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6492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属于纺织品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纳米银载入纳米二氧化钛,以提高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的持久性能,同时,还可解决变色的问题;进一步的,采用水热法合成载银纳米二氧化铁,可制备获取理想的晶型,省去原工艺中煅烧工序,降低团聚,得到性能优异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最后,利用聚酰胺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共混,釆用静电纺丝技术,以制备得到聚酰胺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纤维,最终获得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纤维,使纤维具有优异性能的同时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抗菌性能和光催化性能都有提高。所以,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如何稳定提高纤维的抗菌性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的,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抗菌纤维在国外已经拥有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就已经实现了抗菌整理的工业化生产,并开始制定有关标准并一直沿用至今。七十年代开始,日本在抗菌产品领域的研究突飞猛进,迅速发展,使得抗菌材料种类增加、抗菌性能提高、抗菌机理得到研究,同时应用领域也由传统的医护用品、卜常用品、家电制品等,延伸到了建筑材料以及纤维制品。年代开始,日本研究生产的各种抗菌纤维制品在其产品性能、产量、销售量等各方面都一直处于世界领军地位。而我国抗菌纤维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仅十余年历史,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但由于起点较高,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抗菌纤维的研究受到广大企业家以及研究者的青睐。但是,我国抗菌纤维的研究也存在一个非常严峻而又紧迫的问题: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抗菌产品的抗菌性能、安全性能以及耐久性能。

2、基于此,中国专利cn210916769u公开了一种抗菌纤维素纤维,其包括纤维主体,所述纤维主体的表面涂抹有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包括防腐底层和防腐上层,且防腐底层位于防腐上层的底部,所述防腐蚀层的表面涂抹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包括耐磨底层和耐磨上层,且耐磨底层位于耐磨上层的底部,所述耐磨层的表面涂抹有抗菌层。该种抗菌纤维通过涂抹防腐蚀层,并使防腐蚀层采用防腐底层和防腐上层,以增加纤维主体防腐蚀性;而所涂抹的耐磨层采用了耐磨底层和耐磨上层,增加了强韧性和耐磨性。此外,还通过涂抹了抗菌层,并使抗菌层采用抗菌底层和抗菌上层,使纤维主体不易沾染细菌,解决了现有市场的纤维不具备良好的抗菌性、耐磨性和防腐蚀性的问题。

3、然而,上述所公开的抗菌纤维还存在抗菌性能容易失效的技术问题。具体的,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加纤维结构层,并对所增加的纤维结构层进行涂抹抗菌药剂的方式使得普通的纤维具备了抗菌的能力。而这种通过涂抹制备的纤维会随着衣服洗涤次数的增加或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失去抗菌的功效,从而导致抗菌性能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稳定提高纤维的抗菌性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2、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配制纺丝液,具体为:先称取预设量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加入到预设量的88%的甲酸中,并对其超声至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完全被均匀分散于甲酸中;待超声结束后,把混合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同时,缓慢加入预设量的聚酰胺;然后,继续搅拌,以使得聚酰胺完全溶解后配置成流动性良好的纺丝液;

3、s2:制备抗菌纤维,具体为:开启静电纺丝仪的干燥灯,待仪器内部湿度达到纺丝要求后,取预设量的在步骤s1中制备好的纺丝液到静电纺丝的推进器中;令静电纺丝仪的正极与针头连接,负极则与收集装置连接,以形成高压电场;在预设的纺丝电压、接收距离、推进速度以及纺丝喷头的配合下进行静电纺丝,釆用泡沫镍平铺收集纺丝成品。

4、具体的,步骤s2中,纺丝电压为30kv,接收距离为12cm,推进速度为0.020ml/min。

5、具体的,按质量分数计,聚酰胺的加入量为22%,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4%。

6、具体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如下:

7、s11:将feo*tio2与93%的h2so4按预设配比投入反应釜中,酸分解到预设的时间后浸取并沉降过滤,取滤液进行还原反应;再冷冻除铁,然后,真空浓缩以获取钛液;

8、s12:将步骤s11中制备的钛液加入高压反应釜中,钛液的加入量为该高压反应釜总容量的80%;然后,在高压反应釜中投入预设量的纳米银,并设定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待水热反应结束后,取出反应后溶液,自然沉淀并干燥,把所得产品研磨成粉体即可制备载银纳米二氧化钛产品。

9、具体的,制备纳米银的具体方法如下:

10、s21:常温下,用去离子水配制预设浓度的硝酸银溶液和用甲酸配制预设浓度的邻苯二胺溶液;

11、s22:将预设质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步骤s21中的硝酸银溶液中,使用磁力搅拌至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并与硝酸银混合均匀;

12、s23:再将邻苯二胺溶液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定加入到硝酸银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溶液中;

13、s24:待滴定结束后,继续对混合溶液搅拌30min以使邻苯二胺与硝酸银充分反应,制得纳米银水溶胶;利用高速离心机,在10000r/min的转速下对其离心处理;

14、s25:分别用甲酸、无水乙醇、一级去离子水对步骤s24中离心处理后的产物各洗涤三遍,最后,得到纳米银产品。

15、具体的,步骤s12中,纳米银的投入量为6mg/l。

16、具体的,邻苯二胺与销酸银的投入质量比为1:1,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稍酸银的投入质量比为1:1。

17、具体的,所投入的销酸银的浓度为0.6mol/l,邻苯二胺滴加速度为每分钟1ml。

18、具体的,二氧化钛的晶型为锐钛型。

19、具体的,水热温度为180℃,水热时间为18h。

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采用纳米银载入纳米二氧化钛,以提高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的持久性能,同时,还可解决变色的问题;进一步的,采用水热法合成载银纳米二氧化铁,可制备获取理想的晶型,省去原工艺中煅烧工序,降低团聚,得到性能优异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最后,利用聚酰胺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共混,釆用静电纺丝技术,以制备得到聚酰胺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纤维,最终获得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纤维,使纤维具有优异性能的同时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由于,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光催化性能,能够降解有机物,使纤维具有自洁效果;且,纳米银具有无毒、广谱抗菌、持久性好的特点,而聚酰胺纤维具有不溶于水的特点,从而可以使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的应用范围大幅度扩大。此外,聚酰胺还对有机物存在吸附性,使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的抗菌性能和光催化性能都有提高。所以,本专利技术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如何稳定提高纤维的抗菌性能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其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纺丝电压为30Kv,接收距离为12cm,推进速度为0.020ml/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聚酰胺的加入量为22%,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纳米银的具体方法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纳米银的投入量为6mg/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邻苯二胺与销酸银的投入质量比为1:1,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稍酸银的投入质量比为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投入的销酸银的浓度为0.6mol/L,邻苯二胺滴加速度为每分钟1m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氧化钛的晶型为锐钛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热温度为180℃,水热时间为18h。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其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纺丝电压为30kv,接收距离为12cm,推进速度为0.020ml/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聚酰胺的加入量为22%,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纳米银的具体方法如下: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国桥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鸿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