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猪仔哺育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猪仔哺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273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猪仔养殖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猪仔哺育设备;其可对母猪体位进行限制,有效降低猪仔哺育过程中的伤亡率,进一步提高猪仔哺育便捷性,可满足猪仔母乳和流体饲料辅食哺育需求;包括底板、固定安装于底板上的笼体、安装于底板底部的限位哺育组件,底板处设有安装口,限位哺育组件安装于安装口处,限位哺育组件包括与母猪腹部契合的腹托模具、多个第一伸缩缸、与腹托模具固定连接的连接板、均布于连接板上的多个奶嘴以及与奶嘴内部连通的供料管,腹托模具处设有贯穿口,第一伸缩缸的输出端与腹托模具底部固定连接,腹托模具上设有与母猪腿部契合的卡入部,笼体的两侧分别铰接安装有第一挡门和第二挡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猪仔养殖设备的,特别是涉及一种猪仔哺育设备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猪仔在出生后以母猪的母乳为主食,同时为提高猪仔的成长率,需适当添加对应的流体饲料辅食;随着自动化养殖业的发展,为提高猪仔哺育便捷性,越来越多的养殖场对猪仔采用哺育设备进行哺育养殖。

2、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仔猪哺育器(公开(公告)号cn2802956),其中:该哺育器主要是以一机台为主体,机台内部设置一奶粉进料器、一储水加热筒、一混合调制筒,利用自动混合奶粉与温储水,以供应仔猪饲养所需的奶汁,在冲泡、充填上更符合自动化、而降低操作工时、节省人力且符合大规模畜猪经济效益。

3、然而,本专利技术人具体实施此装置时,发现存在以下缺陷:猪仔通过传统的母乳哺育方式喂养时,母猪翻身等过程中易造成猪仔的伤亡,且部分母猪因紧张或恐惧等拒绝猪仔吃奶,甚至会攻击猪仔;而上述猪仔哺育器仅能满足猪仔的流体饲料辅食哺育,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母猪体位进行限制,有效降低猪仔哺育过程中的伤亡率,进一步提高猪仔哺育便捷性,可满足猪仔母乳和流体饲料辅食哺育需求的猪仔哺育设备。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猪仔哺育设备,包括底板、固定安装于底板上的笼体、安装于底板底部的限位哺育组件,所述底板处设有安装口,所述限位哺育组件安装于安装口处,所述限位哺育组件包括与母猪腹部契合的腹托模具、多个第一伸缩缸、与腹托模具固定连接的连接板、均布于连接板上的多个奶嘴以及与奶嘴内部连通的供料管,所述腹托模具处设有贯穿口,所述第一伸缩缸的输出端与腹托模具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腹托模具上设有与母猪腿部契合的卡入部,所述笼体的两侧分别铰接安装有第一挡门和第二挡门;进一步的,初始状态,所述腹托模具顶部低于底板底部端面;第一伸缩缸可通过外部连接件等与底板一体连接,也可在该猪仔哺育设备的安装位置处设置深坑,第一伸缩缸固定安装于深坑内底部,多个第一伸缩缸均布于腹托模具底部;第一伸缩缸可采用液压缸或气压缸;母猪的多个乳头可自贯穿口处漏出;笼体优选与母猪体型大小相契合的长方体笼,笼体的宽度大于母猪身体宽度10-20cm;笼体的长度可长于母猪身体长度50-100cm。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位于腹托模具底端中部,多个奶嘴对称布置于连接板的两侧。

6、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均布的间隔板,所述每相邻的两连接板之间形成独立哺育区。

7、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安装口处滑动安装有两托板,所述底板底部设有为托板滑动提供动力的第二伸缩缸;进一步的,两托板分别向远离底板中心一侧滑动设置,第二伸缩缸的一端与底板底部固定连接,第二伸缩缸的另一端与托板固定连接。

8、优选的,两所述托板的相邻端面处分别设有插板部和插槽部,所述插板部和插槽部契合,所述插板部插入至插槽部内。

9、优选的,所述托板包括水平部和倾斜部,所述水平部与底板平行布置,所述倾斜部一端与水平部连接,所述倾斜部的另一端向地面处倾斜延伸设置,所述水平部和倾斜部一体连接;所述底板两侧分别铰接安装有两倾斜板;进一步的,所述倾斜板通过合页或铰轴与底板铰接;倾斜板远离底板一侧向地面处倾斜延伸设置;所述倾斜部和倾斜板的顶端面均设有防滑条。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安装有踏板,所述踏板顶部与多个间隔板底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踏板上设有与第一伸缩缸外壁契合的滑孔,所述第一伸缩缸安装于对应的滑孔内。

11、优选的,还包括驱离机构,所述驱离机构安装于踏板底部,所述驱离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踏板底部的第三伸缩缸、安装于第三伸缩缸输出端的安装板以及均布于安装板上的多个驱离件,所述驱离件包括安装柱以及均布于安装柱顶部的针刺部,所述踏板上设有分别与各独立哺育区相通的贯穿孔,所述安装柱自对应贯穿孔处穿过并伸入至对应的独立哺育区内。

12、优选的,所述笼体上设有容许猪仔进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托板对应布置,所述托板上设有对称布置的围栏架。

13、优选的,所述间隔板为v型板,所述v型板的尖端位于远离连接板的一侧,所述v型板的尖端设有圆角。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猪仔哺育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猪仔哺育设备,将母猪驱赶至笼体内,启动第一伸缩缸,第一伸缩缸的输出端伸长,腹托模具与母猪的腹部接触,而母猪腿部卡入至腹托模具的卡入部内,母猪处于半悬空状态,母猪腹部的乳头自贯穿口处露出,猪仔在腹托模具底部吸奶即可;猪仔也可通过奶嘴吸入流体饲料辅食,对母猪体位进行限制,避免母猪将猪仔压伤或母猪对猪仔进行攻击,有效降低猪仔哺育过程中的伤亡率,进一步提高猪仔哺育便捷性,母乳和流体饲料辅食切换哺育,可满足猪仔母乳和流体饲料辅食哺育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猪仔哺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固定安装于底板(1)上的笼体(2)、安装于底板(1)底部的限位哺育组件,所述底板(1)处设有安装口,所述限位哺育组件安装于安装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仔哺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位于腹托模具(3)底端中部,多个奶嘴(6)对称布置于连接板(5)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猪仔哺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均布的间隔板(12),所述每相邻的两连接板(5)之间形成独立哺育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猪仔哺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安装口处滑动安装有两托板(13),所述底板(1)底部设有为托板(13)滑动提供动力的第二伸缩缸(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猪仔哺育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托板(13)的相邻端面处分别设有插板部(15)和插槽部(16),所述插板部(15)和插槽部(16)契合,所述插板部(15)插入至插槽部(1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猪仔哺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3)包括水平部和倾斜部,所述水平部与底板(1)平行布置,所述倾斜部一端与水平部连接,所述倾斜部的另一端向地面处倾斜延伸设置,所述水平部和倾斜部一体连接;所述底板(1)两侧分别铰接安装有两倾斜板(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猪仔哺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底部固定安装有踏板(18),所述踏板(18)顶部与多个间隔板(12)底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猪仔哺育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离机构,所述驱离机构安装于踏板(18)底部,所述驱离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踏板(18)底部的第三伸缩缸(19)、安装于第三伸缩缸(19)输出端的安装板(20)以及均布于安装板(20)上的多个驱离件,所述驱离件包括安装柱(21)以及均布于安装柱(21)顶部的针刺部(22),所述踏板(18)上设有分别与各独立哺育区相通的贯穿孔(23),所述安装柱(21)自对应贯穿孔(23)处穿过并伸入至对应的独立哺育区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猪仔哺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2)上设有容许猪仔进出的开口(24),所述开口(24)与托板(13)对应布置,所述托板(13)上设有对称布置的围栏架(25)。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猪仔哺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板(12)为V型板,所述V型板的尖端位于远离连接板(5)的一侧,所述V型板的尖端设有圆角(2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猪仔哺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固定安装于底板(1)上的笼体(2)、安装于底板(1)底部的限位哺育组件,所述底板(1)处设有安装口,所述限位哺育组件安装于安装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仔哺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位于腹托模具(3)底端中部,多个奶嘴(6)对称布置于连接板(5)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猪仔哺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均布的间隔板(12),所述每相邻的两连接板(5)之间形成独立哺育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猪仔哺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安装口处滑动安装有两托板(13),所述底板(1)底部设有为托板(13)滑动提供动力的第二伸缩缸(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猪仔哺育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托板(13)的相邻端面处分别设有插板部(15)和插槽部(16),所述插板部(15)和插槽部(16)契合,所述插板部(15)插入至插槽部(1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猪仔哺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3)包括水平部和倾斜部,所述水平部与底板(1)平行布置,所述倾斜部一端与水平部连接,所述倾斜部的另一端向地面处倾斜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明马策梁晓张启迪刘宝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