后者清理效果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免二次风箱积灰的微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安装在二次风箱(2)底部的若干个钟形风帽(7),所述钟形风帽(7)包括外壳(7-1)和设于外壳(7-1)内的内室(7-3),二次风箱(2)底部对应外壳(7-1)开设圆孔,且二次风箱(2)底部通过圆孔与外壳(7-1)焊接,内室(7-3)底端焊接流化风支管(8)并与其连通,流化风支管(8)连接二级流化风母管(9),二级流化风母管(9)连接一级流化风母管(14),一级流化风母管(14)通入压缩空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二次风箱积灰的微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风箱(2)底部沿长度方向均匀分为区域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二次风箱积灰的微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安装在二次风箱(2)底部的若干个钟形风帽(7),所述钟形风帽(7)包括外壳(7-1)和设于外壳(7-1)内的内室(7-3),二次风箱(2)底部对应外壳(7-1)开设圆孔,且二次风箱(2)底部通过圆孔与外壳(7-1)焊接,内室(7-3)底端焊接流化风支管(8)并与其连通,流化风支管(8)连接二级流化风母管(9),二级流化风母管(9)连接一级流化风母管(14),一级流化风母管(14)通入压缩空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二次风箱积灰的微流化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国白辉辉赵志军陈玉忠袁军权皮天峰李志勇王世远顾军于洪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创星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