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雾化,尤其涉及一种气道件。
技术介绍
1、雾化器是一种将水、雾化液等介质雾化形成气溶胶的装置。在相关技术中,雾化器通常包括油杯和雾化组件,其中雾化组件包括底座、支架、发热组件和气道件,发热组件设置在支架内,气道件设置在底座和支架之间以形成雾化气道,气道件主要起密封作用,功能较为单一。
2、随着市场对雾化器要求越来越高,产品做得越来越薄,越来越小,因为空间所限市场对雾化器要求越来越高,产品做得越来越薄,越来越小,相关技术中的气道件设置方式不利于有效利用有限的雾化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道件,不但能用于形成雾化气道,还能用于支撑发热组件,功能更为多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雾化器有限的空间。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气道件,用于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密封支架和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支架的一侧的导油体和贴设于所述导油体的背离所述密封支架的一侧的发热体,所述气道件的一侧开设有雾化凹槽,所述雾化凹槽包括位于所述气道件底部的进气口和位于所述气道件顶部的出气口,所述气道件的位于所述雾化凹槽的两侧处均设置有抵持面;
3、所述气道件的开设所述雾化凹槽的一侧用于和所述密封支架相装配,使所述雾化凹槽和所述导油体围合形成雾化通道,且所述抵持面抵接于所述发热体的背离所述导油体的一侧。
4、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凹槽的两侧边缘处均朝外延伸形成有抵接凸棱,所述抵持面
5、进一步地,所述抵持面平行于所述雾化组件的中心轴线方向且垂直于所述雾化组件的厚度方向。
6、进一步地,定义过所述雾化组件的中心轴线且平行于所述雾化组件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为纵截面,所述抵持面和所述纵截面垂直,所述抵持面和所述雾化组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90°。
7、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包括中心发热部和连接于所述中心发热部的两侧的骨位,所述抵持面用于抵接对应侧的骨位。
8、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凹槽包括用于和所述中心发热部正对的雾化槽、连接于所述雾化槽的底端和所述进气口的进气槽以及连接于所述雾化槽的顶端和所述出气口的出气槽,所述进气槽和所述出气槽的内腔横截面积均大于所述雾化槽的内腔横截面积。
9、进一步地,所述出气槽的内腔横截面积沿出气方向逐渐增大。
10、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槽的靠近所述雾化槽的至少部分段的内腔横截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减小。
11、进一步地,所述气道件的一侧设置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具有和所述抵持面邻接的第一进液开口。
12、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槽还具有位于所述气道件的顶端的第二进液开口,所述第一进液开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开口连通。
13、进一步地,所述气道件的顶侧设置有围绕于所述出气口外第一密封筋。
14、进一步地,所述气道件包括底部主体和设置于所述底部主体的顶侧的第一围合体,所述底部主体和所述第一围合体界定形成第一让位空间,所述雾化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围合体的靠近所述第一让位空间的一侧,所述进气口贯通所述底部主体。
15、进一步地,所述底部主体顶侧的和所述第一让位空间对应的区域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密封筋,所述第二密封筋为连续结构且两端均相接于所述第一围合体。
16、进一步地,所述底部主体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用于和油杯的内壁抵紧配合。
17、进一步地,所述气道件采用硅胶或橡胶材料。
18、本专利技术中气道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9、气道件和密封支架相装配后,气道件的开设有雾化凹槽的一侧和密封支架匹配,雾化凹槽和导油体对应,从而和导油体共同围合形成雾化通道,其中进气口和出气口作为雾化通道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气道件设置有位于雾化凹槽的两侧的抵持面,抵持面抵接于发热体的背离导油体的一侧,因此,抵持面可以将发热体抵紧贴合在导油体上,防止发热体受到挤压力而变形翘曲。在本方案中,气道件一方面可以和导油体共同形成雾化通道,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对发热体的支撑,功能更为多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雾化器有限的空间,降低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道件,用于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密封支架和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支架的一侧的导油体和贴设于所述导油体的背离所述密封支架的一侧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凹槽的两侧边缘处均朝外延伸形成有抵接凸棱,所述抵持面设置于所述抵接凸棱的背离所述气道件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面平行于所述雾化组件的中心轴线方向且垂直于所述雾化组件的厚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定义过所述雾化组件的中心轴线且平行于所述雾化组件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为纵截面,所述抵持面和所述纵截面垂直,所述抵持面和所述雾化组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9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中心发热部和连接于所述中心发热部的两侧的骨位,所述抵持面用于抵接对应侧的骨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凹槽包括用于和所述中心发热部正对的雾化槽、连接于所述雾化槽的底端和所述进气口的进气槽以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槽的内腔横截面积沿出气方向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槽的靠近所述雾化槽的至少部分段的内腔横截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件的一侧设置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具有和所述抵持面邻接的第一进液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还具有位于所述气道件的顶端的第二进液开口,所述第一进液开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开口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件的顶侧设置有围绕于所述出气口外第一密封筋。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件包括底部主体和设置于所述底部主体的顶侧的第一围合体,所述底部主体和所述第一围合体界定形成第一让位空间,所述雾化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围合体的靠近所述第一让位空间的一侧,所述进气口贯通所述底部主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主体顶侧的和所述第一让位空间对应的区域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密封筋,所述第二密封筋为连续结构且两端均相接于所述第一围合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主体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用于和油杯的内壁抵紧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件采用硅胶或橡胶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道件,用于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密封支架和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支架的一侧的导油体和贴设于所述导油体的背离所述密封支架的一侧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凹槽的两侧边缘处均朝外延伸形成有抵接凸棱,所述抵持面设置于所述抵接凸棱的背离所述气道件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面平行于所述雾化组件的中心轴线方向且垂直于所述雾化组件的厚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定义过所述雾化组件的中心轴线且平行于所述雾化组件的厚度方向的平面为纵截面,所述抵持面和所述纵截面垂直,所述抵持面和所述雾化组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9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中心发热部和连接于所述中心发热部的两侧的骨位,所述抵持面用于抵接对应侧的骨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凹槽包括用于和所述中心发热部正对的雾化槽、连接于所述雾化槽的底端和所述进气口的进气槽以及连接于所述雾化槽的顶端和所述出气口的出气槽,所述进气槽和所述出气槽的内腔横截面积均大于所述雾化槽的内腔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道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槽的内腔横截面积沿出气方向逐渐增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波,翟公高,王鹏,李鹏,何海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