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流控混合结构和微流控芯片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微流控是一种通过精确操控微米尺度的流体,实现样品处理、合成、分离、检测等多种生物化学功能的新型技术。和传统的大型反应设备相比,微流控设备的物料消耗量小、传质传热迅速、反应控制精准,更适用于原料昂贵、反应条件严格、产物一致性要求高、成品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生物合成领域。多种液体的混合是化学、生物反应过程中最常见的操作之一,且目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混合方法进行混合:
2、1. 主动混合:通过向微流控芯片内引入声场、磁场、电场、搅拌等因素,通过从外界输入物质、能量等因素,带动微流控芯片内的物料运动,从而实现芯片内多种物料的混合;
3、2. 被动混合:通过设计具有特殊结构的流道,利用微流体内流体的惯性力、弹性力、对撞作用等,使芯片内流体产生包括但不限于强二次流、dean涡等流体结构,使得芯片内流体可以在层流条件下实现快速、完全、可控的混合。
4、然而,已有被动混合的微流控混合芯片结构包括鱼骨型、t型、y型、3d折线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混合管段(40)中,一个所述混合管段(40)的第二弧形管段(42)与另一个所述混合管段(40)的第一弧形管段(41)连通;其中,沿所述混合管路(30)内流体的流向,一个所述混合管段(40)内的第一弧形管段(41)位于所述第二弧形管段(42)的上游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管段(41)和/或所述第二弧形管段(42)为等径管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混合管段(40)中,一个所述混合管段(40)的第二弧形管段(42)与另一个所述混合管段(40)的第一弧形管段(41)连通;其中,沿所述混合管路(30)内流体的流向,一个所述混合管段(40)内的第一弧形管段(41)位于所述第二弧形管段(42)的上游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管段(41)和/或所述第二弧形管段(42)为等径管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管段(41)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控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弧形管段(410)围绕所述第二子弧形管段(411)远离所述第一子弧形管段(410)的端部,所述第一子弧形管段(410)远离所述第二子弧形管段(411)的端部为进液端(412),所述进液端(412)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连通面(s1)共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控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管段(42)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控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子弧形管段(421)围绕所述第三子弧形管段(420)远离所述第四子弧形管段(421)的端部,所述第四子弧形管段(421)远离所述第三子弧形管段(420)的端部为出液端(422),所述出液端(42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亮,陶建,周洪如,王波辉,赵俊翔,刘元元,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凯莱英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