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斯贝克大抓力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40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斯贝克大抓力锚,涉及抓力锚技术领域,包括抓力锚主体,连接环,所述抓力锚主体的两端通过焊接固定有三角翼,所述抓力锚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抓地盘,还包括有转动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动机构,当挤压杆的底端与水底的平面接触时,水底平面挤压挤压杆向上移动,挤压杆移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抓地盘顺时针转动,抓地盘顺时针转动并打开,此时转动后的抓地盘嵌入水底的平面中,通过嵌入水底平面中的抓地盘对船只进行减速和位置固定的操作,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在抓地盘嵌入水底平面前对抓地盘进行收卷的操作,避免抓地盘由于表面的排水性而降低了抓力锚主体整体的下沉速度,提高了船只减速和位置固定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抓力锚,具体是一种新型斯贝克大抓力锚


技术介绍

1、斯贝克锚是霍尔锚的改良型,其锚头的中心位于销轴中心线至下方,结构特点是锚冠处装有锚冠板及加强肋,因此,这种锚的爪极易转向地面,稳定性更好,而且收锚时,锚爪自然朝上,并且以接触船壳板即翻转,不会损伤船壳板。

2、目前的斯贝克大抓力锚在使用时,通过绳索将抓力锚主体放置于水中,之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到水底,之后通过抓地盘对水底平面进行抓地的操作,由于抓力锚的抓地盘是一块整体钢板,钢板在落入水中时会将钢板底端的水压出,由于抓地盘由水面到水底之间有一段距离,且抓地盘需要与水底平面接触之前需要将抓地盘底端的水全部挤压而出,这过程导致抓地盘下沉的速度下降,即抓力锚主体的下沉速度下降,进而降低了船只减速和位置固定的效率,为此提供了一种新型斯贝克大抓力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抓力锚主体下沉速度较缓慢而导致的船只减速和位置固定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斯贝克大抓力锚。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斯贝克大抓力锚,包括抓力锚主体(1),所述抓力锚主体(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环(2),所述抓力锚主体(1)的两端固定有三角翼(3),所述抓力锚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抓地盘(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转动机构(4),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抓地盘(5)一侧的转动座(410),所述转动座(410)位于抓力锚主体(1)的内部,所述转动座(410)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有蜗轮(409),所述蜗轮(409)的一侧啮合有蜗杆(4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斯贝克大抓力锚,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4)还包括固定于蜗杆(408)顶端的第二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斯贝克大抓力锚,包括抓力锚主体(1),所述抓力锚主体(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环(2),所述抓力锚主体(1)的两端固定有三角翼(3),所述抓力锚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抓地盘(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转动机构(4),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抓地盘(5)一侧的转动座(410),所述转动座(410)位于抓力锚主体(1)的内部,所述转动座(410)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有蜗轮(409),所述蜗轮(409)的一侧啮合有蜗杆(4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斯贝克大抓力锚,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4)还包括固定于蜗杆(408)顶端的第二直齿轮(407),所述第二直齿轮(407)的一侧啮合有第一直齿轮(406),所述第一直齿轮(406)的底端固定有转动柱(405),所述转动柱(405)的底端套接有移动柱(404),所述移动柱(4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402),所述移动板(402)的底端固定有挤压杆(401),所述挤压杆(401)的底端贯穿至抓力锚主体(1)的外部,所述移动板(402)的顶端设置有与抓力锚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弹簧(403)。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远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