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刀除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7158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刀除油装置,属于锂电池隔膜湿法生产技术领域,该风刀除油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冷却辊(3)两端端面侧的挡油机构(1)和风刀机构(2),风刀机构(2)包括弧形风刀(20),弧形风刀(20)上的出风狭缝(204)正对冷却辊(3)的辊面设置,所述弧形风刀(20)的背侧连接风机(25),在弧形风刀(20)的弧状内腔中设有多级节流空腔,各级节流空腔的空腔容积逐渐减小、且末级节流空腔(205)的出口为出风狭缝(204)。本技术的风刀除油装置利用风刀清洁把积油与异物吹向相对侧面的挡板和接油槽,以避免异物堆积的现象,能够减少异物缺陷、提高隔膜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隔膜湿法生产,具体地说是一种风刀除油装置


技术介绍

1、铸片是锂电池隔膜湿法生产的重要步骤,流延片从模头出来后与激冷辊贴合热致相分离形成铸片,铸片经过数个冷却辊进入双拉段。冷却辊上容易附着白油,若不及时除去会产生铸片厚度不均、辊子运转不稳定等问题,现有技术的除油装置是利用刮板的止挡作用把冷却辊表面的白油清除。由于刮板直接剐蹭辊面,可能造成辊面损伤,辊子服役寿命缩短。此外,日积月累刮板上会堆积异物,影响辊面光洁度从而造成膜面缺陷;并且刮板除油效率较低,白油仍然可能从辊面滴落从而造成油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风刀除油装置。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3、一种风刀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刀除油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冷却辊两端端面侧的挡油机构和风刀机构,风刀机构包括弧形风刀,弧形风刀上的出风狭缝正对冷却辊的辊面设置,所述弧形风刀的背侧连接风机,在弧形风刀的弧状内腔中设有多级节流空腔,各级节流空腔的空腔容积逐渐减小、且末级节流空腔的出口为出风狭缝。

4、所述弧形风刀的圆心与冷却辊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以便弧形风刀能够更好的贴合冷却辊的端面。

5、所述的出风狭缝采用0.05mm宽度,能够吹扫到约1/4~1/3的冷却辊辊面。

6、所述出风狭缝下沿的半径与冷却辊的半径相等,使得出风狭缝下沿与冷却辊的辊面处于同一高度,误差在0~0.01mm之间。

7、所述弧形风刀的弧状内腔中设置有均压腔,均压腔背侧的进风管口通过风管与风机相连接、均压腔的前侧设有分隔均压腔和多级节流空腔的均压隔板,均压隔板上设有多个连通均压腔和多级节流空腔的通风孔。

8、所述均压隔板的背侧配置有调整通风孔开孔大小的调节隔板,调节隔板能够相对均压隔板进行位置变换;所述的调节隔板沿弧形风刀的径向行进或后退时,能够对任一通风孔进行全部封闭、或者部分封闭、或者全部露出。

9、所述的调节隔板上设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前端穿过弧形风刀与调节隔板相连接,调节螺栓能够推拉调节隔板沿弧形风刀的径向行进或后退;所述的调节螺栓和调节隔板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且所述的弧形风刀上固定设置有能够限定调节螺栓位置的锁定螺母。

10、另外在调节螺栓上设置垫片,垫片是为了防止调节螺栓下压过低时与弧形风刀接触造成损伤。

11、所述的通风孔沿出风狭缝的圆弧方向均匀布置。

12、所述的多级节流空腔皆为弧形腔且任一节流空腔的径向截面皆为梯形,优选等腰梯形。

13、所述的多级节流空腔包括依次衔接的初级节流空腔、过渡节流空腔、末级节流空腔,在同一侧,所述末级节流空腔的底角大于所述初级节流空腔的底角、且所述初级节流空腔的底角大于所述过渡节流空腔的底角。

14、所述的风刀机构还包括风刀直杆和风道底座,所述风刀直杆的底部安装在风道底座上且风道底座通过风刀底座螺栓固定安装,所述风刀直杆的顶部固定安装弧形风刀。

15、所述的挡油机构包括挡油板、挡油板底座、挡油板曲杆,所述挡油板曲杆的底部安装在挡油板底座上且挡油板底座通过挡油板底座螺栓固定安装,所述挡油板曲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挡油板。

16、所述挡油板的底部设有接油槽且所述的接油槽上配置有引流管。

17、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18、本技术的风刀除油装置利用风刀清洁把积油与异物吹向相对侧面的挡板和接油槽,以避免异物堆积的现象,能够减少异物缺陷、提高隔膜产品质量。

19、本技术的风刀除油装置的多级节流空腔能够对气流逐级加速,风刀的均压结构能够使出风压力稳定,此外可通过调节隔板的调节螺栓来调节出风量,从而形成高速、压力稳定的薄片气流。

20、本技术的风刀除油装置利用风刀对辊面的吹扫代替刮板的止挡,避免刮板对辊面的剐蹭损伤,可延长辊子的服役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刀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刀除油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冷却辊(3)两端端面侧的挡油机构(1)和风刀机构(2),风刀机构(2)包括弧形风刀(20),弧形风刀(20)上的出风狭缝(204)正对冷却辊(3)的辊面设置,所述弧形风刀(20)的背侧连接风机(25),在弧形风刀(20)的弧状内腔中设有多级节流空腔,各级节流空腔的空腔容积逐渐减小、且末级节流空腔(205)的出口为出风狭缝(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风刀(20)的弧状内腔中设置有均压腔(211),均压腔(211)背侧的进风管口(212)通过风管(24)与风机(25)相连接、均压腔(211)的前侧设有分隔均压腔(211)和多级节流空腔的均压隔板(209),均压隔板(209)上设有多个连通均压腔(211)和多级节流空腔的通风孔(2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刀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隔板(209)的背侧配置有调整通风孔(208)开孔大小的调节隔板(210),调节隔板(210)能够相对均压隔板(209)进行位置变换;所述的调节隔板(210)沿弧形风刀(20)的径向行进或后退时,能够对任一通风孔(208)进行全部封闭、或者部分封闭、或者全部露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刀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隔板(210)上设有调节螺栓(201),调节螺栓(201)的前端穿过弧形风刀(20)与调节隔板(210)相连接,调节螺栓(201)能够推拉调节隔板(210)沿弧形风刀(20)的径向行进或后退;所述的调节螺栓(201)和调节隔板(210)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圈(203)密封,且所述的弧形风刀(20)上固定设置有能够限定调节螺栓(201)位置的锁定螺母(20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刀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孔(208)沿出风狭缝(204)的圆弧方向均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级节流空腔皆为弧形腔且任一节流空腔的径向截面皆为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风刀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级节流空腔包括依次衔接的初级节流空腔(207)、过渡节流空腔(206)、末级节流空腔(205),在同一侧,所述末级节流空腔(205)的底角大于所述初级节流空腔(207)的底角、且所述初级节流空腔(207)的底角大于所述过渡节流空腔(206)的底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刀机构(2)还包括风刀直杆(23)和风道底座(21),所述风刀直杆(23)的底部安装在风道底座(21)上且风道底座(21)通过风刀底座螺栓(22)固定安装,所述风刀直杆(23)的顶部固定安装弧形风刀(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油机构(1)包括挡油板(10)、挡油板底座(11)、挡油板曲杆(13),所述挡油板曲杆(13)的底部安装在挡油板底座(11)上且挡油板底座(11)通过挡油板底座螺栓(12)固定安装,所述挡油板曲杆(13)的顶部固定安装挡油板(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刀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10)的底部设有接油槽(14)且所述的接油槽(14)上配置有引流管(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刀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刀除油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冷却辊(3)两端端面侧的挡油机构(1)和风刀机构(2),风刀机构(2)包括弧形风刀(20),弧形风刀(20)上的出风狭缝(204)正对冷却辊(3)的辊面设置,所述弧形风刀(20)的背侧连接风机(25),在弧形风刀(20)的弧状内腔中设有多级节流空腔,各级节流空腔的空腔容积逐渐减小、且末级节流空腔(205)的出口为出风狭缝(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风刀(20)的弧状内腔中设置有均压腔(211),均压腔(211)背侧的进风管口(212)通过风管(24)与风机(25)相连接、均压腔(211)的前侧设有分隔均压腔(211)和多级节流空腔的均压隔板(209),均压隔板(209)上设有多个连通均压腔(211)和多级节流空腔的通风孔(2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刀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隔板(209)的背侧配置有调整通风孔(208)开孔大小的调节隔板(210),调节隔板(210)能够相对均压隔板(209)进行位置变换;所述的调节隔板(210)沿弧形风刀(20)的径向行进或后退时,能够对任一通风孔(208)进行全部封闭、或者部分封闭、或者全部露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刀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隔板(210)上设有调节螺栓(201),调节螺栓(201)的前端穿过弧形风刀(20)与调节隔板(210)相连接,调节螺栓(201)能够推拉调节隔板(210)沿弧形风刀(20)的径向行进或后退;所述的调节螺栓(201)和调节隔板(210)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松张绪杰杨浩白耀宗史关心丁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锂膜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