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7269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电网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包括管理模块、通讯模块和执行模块,其中:管理模块包含机器人后台、监控中心和移动客户端三类,主要用于实时查看、远程遥控、应急处置和远程专家操控;通讯模块以MESH、WAPI、5G等通信技术为底部支撑为隧道内机器人工作段的网络全覆盖,保证机器人在任何位置都能实现无障碍加弯通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可对线路进行定期巡视检查,随时掌握和了解线路的运行情况,线路周围环境和线路保护区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供电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网输电线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架空输电线路的巡线作业对维护区域电网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越来越重要,也是电网运行的当务之急。架空输电线路跨区域分布,点多面广,所处地形复杂,自然环境恶劣,输电线路设备长期暴露在野外,受到持续的机械张力、雷击闪络、材料老化、覆冰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倒塔、断股、磨损、腐蚀、舞动等现象,这些情况必须及时得到修复或更换;绝缘子还存在被雷击损伤、树木生长引起高压放电以及绝缘劣化而导致输电线路事故,杆塔存在被偷盗等意外事件。

2、传统人工巡线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巡检准确度低且危险性高等缺点,电力线路巡检经常需要经过高山、江河、湖泊地区,并且会遭遇严重覆冰等自然灾害,使得电力线路巡检任务繁重和异常艰难。虽说直升机巡检效率高,但存在空域控制、巡检成本高,危险性高的制约性问题,且巡检周期长,短则3月或6月一巡,长则1年一巡,不能及时反映输电线路上发生的新故障与新缺陷。大型无人机巡检虽然已实现了超低空、超视距、复杂环境下的全自动巡检,理想状态下可实现无人化巡检,但目前技术尚未成熟,且需要在铁塔附近大量建设坞站,解决充电及通信问题,仍需深化研究,尚不能大范围开展实用化。小型无人机巡检因其机动灵活、携带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巡检人员工作量,已大面积推广,经过几年来的使用,其续航时间短,每次飞行时间不超过30分钟,限制了巡检距离,且受到飞手技术水平和精神状态影响,容易造成飞行事故,给电网安全带来隐患,巡检时需要将无人机携带至所检杆塔附近才能飞行,依旧离不开人工操作,且无论人工巡检、直升机巡检还是无人机巡检,都需要将巡检采集的各类信息带回再做分析处理,无法同步实施处理巡检数据。

3、城市地下电缆隧道是城市建设现代化、科技化、集约化的标志之一,也是城市地下空间充分利用的象征,更是城市管线建设综合化、管廊化的发展趋势。电缆隧道运营维护中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安全问题:电缆运行状态、防积水、防异物入侵、防漏水、排水、排风以及消防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电缆隧道内部的电缆运行状况、温度、湿度、火情、有毒气体进行实时监控。而现有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人工巡检的方法对相关参数进行监测。

4、人工巡检存在以下不足:1、电缆隧道坡陡路长台阶窄,每次巡检下来对人的体力消耗相当大,极易在巡检过程中因劳累发生摔倒、碰撞等危险事故,加上洞里没有手机信号,一旦发生危险几乎无法立刻跟外界联系;2、电缆隧道环境幽闭、人员巡检时只想快速通过,很难集中注意力认真巡检、容易发生漏检、错检情况;3、人工巡检数据记录方式落后、主观性强,不同工作经验、技能水平人员对巡检质量影响极大,这样就无法对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也就起不到预检预防的作用,一旦发生问题将酿成大祸;4、人工巡检频次低,采集到的数据时效性较差,如果遇到外界恶劣环境因素还会影响巡检计划,不利于电缆隧道的检查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以更加确切地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包括管理模块、通讯模块和执行模块,其中:

4、管理模块包含机器人后台、监控中心和移动客户端三类,主要用于实时查看、远程遥控、应急处置和远程专家操控;

5、通讯模块以mesh、wapi、5g等通信技术为底部支撑为隧道内机器人工作段的网络全覆盖,保证机器人在任何位置都能实现无障碍加弯通信;

6、执行模块包括智能机器人本体、供电平台、灭火平台、轨道平台和其他子系统,主要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数据联动展示、系统联动智能分析和系统内网报警智能处理。

7、进一步地,所述管理模块、通讯模块和执行模块均无线连接云服务端,且云服务端连接ai大数据,由ai大数据进行实时数据供应。

8、进一步地,所述云服务端分别连接有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和感知层,所述平台层与感知层用于感知平台交互,让整体的闭环选进更为精准。

9、进一步地,所述平台层包括人工智能图像平台、三维重建运算平台、视觉数据平台和泛在物联视觉应用平台。

10、进一步地,所述网络层包括接入网、骨干网、数据网和传输网。

11、进一步地,所述感知层包括巡检无人机导航及实时识别三维模块、巡线机器人卖时识别三维模块、变电站、配电房巡检机器人视觉导航快速识别模块、现场监控实时分析装置、现场实时分析单兵安全帽、便接侦测实时分析装置和全自动实时侦测无人机场。

12、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层包括对内业务和对外业务。

13、进一步地,所述云服务包括物物互联和人物互联,其中:

14、物物互联包括机器学习、图像识别、边缘计算、图像几何和三维重建;

15、人物互联为全息感知,即视觉化、实时化、精细化、高效化和立体化。

16、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机器人系统和其它系统,其中:

17、机器人系统包括轮式机器人、挂轨机器人和消防机器人,且用于温湿度检测、气体检测、红外热成像和高清摄像;

18、其它系统包括消防系统、通风系统、防火门系统、报警系统、照明系统、固定监控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0、本专利技术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可对线路进行定期巡视检查,随时掌握和了解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线路周围环境和线路保护区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供电安全。不仅能长时间在线巡线、多次重复巡线,且能适应跨越大范围林区、大面积水域以及其他复杂地理环境和交叉跨越环境的线路巡检,具有全自主巡检、无巡视盲区、巡视周期短等众多优势。通过搭载可见光摄像头,红外热像仪,气象采集传感器等设备,软件平台系统对采集的图片,视频,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并且自动形成故障报表,省去了大量的资料整理时间,代替人工完成巡检工作,同时缩短巡检周期,提高巡检精细化程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模块、通讯模块和执行模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通讯模块和执行模块均无线连接云服务端,且云服务端连接AI大数据,由AI大数据进行实时数据供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端分别连接有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和感知层,所述平台层与感知层用于感知平台交互,让整体的闭环选进更为精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层包括人工智能图像平台、三维重建运算平台、视觉数据平台和泛在物联视觉应用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层包括接入网、骨干网、数据网和传输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层包括巡检无人机导航及实时识别三维模块、巡线机器人卖时识别三维模块、变电站、配电房巡检机器人视觉导航快速识别模块、现场监控实时分析装置、现场实时分析单兵安全帽、便接侦测实时分析装置和全自动实时侦测无人机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包括对内业务和对外业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包括物物互联和人物互联,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机器人系统和其它系统,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模块、通讯模块和执行模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通讯模块和执行模块均无线连接云服务端,且云服务端连接ai大数据,由ai大数据进行实时数据供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端分别连接有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和感知层,所述平台层与感知层用于感知平台交互,让整体的闭环选进更为精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层包括人工智能图像平台、三维重建运算平台、视觉数据平台和泛在物联视觉应用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i大数据、边缘计算的线路智能运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海涛丁长东常晓燕李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