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重复临时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26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重复临时支护结构,属于市政施工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基坑支护装置体积较大且比较沉重,搬运过程费时费力,影响施工进程;同时,现有的基坑支护装置不便根据基坑坡面的倾斜度进行调节,导致支护板与坑壁难以完全贴合,支撑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一种可移动重复临时支护结构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一侧的挡板以及与底座铰接的支护板,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便于调整支护板位置的移动机构,底座与支护板之间设有用于改变支护板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能够使底座在泥泞的基坑内部移动,提高移动效率,节省工人体力,同时支护板能够旋转,改变支护板的倾斜角度,提高支护板与基坑侧壁的贴合度,提高支护板的支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市政施工,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重复临时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修建河道、堤坝、水闸等均涉及水利工程,工程建设初期时常需要进行基坑开挖,并对开挖好的基坑进行支护,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2、现有的基坑支护装置的底部大多数都是直接与地基接触的,当需要更换支护位置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搬运,但基坑支护装置体积较大且比较沉重,搬运过程费时费力,影响施工进程,如专利201220332936.0公开一种可调节式简易紧固深基坑支护装置,能适应不同尺寸的基坑进行围护,但当需要更换支护位置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搬运;同时,与现有的基坑支护装置一样不能根据基坑坡面的倾斜度进行调节,导致支护板与坑壁难以完全贴合,支撑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重复临时支护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基坑支护装置的底部大多数都是直接与地基接触的,当需要更换支护位置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搬运,但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重复临时支护结构,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一侧的挡板(2)以及与底座(1)铰接的支护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便于调整支护板(3)位置的移动机构,所述底座(1)与支护板(3)之间设有用于改变支护板(3)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重复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涡轮(506)、蜗杆(507)、固定框(508)和微型电机(509),所述涡轮(506)与连接轴(504)固连,所述蜗杆(507)与涡轮(506)啮合,所述蜗杆(507)与固定框(508)转动连接,所述微型电机(509)的输出端与蜗杆(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重复临时支护结构,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一侧的挡板(2)以及与底座(1)铰接的支护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便于调整支护板(3)位置的移动机构,所述底座(1)与支护板(3)之间设有用于改变支护板(3)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重复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涡轮(506)、蜗杆(507)、固定框(508)和微型电机(509),所述涡轮(506)与连接轴(504)固连,所述蜗杆(507)与涡轮(506)啮合,所述蜗杆(507)与固定框(508)转动连接,所述微型电机(509)的输出端与蜗杆(507)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重复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板(601),所述连接板(601)上设有螺杆(602),所述螺杆(602)底部转动连接有定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焰星邹宗炜何流沈鑫城詹镇涤余波郭青沈善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