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框架结构楼层内大型粘滞阻尼墙施工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834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框架结构楼层内大型粘滞阻尼墙施工安装方法,包括:下部钢框梁校正、安装、表面清理;阻尼墙下连接副梁定位、焊接;阻尼墙与上连接副梁组装焊接为一体;阻尼墙与上连接副梁整体起吊安装,定位焊接;上部钢框梁校正、安装;上连接副梁与上部钢框梁焊接;割除吊耳,表面清理,油漆防腐涂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先组焊下连接副梁,将粘滞阻尼墙与上连接副梁预先组装焊接为一体,与钢框梁施工同步,整体一并安装,最大限度保障了工程质量和粘滞阻尼墙性能稳定,有效解决了大型粘滞阻尼墙楼层室内常规起重作业机械难以进入作业困难的问题,特别对于在室内有限或狭小空间的建造施工,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在保证作业安全,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消能减震工程施工,尤其涉及一种钢框架结构楼层内大型粘滞阻尼墙施工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黏滞阻尼墙由覆盖板、阻抗板、黏滞体容器、上下连接板和高黏滞材料组成,阻抗板固定在上层楼面,黏滞体容器固定在下层楼面。阻抗板和黏滞体容器之间填充高黏滞阻尼材料。当结构受到风或地震作用时,上下楼面的运动速度不同,导致阻抗板和黏滞体容器产生相对速度,阻抗板之间的速度梯度使黏滞材料产生阻尼,从而使结构的阻尼增大,降低了结构的动力反应。钢框架结构楼层内粘滞阻尼墙安装施工常规做法,一般是先安装上下框架钢框梁,然后分别组焊下连接副梁、上连接副梁,最后安装粘滞阻尼墙,对于大型、重量大的粘滞阻尼墙而言,室内常规起重作业机械难以进入作业,该方法会造成施工困难,且阻尼墙安装质量和施工安全均无法保证,施工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框架结构楼层内大型粘滞阻尼墙施工安装方法,解决了大型粘滞阻尼墙楼层室内常规起重作业机械难以进入作业导致施工困难、阻尼墙安装质量和施工安全均无法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框架结构楼层内大型粘滞阻尼墙施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架结构楼层内大型粘滞阻尼墙施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过程为:首先对下部钢框梁(1)校正,调整好平整度、垂直度,确保下部钢框梁(1)的腹板螺栓初凝、终拧连接,上下面板一级熔透焊接;对于下部钢框梁(1)腹板处焊接的加劲板A(7)进行质检,确保其位置尺寸、焊接质量合格;下部钢框梁(1)焊接安装前对下部钢框梁(1)上面板进行各类污染物的清理,必要时进行打磨清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架结构楼层内大型粘滞阻尼墙施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框架结构楼层内大型粘滞阻尼墙施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架结构楼层内大型粘滞阻尼墙施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过程为:首先对下部钢框梁(1)校正,调整好平整度、垂直度,确保下部钢框梁(1)的腹板螺栓初凝、终拧连接,上下面板一级熔透焊接;对于下部钢框梁(1)腹板处焊接的加劲板a(7)进行质检,确保其位置尺寸、焊接质量合格;下部钢框梁(1)焊接安装前对下部钢框梁(1)上面板进行各类污染物的清理,必要时进行打磨清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架结构楼层内大型粘滞阻尼墙施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过程为:在下连接副梁(3)两侧现场补焊吊耳a(6),利用吊装器械进行两侧两点起吊,下连接副梁(3)初步就位且保证其与下部钢框梁(1)腹板处的加劲板a(7)对齐,然后通过全站仪精准校核下连接副梁(3)的垂直度、平整度,控制误差范围,初步点焊固定,然后将阻尼墙(5)与下连接副梁(3)四周围焊固定,采取对称焊接,且保证四周倒角焊接,焊缝与板边齐平;焊后进行焊接质量检查,及时缺陷修补,焊后再次复核下连接副梁(3)的垂直度、平整度,为后续安装粘滞阻尼墙(5)提供纠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框架结构楼层内大型粘滞阻尼墙施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过程为:预先进行尺寸定位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强樊军黄劲松谈虎殷欣唐世威王安顺应本意杭金秦召勇王先所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