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835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5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托架,包括支撑部以及安装在支撑部上的托持部,支撑部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架上的调节机构,支撑架包括安装套、环形阵列且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套下部的三条支架,安装套下部设有导滑杆,导滑杆上设有导套组件,导套组件与三条支架对应连接,调节机构包括承载臂、形成在承载臂一端的转动球头,转动球头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套内的容纳腔内。本技术支托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支撑架的高度进行调节、对托持部的角度以及方向进行调节至合适位置,便于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外科换药或手术等过程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支托架


技术介绍

1、患者由于外伤至下肢大面积损伤并感染,尤其是下肢后部的伤口,此时换药即是医护人员的一项比较大的工作量。以往换药需要家属或医护人员提拉患肢,同时要掌握提拉患肢的高度。若提拉的高度过高,消毒液易顺着小腿流向大腿及臀部,污染被服;若提拉的高度过低,创面则不易暴露,而换药时间过长、且效果不佳,医生、患者均感觉疲劳,难以坚持,这种方法既耗费人力,又使得换药不彻底。

2、为此,设计出托脚支架,让患者换药时可以舒适方便,并且医护人员可快速便捷地进行换药。譬如公开号cn215307765u的便于使用的托脚架,包括承载组件和垫脚组件,垫脚组件设置于承载组件的顶端,垫脚组件包括定位板和固定连接于定位板顶端的防护组件,定位板的底端对称开设有定位开槽,定位开槽内腔的顶端固定嵌设有吸磁铁片,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和对称设置于承载板底端的两侧支撑组件,且支撑组件横截面呈倒置的t字型,承载板顶端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钕磁铁组件,钕磁铁组件与对应位置处的定位开槽活动卡接,且钕磁铁组件与吸磁铁片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在承载板上设置的钕磁铁组件,再配合定位板上定位开槽和吸磁铁片的设置,能够使得承载板与定位板之间采用磁吸式固定,便于对垫脚组件进行快速更换,以便于后续使用,从而提高了托脚架使用的卫生性。由此可见,托脚架作为临床上常用的支撑器械,多用于支撑患者腿部,以实现患者外科换药、外科手术体位摆放等。

3、但当前常用的托脚架高度不便于调节、并且不可调整方向,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外科换药或手术等操作过程中不方便。鉴于此,有必要对该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托架,可便捷地调节支托架的高度、角度以及方向,以便于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外科换药或手术等过程的操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支托架,包括支撑部以及安装在支撑部上的托持部,支撑部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架上的调节机构,支撑架包括安装套、环形阵列且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套下部的三条支架,安装套下部设有导滑杆,导滑杆上设有导套组件,导套组件与三条支架对应连接,调节机构包括承载臂、形成在承载臂一端的转动球头,转动球头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套内的容纳腔内。

3、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套组件包括滑套以及环形阵列且可活动地设置在滑套上的三条连接杆,滑套可滑动地套设在导滑杆上,每一连接杆一端对应地与滑套活动连接,连接杆另一端对应与每条支架活动连接。

4、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套内的容纳腔呈球面型结构,容纳腔的上部呈弧面状结构向外延伸至安装套的顶端外周处。

5、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滑杆上设有若干抵持凸起,滑套内周壁处对应地设有卡持孔,使得抵持凸起可对应地卡设在卡持孔内。

6、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设置在安装套上的锁持件,安装套一侧开设有锁持孔,锁持件穿设于安装套的锁持孔内,使得锁持件置于安装套内的容纳腔处、并可抵靠至转动球头上。

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持件包括锁持杆以及形成在锁持杆一端的握持端,锁持杆的另一端形成有抵靠端,抵靠端穿过锁持孔并置于容纳腔处。

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持孔的孔径与锁持杆的外径相当,锁持孔的内周壁上设有内螺纹,锁持杆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且锁持杆外周壁上的外螺纹与锁持孔内周壁上的内螺纹相互啮合,以通过转动握持端,使得锁持杆相对锁持孔运动。

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承载臂上的调节柄组件,调节柄组件包括转轴以及连接在转轴上的握柄,转轴与承载臂连接。

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臂的顶部形成有若干安装凸起,每一安装凸起与承载臂的顶部一体形成、并沿承载臂的顶部水平向外延伸,所述托持部包括连接凸起以及形成在连接凸起上的托持板,连接凸起置于托持板中部位置处,连接凸起与承载臂顶部的若干安装凸起通过销钉连接在一起。

11、作为进一步改进,每条支架下部设有万向轮。

1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支托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支撑架的高度进行调节、对托持部的角度以及方向进行调节至合适位置,便于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外科换药或手术等过程的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托架,包括支撑部(10)以及安装在支撑部(10)上的托持部(20),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10)包括支撑架(12)以及设置在支撑架(12)上的调节机构(11),支撑架(12)包括安装套(121)、环形阵列且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套(121)下部的三条支架(122),安装套(121)下部设有导滑杆(123),导滑杆(123)上设有导套组件(124),导套组件(124)与三条支架(122)对应连接,所述调节机构(11)包括承载臂(111)、形成在承载臂(111)一端的转动球头(113),转动球头(113)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套(121)内的容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组件(124)包括滑套(1241)以及环形阵列且可活动地设置在滑套(1241)上的三条连接杆(1242),滑套(1241)可滑动地套设在导滑杆(123)上,每一所述连接杆(1242)一端对应地与滑套(1241)活动连接,连接杆(1242)另一端对应与每条所述支架(122)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121)内的容纳腔呈球面型结构,该容纳腔的上部呈弧面状结构向外延伸至安装套(121)的顶端外周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滑杆(123)上设有若干抵持凸起(1231),滑套(1241)内周壁处对应地设有卡持孔,使得抵持凸起(1231)可对应地卡设在卡持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还包括设置在安装套(121)上的锁持件(125),安装套(121)一侧开设有锁持孔,锁持件(125)穿设于安装套(121)的锁持孔内,使得锁持件(125)置于安装套(121)内的容纳腔处、并可抵靠至转动球头(1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持件(125)包括锁持杆以及形成在锁持杆一端的握持端,锁持杆的另一端形成有抵靠端,抵靠端穿过锁持孔并置于容纳腔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持孔的孔径与锁持杆的外径相当,锁持孔的内周壁上设有内螺纹,锁持杆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且锁持杆外周壁上的外螺纹与锁持孔内周壁上的内螺纹相互啮合,以通过转动握持端,使得锁持杆相对锁持孔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1)还包括设置在承载臂(111)上的调节柄组件(112),该调节柄组件(112)包括转轴以及连接在转轴上的握柄,转轴与承载臂(11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臂(111)的顶部形成有若干安装凸起,每一安装凸起与承载臂(111)的顶部一体形成、并沿承载臂(111)的顶部水平向外延伸,所述托持部(20)包括连接凸起(21)以及形成在连接凸起(21)上的托持板(22),连接凸起(21)置于托持板(22)中部位置处,连接凸起(21)与承载臂(111)顶部的若干安装凸起通过销钉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托架,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支架(122)下部设有万向轮(12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托架,包括支撑部(10)以及安装在支撑部(10)上的托持部(20),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10)包括支撑架(12)以及设置在支撑架(12)上的调节机构(11),支撑架(12)包括安装套(121)、环形阵列且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套(121)下部的三条支架(122),安装套(121)下部设有导滑杆(123),导滑杆(123)上设有导套组件(124),导套组件(124)与三条支架(122)对应连接,所述调节机构(11)包括承载臂(111)、形成在承载臂(111)一端的转动球头(113),转动球头(113)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套(121)内的容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组件(124)包括滑套(1241)以及环形阵列且可活动地设置在滑套(1241)上的三条连接杆(1242),滑套(1241)可滑动地套设在导滑杆(123)上,每一所述连接杆(1242)一端对应地与滑套(1241)活动连接,连接杆(1242)另一端对应与每条所述支架(122)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121)内的容纳腔呈球面型结构,该容纳腔的上部呈弧面状结构向外延伸至安装套(121)的顶端外周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滑杆(123)上设有若干抵持凸起(1231),滑套(1241)内周壁处对应地设有卡持孔,使得抵持凸起(1231)可对应地卡设在卡持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还包括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凤王淑君张庆庆张俊琳陈漫丽丁丽李琦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