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预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783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预密性检测装置,其包括一个可与被检测角钢焊缝构成密封空间的真空罩,所述真空罩上设有压力表和三通阀,所述真空罩由左壳体和右壳体两部分组成,所述左壳体与右壳体对接处形成与角钢形状相适应的开口,所述左壳体与所述右壳体的周缘处均包覆有密封橡胶。该装置可实现在分段上完成所有角焊缝试验,尤其是型钢贯穿水密舱壁范围的密性试验,减少船台密性试验工作量,缩短船台周期,为加快造船速度,最终实现顺利交船提供便利。(*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焊缝气密性检测的工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与被测部分结合 而构成密封空间的真空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船厂焊缝预密性试验主要采用充气试验、抽真空两种方式,国外船厂 的预密性工作开展比较早,技术也比较先进,工装研究、推广、应用也较为全面,预密性试验 效果好。而国内大部分船厂预密性试验效果较差,抽真空方式只局限在平面外板焊缝处,局 限性较大。充气试验成功率较低,通常仅占角焊缝预密性试验长度的10% 15%,剩余不 得不用抽真空方式代替,而对角钢贯穿水密舱壁的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角钢113与水密 舱壁111垂直焊接相交,在两者相交处的一侧焊有一块补板112,角钢113与内(外)底板 114的焊接处设有一半圆弧形的止流孔115。由于该处结构形式较为复杂,角钢、补板与水 密舱壁之间的焊缝较多,没有相应做抽真空的工装,只好放弃,这也一直成为业界难以攻克 的难关。从现有的抽真空试验装置和角焊缝充气试验来看,都存在不足之处,分析如下已 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0620039457.4的“真空密封装置”,采用一种抽真空的密封罩,只能 应用于平面外板焊缝处和有线型处外板焊缝的预密性检测,而对角钢贯穿水密舱壁范围处 的焊缝则无能为力。已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0410061724. 8的“角焊缝密性试验的方法和装置”,利用一 种气压控制检测装置,在角焊缝两侧焊缝之间的贯穿空隙中,对其充入一定压力的空气并保 持一定时间,在受试焊缝外侧涂以肥皂水来检测焊缝是否密性。该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1)对零件的切割精度、加工精度、装配精度要求都很高,这三个精度其中之一较 差,会直接导致空气通道堵塞,使充气试验失败。在目前的施工水平和精度控制水平之下, 角焊缝充气试验的成功率极低,烧焊在角焊缝处的充气眼板形同虚设,最后只能把相应的 焊缝贴上胶带,推后到船台上进行密性试验。这样一来,充气孔板的材料、切割、烧焊和失败 的密性试验会造成了毫无意义的人力物力浪费。并且,推迟的密性试验容易对其它工作造 成影响,也容易受到其它工作的影响。(2)要求焊接工人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水平一般的工人容易在烧焊时堵塞空气 通道,使充气试验失败。(3)纵骨贯穿处补板的上下边缘均可作为空气通道,因此即使充气试验时压力表 达到工艺要求示数,还是不能保证两个通道都满足密性要求(有可能只有一条空气通道畅 通而另一条堵塞)。(4)堵塞时,无法判断堵塞点在何处,因此无法迅速对焊缝缺陷处进行修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角钢贯穿处进行真空密封性试验的检测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预密性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角钢贯穿处焊缝的真空密封性,其包括一 个可与被检测角钢焊缝构成密封空间的真空罩,所述真空罩上设有压力表和三通阀,所述 真空罩由左壳体和右壳体两部分组成,所述左壳体与右壳体对接处形成与角钢形状相适应 的开口,所述左壳体与所述右壳体的周缘处均包覆有密封橡胶。优选的,所述左壳体、右壳体上均设有手柄。优选的,所述左壳体、右壳体为透明材质。本技术还公开了另一种结构形式的组合式预密性检测装置,其包括一个可与 被检测角钢焊缝上半部分构成密封空间的上真空罩,和一个可与被检测角钢焊缝下半部分 构成密封空间的下真空罩,所述上真空罩、下真空罩上均设有压力表和三通阀,所述上真空 罩由左上壳体和右上壳体两部分组成,所述左上壳体与右上壳体对接处形成与角钢上半部 分形状相适应的上开口,所述左上壳体与所述右上壳体的周缘处均包覆有密封橡胶;所述 下真空罩由左下壳体和右下壳体两部分组成,所述左下壳体与所述右下壳体的周缘处均包 覆有密封橡胶。优选的,所述左上壳体、右上壳体、左下壳体、右下壳体上均设有手柄。优选的,所述左上壳体、右上壳体、左下壳体、右下壳体为透明材质。优选的,所述左下壳体与所述右下壳体内均设有加强肘板。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实现在分段上完成所有角焊缝试验,尤其是型钢贯穿水密舱壁范围的密性试 验,减少船台密性试验工作量,缩短船台周期,为加快造船速度,最终实现顺利交船提供便 利。2)改善作业环境,以高空作业低空做,低空作业平面做的现代造船理念为指导,尽 可能把船台密性工作放在平面总段来做,分段密性工作放在中组、小组立完成,避免大舱密 性试验的不利因素产生,充分发挥其施工简单,质量保证。3)试验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增加任何附件,焊缝密性缺陷处一目了然,对切割、加 工、装配的精度和焊接质量没有过高的要求,且可保证质量。4)减少密性工作对其他工作的影响,如减少压载舱涂层破损率及其带来的不利影 响,在分段涂装时,焊缝与分段一起涂装,保证了涂装质量及涂装的完整性。5)减少试验成本,节约角焊缝充气试验中因充气孔板的材料、切割、烧焊和失败的 密性试验等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角钢贯穿水密舱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位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上真空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下真空罩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上真空罩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4图7为上真空罩使用状态的主视图;图8为上真空罩使用状态的左视图;图9为上真空罩使用状态的俯视图;图10为下真空罩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下真空罩使用状态的主视图;图12为下真空罩使用状态的左视图;图13为下真空罩使用状态的俯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如图2所示,该组合式预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一个真空罩1,该真空罩1由面板11、 顶板12和两个侧板13组成,其底侧和后侧为开口,在真空罩的面板11上设有压力表5和 三通阀6。该真空罩1由左壳体和右壳体两部分组成,左壳体与右壳体对接处形成与角钢形 状相适应的折角形开口 15,在左壳体与右壳体的周缘处均包覆有密封橡胶4,在左壳体与 右壳体的顶板上各设有一手柄7。如图3所示,该组合式预密性检测装置将真空罩1的底侧开口和后侧开口分别抵 靠在底板114和水密舱壁111上,并同时使角钢113从开口 15处穿出,由于真空罩1的周缘 均包覆有密封橡胶4,这样真空罩1与水密舱壁111、底板114之间就形成一个密封空间,该 密封空间将被检测角钢焊缝密封。真空罩1分为左、右两个壳体,可方便真空罩与角钢113 处的配合,手柄7可方便左、右壳体的取放以及定位时的操作。在进行预密性检测时,首先 在待检测的焊缝处喷涂肥皂水,再将三通阀6与高压空气管路连接,打开高压空气阀排出 真空罩1内的空气,使压力表5所示达到规定范围内,压力表显示的真空气压应在0. 015 0. 02MPa的范围之内,这样即可对角钢焊缝的密闭性进行检测,通过观察被涂肥皂水的焊缝 来判定焊缝处是否有渗漏。为方便观测,左壳体、右壳体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上述真空罩为一个整体,体积较大,操作起来不是非常方便,为了试验的简便,考 虑到密封橡胶的压缩量,本技术的另一种组合式预密性检测装置,该装置将真空罩分 为上真空罩和下真空罩两部分,通过上真空罩和下真空罩可以分别对角钢贯穿水密舱壁的 结构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进行预密性检测,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预密性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角钢贯穿处焊缝的真空密封性,其包括一个可与被检测角钢焊缝构成密封空间的真空罩,所述真空罩上设有压力表和三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罩由左壳体和右壳体两部分组成,所述左壳体与右壳体对接处形成与角钢形状相适应的开口,所述左壳体与所述右壳体的周缘处均包覆有密封橡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华吴静曾贞贞赵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