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式注塑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48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体式注塑成型模具,解决了现有注塑成型模具工作效率低,成对的成品需要后续再进行配对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连体式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底座,模具本体内设有型腔,底座上设有内楦。所述型腔为两个,两个型腔在模具本体内并列设置;模具本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若干分模,相邻两分模相向的侧面上分别对应地设有半腔,所述的型腔是由相邻的两分模上对应的两个半腔扣合在一起形成;所述的内楦为两个,一个内楦用于伸入到一个型腔内,构成型腔的两个半腔自内楦的相对两侧扣接在一起;在型腔的上口部活动地设有盖板,盖板用于封盖住型腔的上口部,分模与底座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注塑结构与型腔相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成型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连体式的注塑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对于一体成型件,如雨鞋、路锥、塑料用具等,通常均需要借助于注塑成型模具来进行生产。对于小件的物品,通常均是采用单腔体模具来进行制备的。

2、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 109228125a)公开了一种鞋注塑成型模具,解决了现有鞋注塑成型模具只能对鞋帮进行单层注塑,而使得鞋的外在美观性差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鞋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内楦和活动地设于内楦外侧的鞋帮模,鞋帮模与内楦之间形成有鞋帮腔,其特征在于,鞋帮模上具有贯透其壁体的模坑,塞块和塞模用于先后塞入到模坑内,塞入到位的塞块突出到鞋帮模内表面的尺寸要略大于塞入到位的塞模突出到鞋帮模内表面的尺寸,模坑的内壁面与塞块和塞模的外周面相吻合,注塑结构通向鞋帮腔,注塑结构的出料口与模坑的位置相对应。

3、这种鞋注塑成型模具即是采用的单腔结构,制备效率相对较低,后期的成对匹配也需要一定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连体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体式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底座,模具本体内设有型腔,底座上设有内楦,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式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模为三只,三只分模并列地设置在一起,中间分模固定在基座上,中间分模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半腔;所述底座为两个,两个底座分列在中间分模的相对两侧,两个底座上分别设有一只内楦;两底座和两外侧分模均为铰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体式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分色模和底模,分色模和底模连接在连接件的相对两侧,连接件间隙地套接在枢轴上,枢轴呈立式固定设置;分色模和底模用于交替封盖住所述型腔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体式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底座,模具本体内设有型腔,底座上设有内楦,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式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模为三只,三只分模并列地设置在一起,中间分模固定在基座上,中间分模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半腔;所述底座为两个,两个底座分列在中间分模的相对两侧,两个底座上分别设有一只内楦;两底座和两外侧分模均为铰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体式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分色模和底模,分色模和底模连接在连接件的相对两侧,连接件间隙地套接在枢轴上,枢轴呈立式固定设置;分色模和底模用于交替封盖住所述型腔的上口部,分色模和底模上均设置有所述的注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体式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分色模和底模,分色模和底模用于交替封盖住所述型腔的上口部,分色模和底模上均设置有所述的注塑结构;所述分色模为两块,两块分色模分别铰接在两外侧分模上,所述底模为一块,底模铰接在中间分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式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李佳璟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赛美特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