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5781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墙体一侧或两侧的地面上浇筑斜撑基础;在墙体两侧分别吊装多道横梁,横梁通过对拉螺栓对拉连接;在横梁上固定连接连接件;在墙体两侧分别设置若干立柱,立柱通过连接件和横梁连接;在斜撑基础和立柱之间设置斜撑;对墙体根部的砖块进行拆除,采用分段开洞的方式,在开设的洞口内使用支撑件进行支撑;对墙体根部未开洞部分依次分段拆除,使用支撑件对墙体进行支撑;在墙体的根部绑扎地圈梁钢筋;支设地圈梁模板;浇筑地圈梁混凝土;拆除斜撑、立柱以及横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成本低、施工简便,安全性高,而且易于实现,需要的作业空间较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老旧建筑加固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城市更新改造工程中,一些大型老旧建筑需要作为城市历史记忆被保留下来,但是其墙体需要加固、改善防潮条件,如增加地圈梁。地梁圈位于墙体的根部,在进行地梁圈的施工时,需要拆除墙体根部的砖块,但由于老旧建筑墙体年代久远,强度降低,施工人员施工地圈梁时施工安全隐患多,施工难度大。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墙体坍塌,一方面导致施工过程安全性较差另一方面损坏的墙体恢复难度较大。如果采用分段施工,即将墙体下部分段拆除分段浇筑地圈梁,则会导致地圈梁质量无法保证,施工工期长、成本高。

2、所以亟需一种施工方便、安全性高且易于实现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以解决现在老旧建筑增加地梁圈施工时是送难度大、安全隐患多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a.在墙体一侧或两侧的地面上浇筑斜撑基础。

4、b.在墙体两侧分别吊装多道横梁,墙体两侧的横梁通过对拉螺栓对拉连接。

5、c.在横梁上固定连接连接件。

6、d.在墙体两侧分别设置若干立柱,立柱通过连接件和横梁连接。

7、e.在斜撑基础和立柱之间设置斜撑。

8、f.对墙体根部的砖块进行拆除,采用分段开洞的方式,间隔一定距离开设一定长度的洞口,在开设的洞口内使用支撑件进行支撑。

9、g.对墙体根部未开洞部分依次分段拆除,并使用支撑件放入拆除砖块的部分对墙体进行支撑。

10、h.在墙体的根部绑扎地圈梁钢筋。

11、i.支设地圈梁模板。

12、j.浇筑地圈梁混凝土。

13、k.地圈梁强度满足要求后,拆除斜撑、立柱以及横梁。

14、对于本专利技术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所述斜撑基础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在斜撑基础中预埋铁板,并在铁板上焊接若干根埋筋。

15、对于本专利技术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在墙体两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多道横梁,墙体两侧的横梁使用起重设备同时吊装施工,在设置对拉螺栓时,利用墙体上的现有窗口,在没有窗口的对拉位置,进行整砖掏砌。

16、进一步地,在横梁和对拉螺栓拆除后,将对拉位置原砖块补齐。

17、对于本专利技术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在地圈梁模板上设置通长灌浆斗。

18、对于本专利技术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拆除斜撑、立柱以及横梁时,先拆除斜撑和立柱,然后由上至下依次拆除横梁。

19、对于本专利技术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在步骤b中,将墙体两侧的横梁同时起吊到预定高度后,分别在两个横梁的外侧设置夹板,夹板的上下宽度大于横梁的上下宽度,在横梁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穿过墙体以及墙体两侧的夹板,将横梁固定在墙体上。

20、对于本专利技术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所述斜撑的上端与立柱为45°坡口焊接,所述斜撑的下端与斜撑基础的预埋筋焊接连接。

21、对于本专利技术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所述支撑件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若干个立杆支撑连接。

22、本专利技术采用先加固墙体后垫支撑件的方式增加地圈梁,可以整体增加地圈梁,不需分段施工,有利于保证地圈梁质量。地圈梁一次性施工,能够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使用加固结构将墙体加固后施工,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同时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墙体的损坏,能够尽可能保留原有墙体的样貌。

23、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成本低、施工简便,安全性高,而且易于实现,需要的作业空间较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基础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在斜撑基础中预埋铁板,并在铁板上焊接若干根埋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墙体两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多道横梁,墙体两侧的横梁使用起重设备同时吊装施工,在设置对拉螺栓时,利用墙体上的现有窗口,在没有窗口的对拉位置,进行整砖掏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横梁和对拉螺栓拆除后,将对拉位置原砖块补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圈梁模板上设置通长灌浆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拆除斜撑、立柱以及横梁时,先拆除斜撑和立柱,然后由上至下依次拆除横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将墙体两侧的横梁同时起吊到预定高度后,分别在两个横梁的外侧设置夹板,夹板的上下宽度大于横梁的上下宽度,在横梁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穿过墙体以及墙体两侧的夹板,将横梁固定在墙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的上端与立柱为45°坡口焊接,所述斜撑的下端与斜撑基础的预埋筋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若干个立杆支撑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基础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在斜撑基础中预埋铁板,并在铁板上焊接若干根埋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墙体两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多道横梁,墙体两侧的横梁使用起重设备同时吊装施工,在设置对拉螺栓时,利用墙体上的现有窗口,在没有窗口的对拉位置,进行整砖掏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横梁和对拉螺栓拆除后,将对拉位置原砖块补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建筑新增地圈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圈梁模板上设置通长灌浆斗。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华新司勇勇马燕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