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华专利>正文

一种可控自膨覆膜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627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控自膨覆膜支架,其包括支架骨架,覆膜;支架骨架由轴向排列的波圈单元构成;覆膜裹覆于覆膜部对应的支架骨架上;所述远端部和近端部上下相邻的波形杆通过横向连续的连接杆进行连接,所述远端部和近端部的波形杆与连接杆构成了菱形闭合网格;所述覆膜部上下相邻的波形杆通过横向不连续的连接杆进行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足够的支撑力与柔顺性,可容易通过迂曲的血管以及在迂曲的血管置放,并避免对迂曲段血管的损伤:支架贴壁效果好,减少或杜绝内漏;本发明专利技术释放时可控性好,尤其在覆膜部支架完全撑开后,还可进行回收后调整直至放置满意,以保证治疗效果,增强操作者的信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于血管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可控自膨覆膜支架


技术介绍

1、弯曲段小血管壁破损(缺损)是指脑血管壁(脑血管管径小、走行迂曲是其特点)的破损性疾病,包括脑动脉瘤(囊状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创伤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梭形动脉瘤等)、颈动脉海绵窦瘘(ccf)以及各种原因导致动脉壁的破损。脑动脉瘤是一常见病,其人群发生率达5-7%,多见于中老年,以女性为多。脑动脉瘤破裂的年发生率为0-1%,一旦发生破裂,其直接致死率达20%以上。其他血管壁破损(包括ccf)多由直接创伤或继发于其他病变侵犯血管,轻则眼部充血凸眼、视力丧失,重则大量出血不救致死。目前针对脑动脉瘤的治疗包括传统的外科暴露夹闭手术和血管内治疗技术,由于外科暴露夹闭手术创伤大,倂发症发生率高,因此,现在在业界范围内对脑动脉瘤的治疗以血管内治疗为主。血管内治疗技术包括动脉瘤腔内弹簧圈栓塞技术,覆膜支架治疗技术,瘤口扰流装置技术,瘤内扰流装置技术等。

2、脑动脉瘤腔内弹簧圈栓塞技术已临床应用20余年,但仍为脑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主要技术。近几年来扰流装置技术治疗脑动脉瘤已越来越被临床认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修复弯曲段小血管壁破损的可控自膨覆膜支架,其包括支架骨架1,所述支架骨架1为镂空的筒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弯曲段血管壁破损的可控自膨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波浪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复弯曲段血管壁破损的可控自膨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S波浪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弯曲段血管壁破损的可控自膨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部具有第一喇叭开口,所述近端部具有第二喇叭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弯曲段血管壁破损的可控自膨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部的端口、近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弯曲段小血管壁破损的可控自膨覆膜支架,其包括支架骨架1,所述支架骨架1为镂空的筒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弯曲段血管壁破损的可控自膨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波浪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复弯曲段血管壁破损的可控自膨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s波浪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弯曲段血管壁破损的可控自膨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部具有第一喇叭开口,所述近端部具有第二喇叭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弯曲段血管壁破损的可控自膨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部的端口、近端部的端口分别圆周设有与输送导丝相配合的第一金属标记、第二金属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弯曲段血管壁破损的可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华田浩雷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