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廊用除湿通风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900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9
本技术涉及综合管廊通风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用除湿通风机构,包括冷凝器,还包括通气楼,其设置于外环境并能与综合管廊连通,风机,其通过阀门模组择一与冷凝器或通气楼连通,湿度传感器,其设置于综合管廊内和所述通气楼上,分别用于检测综合管廊内和外环境的湿度,控制器,其接收位于综合管廊内和外环境中的湿度传感器测定的湿度数据,其还用于控制阀门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种循环模式的切换,选择直接通过将外环境气流向内部通风至管廊内从而降低管廊内的气体湿润程度降低能耗,或者冷凝器进行工作展开内循环从而令管廊内的气体变得干燥,防止大量湿气进入管廊内部造成湿度加重,同时兼备两种模式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综合管廊通风,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综合管廊用除湿通风机构


技术介绍

1、综合管廊是一种城市中设置的用于容纳多种管线的隧道空间,例如燃气、电力和通讯等管线集成于其中。综合管廊通过设置除湿通风机构令其保持干燥,保持良好的管廊环境,防止过于湿润的空气造成管线寿命衰减。一般现有的管廊通风分为两种形式,分别是除湿内循环和外部送风,均有利弊,外部送风可以送入干净的气流从而令管廊内环境保持卫生,同时排出污浊的空气,但是当外环境湿度相对较大时,送入的气流对内环境也会造成不利影响。而内循环虽然能克服上述缺陷,但是长期使用不利于保持管廊内环境的卫生。

2、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综合管廊用除湿通风机构,用于在两种模式之间自动切换以分别克服两种模式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用除湿通风机构,具有自动切换内外循环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综合管廊用除湿通风机构,包括冷凝器,还包括

3、通气楼,其设置于外环境并能与综合管廊连通,

4、风机,其通过阀门模组择一与冷凝器或通气楼连通,

5、湿度传感器,其设置于综合管廊内和所述通气楼上,分别用于检测综合管廊内和外环境的湿度,

6、控制器,其接收位于综合管廊内和外环境中的湿度传感器测定的湿度数据,其还用于控制阀门模组;

7、其中,当综合管廊内的实际湿度高于控制器预设的湿度阈值且外环境实际湿度低于湿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阀门模组导通风机和通气楼且控制风机通过通气楼向综合管廊内通风,

8、当综合管廊内的实际湿度高于控制器预设的湿度阈值且外环境实际湿度也高于湿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阀门模组导通风机和冷凝器且控制风机向冷凝器送气除湿形成内循环。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门模组由阀门一和阀门二构成,所述阀门一用于连通风机和冷凝器,所述阀门二用于连通风机和通气楼。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器的一侧设置有与冷凝器连通的水箱,所述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连通至排水渠,所述水箱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液位开关,

11、设置于冷凝器顶部的电机,

12、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螺杆,

13、与螺杆螺纹套接的螺套,螺套的底端连接有水塞。

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机连接有风道二,所述风道二固定安装于综合管廊的侧壁。

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器的下方设置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用于向综合管廊内环境排出经冷凝器冷凝除湿后的气流。

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气楼包括遮雨罩、风道一和滤布,所述风道一向下与阀门二连通,所述滤布设置于遮雨罩和风道一之间用于过滤外环境气流。

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通气楼上的湿度传感器设置于遮雨罩的下方。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本技术通过两种循环模式的切换,可以依据当前管廊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实际湿度情况,选择直接通过将外环境气流向内部通风至管廊内从而降低管廊内的气体湿润程度,无需利用冷凝器进行干燥,降低能耗;而外环境气体也比较湿润,例如多雨季,那么则通过内环境中的冷凝器进行工作展开内循环从而令管廊内的气体变得干燥,防止大量湿气进入管廊内部造成湿度加重。

20、2、本技术通过设置定量排水的水箱,将水箱内的水进行统一排放,通过水箱内部的液位开关,当水箱内的水积累的一定水位时,打开开关将水箱内的水一次性统一排放完毕,从而防止时刻滴水排放带来水分持续性蒸发从而降低管廊内的干燥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管廊用除湿通风机构,包括冷凝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用除湿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模组由阀门一(3)和阀门二(4)构成,所述阀门一(3)用于连通风机(2)和冷凝器(1),所述阀门二(4)用于连通风机(2)和通气楼(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用除湿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的一侧设置有与冷凝器(1)连通的水箱(6),所述水箱(6)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连通至排水渠(9),所述水箱(6)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液位开关(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用除湿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连接有风道二(11),所述风道二(11)固定安装于综合管廊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用除湿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的下方设置有排风扇(8),所述排风扇(8)用于向综合管廊内环境排出经冷凝器(1)冷凝除湿后的气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用除湿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楼(5)包括遮雨罩(51)、风道一(52)和滤布(53),所述风道一(52)向下与阀门二(4)连通,所述滤布(53)设置于遮雨罩(51)和风道一(52)之间用于过滤外环境气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用除湿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通气楼(5)上的湿度传感器(10)设置于遮雨罩(51)的下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用除湿通风机构,包括冷凝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用除湿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模组由阀门一(3)和阀门二(4)构成,所述阀门一(3)用于连通风机(2)和冷凝器(1),所述阀门二(4)用于连通风机(2)和通气楼(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用除湿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的一侧设置有与冷凝器(1)连通的水箱(6),所述水箱(6)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连通至排水渠(9),所述水箱(6)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液位开关(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用除湿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连接有风道二(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张春芃程桢珍唐成果刘礼仪康文龙陈思宜张雪彬陈云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大横琴城市综合管廊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