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手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20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1
本技术公开了可折叠手机壳,包括主壳、内层防护机构和折叠加固机构,所述主壳的内部设置有内层防护机构,且主壳的中端设置有折叠加固机构,所述内层防护机构包括内壳板、硅胶壳、安置槽、玻纤层和缓冲垫层,且内壳板的四周设置有硅胶壳,所述硅胶壳的内壁设置有安置槽。该可折叠手机壳,手机两侧均贴合玻纤层,其玻纤层采用玻璃纤维棉制作,具有贴合防护和隔热阻燃性,起到防护效果,而在玻纤层四周分布的缓冲垫层则同样与手机两侧相贴合,在手机整体和保护壳受到冲撞时起到内部贴合的缓冲作用,以此减少作用力对手机的伤害,从而起到提升保护能力的作用,让其手机佩戴此手机壳使用的安全性更高,从而减少使用意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翻盖折叠手机保护壳,具体为可折叠手机壳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科技美容这一行业做为新型产业新生而出,时尚it品牌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针对手机品牌和功能的增加而呈多样化,将手机保护壳按质地分有pc壳,皮革,硅胶,布料,硬塑,皮套,金属钢化玻璃壳,软塑料,绒制,绸制等品类,手机保护壳不仅作为装饰品让您的手机成为一道风景,更能保护手机,防摔、防刮、防水和防震。

2、现有手机壳在应用于智能折叠手机中时,由于手机壳所安置保护的手机为折叠式,则需要手机保护壳自身也具备对应的折叠功能,从而对手机进行全方面的保护,但现有折叠手机壳为保持可折叠性,其多采用软胶材质制作,本身结构强度不高,从而导致对手机的防护也不到位,为此,我们提出可折叠手机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折叠手机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折叠手机壳,包括主壳、内层防护机构和折叠加固机构,所述主壳的内部设置有内层防护机构,且主壳的中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折叠手机壳,包括主壳(1)、内层防护机构(2)和折叠加固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1)的内部设置有内层防护机构(2),且主壳(1)的中端设置有折叠加固机构(3),所述内层防护机构(2)包括内壳板(201)、硅胶壳(202)、安置槽(203)、玻纤层(204)和缓冲垫层(205),且内壳板(201)的四周设置有硅胶壳(202),所述硅胶壳(202)的内壁设置有安置槽(203),且安置槽(203)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玻纤层(204),所述玻纤层(204)的四周分布有缓冲垫层(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壳(202)与内壳板(20...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折叠手机壳,包括主壳(1)、内层防护机构(2)和折叠加固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1)的内部设置有内层防护机构(2),且主壳(1)的中端设置有折叠加固机构(3),所述内层防护机构(2)包括内壳板(201)、硅胶壳(202)、安置槽(203)、玻纤层(204)和缓冲垫层(205),且内壳板(201)的四周设置有硅胶壳(202),所述硅胶壳(202)的内壁设置有安置槽(203),且安置槽(203)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玻纤层(204),所述玻纤层(204)的四周分布有缓冲垫层(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壳(202)与内壳板(20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安置槽(203)开设于硅胶壳(202)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层(204)与安置槽(203)一侧相贴合,且缓冲垫层(205)沿着玻纤层(204)四周等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1)包括外壳体(101)、内壳槽(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道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日新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