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软件技术、信息安全,涉及软件逆向工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反编译结果优化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1、反编译是逆向技术的一种,旨在将通过编译生成的可执行程序翻译成高级语言的形式,是编译技术的逆向过程。通过对反汇编结果数据流的分析,反编译器能够通过预定义的规则和算法对程序的结构进行恢复。但是,和编程人员手动编写的高级语言相比,反编译器输出的结果缺少语义信息,并且往往包含很多冗余的变量和控制结构,影响了逆向分析人员对可执行程序的理解。细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编译过程中语义信息的丢失导致了反编译结果中语义的缺失。语义信息,例如变量名称和注释信息,不影响编译后程序的运行。因此,出于缩小程序体积、软件保护等目的,这些信息在编译过程中往往会被去除,进而导致反编译器无法在结果中添加程序语义信息。结构恢复算法的缺陷导致反编译结果中冗余的变量和控制结构。程序的控制结构多变,结构恢复算法在尽量保证恢复准确性的基础上,缺少对恢复结果简洁性的保证。
2、大语言模型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种技术,大语言模型的研究范式大致分为三个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反编译结果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判角色通过与大语言模型交互获得反编译结果的优化方案,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议者角色通过与大语言模型交互获得具体的整改措施,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义规则包括:(1)结构简化的优化优于其它优化;(2)添加注释的优化优于变量重命名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员角色将来自建议者角色的整改措施施加于反编译结果上,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反编译结果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判角色通过与大语言模型交互获得反编译结果的优化方案,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议者角色通过与大语言模型交互获得具体的整改措施,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义规则包括:(1)结构简化的优化优于其它优化;(2)添加注释的优化优于变量重命名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员角色将来自建议者角色的整改措施施加于反编译结果上,并调用函数语义变化检测方法对优化前后函数的语义变化进行检测,如果函数语义发生变化,则将相应的整改措施筛除,如果施加整改措施后函数语义没有发生改变,则接受整改措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瑞刚,胡佩威,陈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