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087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控制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包括控制柜主体,控制柜主体内开设有依次连通的热气通道、冷却室和冷气室,在冷气室与控制柜主体的内腔连通处还设置有风扇;控制柜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制冷机构和第二制冷机构,第一制冷机构包括设置于冷却室内的第一冷却器和设置于控制柜主体外侧的第二冷却器,第二制冷机构包括设置于控制柜主体外侧的涡流管;该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采用阶段式的水冷和涡流发生器强冷补充的制冷方案对控制柜内温度进行调节散热,极大的提高了控制柜在各种工况下的制冷散热效果,且气密性极高保障了控制柜的高防护等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柜,具体为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


技术介绍

1、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的设备。散热一直是保障柜内元件是否能正常工作和增加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大多数电子和电气元件工作环境温度最佳状态在32℃以下。如果环境温度高或机柜内有变频器、变压器、可控硅等大功率发热元件,普通自然散热无法保障机柜内部温度。

2、这种情况下目前主流的制冷散热方案是安装冷却风扇或机柜空调。然而无论采用冷却风扇还是机柜空调其最高ip等级只能做到ip54。该防护等级不足以保证控制柜内元件在粉尘大、湿度大或淋水、有腐蚀气体的环境中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具备采用阶段式的水冷和涡流发生器强冷补充的制冷方案对控制柜内温度进行调节,极大的提高了控制柜在各种工况下的制冷效果,且气密性极高保障了控制柜的ip等级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目前控制柜内主流的制冷散热方案是安装冷却风扇和机柜空调,其最高ip等级只能做到ip54,不足以保证控制柜内元件在粉尘大、湿度大或淋水、有腐蚀气体的环境中应用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包括控制柜主体,所述控制柜主体内开设有依次连通的热气通道、冷却室和冷气室,其中,所述热气通道和所述冷气室均与所述控制柜主体的内腔连通,在所述冷气室与所述控制柜主体的内腔连通处还设置有风扇;

3、所述控制柜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制冷机构和第二制冷机构,所述第一制冷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却室内的第一冷却器和设置于所述控制柜主体外侧的第二冷却器,冷却液在所述第一冷却器和所述第二冷却器之间循环,所述第二制冷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柜主体外侧的涡流管;

4、通过所述风扇运行将所述控制柜主体内腔的热气通过所述热气通道排放至所述冷却室内,然后通过所述第一冷却器对热气进行制冷后形成冷气排放至所述冷气室内,再通过所述涡流管运行产生冷气与所述冷气室内冷气汇流并通过所述风扇输送至所述控制柜主体内腔形成循环。

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柜主体的内腔还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柜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冷却器上设置有进水管道用于注入冷却液,所述涡流管的冷气端与所述冷气室连通,所述控制柜主体内开设有涡流换气仓,所述热气通道通过热气管道与所述涡流换气仓连通用于泄压。

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柜主体上还设置有第三制冷机构,所述第三制冷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柜主体内腔的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道与所述进水管道连通,所述换热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却器连通;

7、所述换热管道的两端通过第三连接管道互相连通,所述换热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通过进水管道将冷却液注入所述换热管道内后,通过所述第一循环泵运行令冷却液在所述换热管道内部循环或在所述换热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却器之间循环。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三制冷机构还包括通道控制组件,所述通道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冷却液在所述换热管道内部循环或在所述换热管道与所述第一冷却器之间循环;

9、所述通道控制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内的第一阀件,所述第一阀件上开设有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通过所述第一阀件位移使得所述换热管道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一通路连通或所述换热管道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通过所述第二通路连通。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通道控制组件还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内的滑块,所述滑块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阀件弹性连接;

11、所述第三连接管道上滑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控制柜主体内腔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以及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三制冷机构还包括位移控制组件,所述位移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件位移;

13、所述位移控制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阀件上的磁吸柱,所述控制柜主体内腔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电磁铁,通过所述电磁铁通电对所述磁吸柱产生吸力令所述第一阀件位移。

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三制冷机构包括通电控制组件,所述通电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通电;

15、所述通电控制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柜主体内腔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转动设置有转座,所述转座内设置有转板,所述转板上设置有第一接线柱。

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转板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第二接线柱弹性连接,所述转座上设置有第三接线柱,所述第三接线柱上设置有集电环,所述集电环通过导线与所述电磁铁连接。

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三制冷机构还包括温控调节组件,所述温控调节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柜主体内腔温度变化控制所述通电控制组件运行;

18、所述温控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柜主体内腔的气罐,所述气罐内贮存有气体,所述气罐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置有齿条,所述转座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1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柜主体上还设置有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柜主体上的泄压管道,所述泄压管道上滑动设置有第二阀件,所述第二阀件通过第三弹簧与所述泄压管道弹性连接,所述控制柜主体外侧设置有补偿腔室,所述补偿腔室的内腔与所述泄压管道连通。

20、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1、该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通过对控制柜主体内温度的监控设置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并相应的执行第一制冷方案和第二制冷方案,第一制冷方案以水冷为主,通过令冷却液在控制柜主体内外侧两个散热装置内循环,令控制柜主体内热气经过内侧散热器与冷却液热交换后循环回到控制柜主体内腔从而起到制冷效果,并保持控制柜主体的严格气密性提高ip防护等级。

22、在水冷制冷方案效果不佳时,则执行第二制冷方案,通过涡流管运行进行强冷补充令控制柜主体内温度快速下降。且在该过程,通过泄压机构进行一部分泄压,以及通过压差使得部分热气经过涡流管排出,保持了控制柜主体内压力均衡。由于涡流管运行使得控制柜主体整体处于微正压状态,同样保持了装置的气密性,保证机柜空气干燥,减少冷凝水对柜内元件的伤害。整个冷却系统没有影响设备的ip防护等级,使得装置可以在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包括控制柜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主体(100)内开设有依次连通的热气通道(110)、冷却室(120)和冷气室(130),其中,所述热气通道(110)和所述冷气室(130)均与所述控制柜主体(100)的内腔连通,在所述冷气室(130)与所述控制柜主体(100)的内腔连通处还设置有风扇(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主体(100)的内腔还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50)和压力传感器(160),所述控制柜主体(10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80),所述第一冷却器(210)上设置有进水管道(230)用于注入冷却液,所述涡流管(310)的冷气端与所述冷气室(130)连通,所述控制柜主体(100)内开设有涡流换气仓(170),所述热气通道(110)通过热气管道(350)与所述涡流换气仓(170)连通用于泄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主体(100)上还设置有第三制冷机构(400),所述第三制冷机构(400)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柜主体(100)内腔的换热管道(410),所述换热管道(410)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道(420)与所述进水管道(230)连通,所述换热管道(4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道(430)与所述第一冷却器(21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制冷机构(400)还包括通道控制组件(460),所述通道控制组件(460)用于控制冷却液在所述换热管道(410)内部循环或在所述换热管道(410)与所述第一冷却器(210)之间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控制组件(460)还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440)内的滑块(464),所述滑块(464)通过第一弹簧(465)与所述第一阀件(461)弹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制冷机构(400)还包括位移控制组件(470),所述位移控制组件(47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件(461)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制冷机构(400)包括通电控制组件(480),所述通电控制组件(480)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473)通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483)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接线柱(486),所述第一接线柱(484)通过第二弹簧(485)与所述第二接线柱(486)弹性连接,所述转座(482)上设置有第三接线柱(487),所述第三接线柱(487)上设置有集电环(488),所述集电环(488)通过导线(489)与所述电磁铁(47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制冷机构(400)还包括温控调节组件(490),所述温控调节组件(490)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柜主体(100)内腔温度变化控制所述通电控制组件(480)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主体(100)上还设置有泄压机构(500),所述泄压机构(500)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柜主体(100)上的泄压管道(510),所述泄压管道(510)上滑动设置有第二阀件(520),所述第二阀件(520)通过第三弹簧(530)与所述泄压管道(510)弹性连接,所述控制柜主体(100)外侧设置有补偿腔室(540),所述补偿腔室(540)的内腔与所述泄压管道(510)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包括控制柜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主体(100)内开设有依次连通的热气通道(110)、冷却室(120)和冷气室(130),其中,所述热气通道(110)和所述冷气室(130)均与所述控制柜主体(100)的内腔连通,在所述冷气室(130)与所述控制柜主体(100)的内腔连通处还设置有风扇(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主体(100)的内腔还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50)和压力传感器(160),所述控制柜主体(10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80),所述第一冷却器(210)上设置有进水管道(230)用于注入冷却液,所述涡流管(310)的冷气端与所述冷气室(130)连通,所述控制柜主体(100)内开设有涡流换气仓(170),所述热气通道(110)通过热气管道(350)与所述涡流换气仓(170)连通用于泄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主体(100)上还设置有第三制冷机构(400),所述第三制冷机构(400)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柜主体(100)内腔的换热管道(410),所述换热管道(410)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道(420)与所述进水管道(230)连通,所述换热管道(4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道(430)与所述第一冷却器(21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制冷机构(400)还包括通道控制组件(460),所述通道控制组件(460)用于控制冷却液在所述换热管道(410)内部循环或在所述换热管道(410)与所述第一冷却器(210)之间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智能散热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控制组件(460)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陆涛黄绪明吴浩阳龙海玛孙丽丽梁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开诚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