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铜/钢双金属自润滑滑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铜/钢双金属自润滑滑板是一种典型的耐磨自润滑材料部件,主要由起承载作用的钢背和起减摩抗磨作用的铜合金润滑层组成,结合了钢背和铜合金层的优势,兼具钢背的高承载能力和合金层的减摩耐磨能力,作为自润滑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轮机支承机构、大型模具导向机构、矿山和冶金装备导轨、核动力装置支承机构、桥梁支承机构等领域。
2、目前常规的铜/钢双金属自润滑滑板通常采用铸造技术或粉末冶金技术制备而成。采用铸造技术制备铜/钢双金属自润滑滑板的方法一般是在钢基板上浇铸一层铜合金,机加工后形成双金属自润滑滑板产品。但由于铸造技术制备的铜合金层中难以避免气孔、夹杂、疏松、裂纹等冶金缺陷,尤其是界面处冶金缺陷较多,造成界面结合强度低、承载能力差。此外,由于铸造技术制备的铜合金层中难以引入大量的润滑组元,使其摩擦系数高且耐磨性较差,在高温和重载等极端苛刻工况下难以满足使用要求。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铜/钢双金属自润滑滑板时能够在铜合金润滑层中引入较多的润滑组元,在一定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钢双金属自润滑滑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镍层的厚度为10~6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铜层的厚度为10~6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承载层粉体包括Cu-Ni-Sn合金粉体;所述铜合金承载层粉体的颗粒粒径为10~120μm;所述铜合金承载层粉体的铺设厚度为1~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润滑层粉体包括Cu-Ni-Sn-Pb合金粉末、石墨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钢双金属自润滑滑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镍层的厚度为10~6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铜层的厚度为10~6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承载层粉体包括cu-ni-sn合金粉体;所述铜合金承载层粉体的颗粒粒径为10~120μm;所述铜合金承载层粉体的铺设厚度为1~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润滑层粉体包括cu-ni-sn-pb合金粉末、石墨粉末、baf2粉末、caf2粉末、ceo2粉末和ws2粉末;所述铜合金润滑层粉体的颗粒粒径独立为10~120μm;所述铜合金润滑层粉体的铺设厚度为2~1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军虎,韩杰胜,张爱军,王小超,苏博,辛本斌,邱玉新,张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