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朱顶红再生植株幼苗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朱顶红再生植株幼苗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1829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朱顶红再生植株幼苗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培养方法包括:选择朱顶红花蕾作为外植体,诱导朱顶红愈伤组织培养,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或将外植体切块后直接进行再分化培养;再分化培养30~40天后,形成不定芽,培养50~80天后生成幼苗。本发明专利技术选取活性较强的红花蕾作为外植体,培植朱顶红,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培养得到的朱顶红再生植株幼苗,成活率高达95.3%,诱导率高达96.2%以上,通过培养表面积仅1cm<supgt;2</supgt;的愈伤组织块,即可分化增殖到17~25个朱顶红球,不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朱顶红幼苗,而且能保护母球不受到伤害,为朱顶红扩繁和保护提供简单可靠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具体涉及一种朱顶红再生植株幼苗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朱顶红(hippeastrum vittatum)别名朱顶兰、孤挺花、为单子叶亚纲石蒜科朱顶红属,多年生具鳞茎的观赏球根花卉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19世纪开始后的二三十年间,朱顶红育种进程被大大地推进,形成许多优良品种。荷兰是世界上朱顶红生产和育种的世界中心,澳大利亚、美国、秘鲁、南非、日本等国家也培育出许多优良的园艺品种。20世纪初引入我国,大量新品种开始进入我国,我国近些年也得到较快的发展。

2、朱顶红鳞茎的自然繁殖率很低,多数品种几乎不产生子球,国内外已采用鳞茎扦插和刻伤法进行朱顶红繁殖,但鳞茎扦插和刻伤法操作程序繁琐、成本高、生根率低、扦插苗长势弱、成苗率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建立优质高效的种球繁殖技术体系是提高朱顶红种球质量的关键。

3、离体培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优质种植材料的大规模生产,用朱顶红种球鳞片离体培养也诱导出了不定芽,但使用种球鳞片为外植体,球鳞片内外微生物含量较高,离体培养时植株污染严重;且使用球鳞片为外植体死亡率和褐化率较高;另外球鳞片很珍贵,其种苗昂贵,常规的鳞片扦插繁殖速度慢且需要消耗大量的种球;而且新育成的朱顶红品种种球稀缺,新育成的朱顶红品种球被切成鳞片进行繁殖很容易失败,导致新育成的朱顶红品种消失。因此,朱顶红鳞片扦插没有太大优势,亟待提供新的再生植株幼苗的培养方法,提高朱顶红的繁殖速度和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朱顶红再生植株幼苗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朱顶红幼苗,成活率高,为朱顶红扩繁和保护提供了新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朱顶红再生植株幼苗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任一种:

4、(1)以消毒的朱顶红花蕾作为外植体,将所述外植体接种到愈伤组织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得到愈伤组织;

5、将所述愈伤组织切块后接种到再分化诱导培养基中,黑暗和光照交替条件下进行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得到再生植株幼苗;

6、(2)以消毒的朱顶红花蕾作为外植体,将所述外植体切块后接种到再分化诱导培养基中,黑暗和光照交替条件下进行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得到再生植株幼苗;

7、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培养基,wpm培养基或b5培养基中的一种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6-ba 1~4mg/l,2,4-d 1~5mg/l和活性炭1.1~1.9g/l;

8、所述再分化诱导培养基以ms培养基,wpm培养基或b5培养基中的一种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6-ba 1~4mg/l,naa 0.05~0.4mg/l,kt 1~4mg/l和活性炭1.1~1.9g/l。

9、优选的,所述诱导培养和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的温度为20~30℃,湿度为60%~90%。

10、优选的,所述诱导培养时还包括,先黑暗条件下培养5~9d,再黑暗和光照交替条件下培养。

11、优选的,所述黑暗和光照交替条件中,每24h光照时长为10~14h,所述光照的强度为2000~4000lx。

12、优选的,取朱顶红花蕾横切面结构部分作为外植体,所述横切面结构部分为花瓣和花托连接点的部位横切面结构部分。

13、优选的,所述朱顶红花蕾横切面的厚度为0.1~0.3cm。

14、优选的,所述消毒的方式为浸种消毒。

15、优选的,所述消毒包括如下步骤:75%的酒精进行第一消毒,所述第一消毒的时间为30~180s;1%升汞进行第二消毒,所述第二消毒的时间为60~120min。

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朱顶红再生植株幼苗的培养方法在培养朱顶红再生植株幼苗中的应用。

1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朱顶红再生植株幼苗的培养方法,选择朱顶红花蕾作为外植体,诱导朱顶红愈伤组织培养,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或将外植体切块后直接进行再分化培养;再分化培养30~40天后,形成不定芽,培养50~80天后生成幼苗。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培育得到的朱顶红幼苗,成活率高达95.3%,诱导率高达96.2%以上,干物质积累量可达46.8g,苗子叶片浓绿,生长旺盛,叶片宽大,球体直径5~10mm。本专利技术选取活性较强的红花蕾作为外植体,培植朱顶红,克服了朱顶红离体材料局限性问题,同时克服了使用鳞茎为外植体代价太大、污染严重、死亡率和褐化率较高等问题,新育成的朱顶红品种种球稀缺,利用花蕾离体培养能获得大量种球,克服了种球鳞片繁殖造成全部失败资源消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利用朱顶红花蕾愈伤组织再生的培养方式,通过培养表面积仅1cm2的愈伤组织块,可以分化增殖到17~25个朱顶红球,不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朱顶红幼苗,另外通过直接分化朱顶红花蕾外植体,同样可分化得到朱顶红球,且进一步缩短了培植时间,而且以花蕾作为外植体能保护母球不受到伤害,为朱顶红扩繁和保护提供简单可靠的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朱顶红再生植株幼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和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的温度为20~30℃,湿度为6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时还包括,先黑暗条件下培养5~9d,再黑暗和光照交替条件下培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暗和光照交替条件中,每24h光照时长为10~14h,所述光照的强度为2000~4000l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朱顶红花蕾横切面结构部分作为外植体,所述横切面结构部分为花瓣和花托连接点的部位横切面结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朱顶红花蕾横切面的厚度为0.1~0.3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的方式为浸种消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包括如下步骤:75%的酒精进行第一消毒,所述第一消毒的时间为30~180s;1%升汞进行第二消毒,所述第二消毒的时间为60~120min。

9.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朱顶红再生植株幼苗的培养方法在培养朱顶红再生植株幼苗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朱顶红再生植株幼苗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和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的温度为20~30℃,湿度为6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时还包括,先黑暗条件下培养5~9d,再黑暗和光照交替条件下培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暗和光照交替条件中,每24h光照时长为10~14h,所述光照的强度为2000~4000l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朱顶红花蕾横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武张彦波田雪梅贺维召李慧娇赵丽娟殷庆欢叶楠陈佳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