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门控器地址设置的便携式装置及地址设置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837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8
一种轨道门控器地址设置的便携式装置,包括单片机、供电单元、通信单元、切换单元,供电单元为单片机供电,通信单元一端连接切换单元,另一端连接单片机,通信单元包括CAN通信电路、RS485通信电路以及网络切换开关,网络切换开关分别与CAN通信电路、RS485通信电路连接,CAN通信电路、RS485通信电路分别通过电平比较电路连接单片机,切换单元的继电器的一端通过光电耦合器与单片机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CAN通信电路、RS485通信电路以及对外连接器,对外连接器用于连接门控器的通信总线,根据门控器的通信方式切换通信方式,对站台的多个门控器自动进行地址写入以及功能、参数的下载,操作方便且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门控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门控器地址设置的便携式装置及地址设置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保证轨道交通运行时,控制室能正确监控每个轨道门的门控器的工作状态,需要对每个门控器进行地址设置并根据地址配置相应的功能和参数。

2、目前,在轨道交通中门控器中的通信方式主要是can和rs485两种模式,轨道门控器进行功能和参数的配置时,由于每个地铁线的通信方式、速率等均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对控制器设地址前先确定网络方式再确定通信速率,然后人工利用笔记本分别对门控器进行地址写入,地址写入后再利用程序下载工具将程序下载到门控器的控制芯片内完成功能及参数的配置,并根据门控器对应的门位号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但是,一个轨道站的站台的门控器较多,大约有60个,这种需要对每个门控器分别进行地址下载和功能、参数的配置的方式,工作繁琐且工作量大,需要花费时间较长,效率低;且各地铁线的门控器数量、通讯方式、速率等均存在差异,人工配置容易出错。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种使用方便、配置效率高的轨道门控器地址设置的便携式装置及地址设置方法。</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门控器地址设置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供电单元、通信单元、切换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为单片机供电,所述通信单元一端连接切换单元,另一端连接单片机,所述通信单元包括CAN通信电路、RS485通信电路以及网络切换开关,所述网络切换开关分别与CAN通信电路、RS485通信电路连接,所述CAN通信电路、RS485通信电路分别通过电平比较电路连接单片机,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光电耦合器(U3)、继电器(RELAY1)、对外连接器(J1),所述继电器(RELAY1)的一端通过光电耦合器(U3)与单片机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CAN通信电路、RS485通信电路以及对外连接器(J1),所述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门控器地址设置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供电单元、通信单元、切换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为单片机供电,所述通信单元一端连接切换单元,另一端连接单片机,所述通信单元包括can通信电路、rs485通信电路以及网络切换开关,所述网络切换开关分别与can通信电路、rs485通信电路连接,所述can通信电路、rs485通信电路分别通过电平比较电路连接单片机,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光电耦合器(u3)、继电器(relay1)、对外连接器(j1),所述继电器(relay1)的一端通过光电耦合器(u3)与单片机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can通信电路、rs485通信电路以及对外连接器(j1),所述对外连接器(j1)用于连接门控器的通信总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门控器地址设置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与拨码开关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门控器地址设置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器(u3)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光电耦合器(u3)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relay1)的线圈脚,所述继电器(relay1)的静触点引脚分别连接can通信电路、rs485通信电路,所述继电器(relay1)的动触点引脚连接对外连接器(j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门控器地址设置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比较电路包括can通信电平比较电路、rs485通信电平比较电路,各电平比较电路结构相同,所述电平比较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连接can通信电路或rs485通信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连接can通信电路或rs485通信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两端并联第一电阻。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门控器地址设置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can通信电路包括can通信芯片(u5),所述can通信芯片(u5)的发送端和接收端连接单片机,所述can通信芯片(u5)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r9)连接切换开关、电平比较电路、网络切换开关,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11)连接切换开关、电平比较电路、网络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波刘先振魏琳陈梦飞马乾唐大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