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5761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车间内部划分为人员活动区以及对称分布在人员活动区两侧的养殖区,每侧的养殖区包含有一排6个养殖室;每个养殖室内划分为养殖池区以及设于养殖池区和人员活动区之间的设备区,养殖池区包含有两排pp养殖池,在每个养殖室内均设有自动轨道投饲系统,设备区设有曝气装置、养殖水净化系统和热水供给系统,曝气装置通过探入至各pp养殖池的池底内的曝气管路进行曝气,pp养殖池排出的尾水养殖水净化系统进行净化后泵送回至pp养殖池,热水供给系统与微滤机池相连,用于补给恒温热水至微滤机池。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循环水养殖模式,提高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并且车间内部格局更加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现代化水产养殖,具体涉及到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


技术介绍

1、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是一项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现今,传统养殖系统在满足需求的同时面临着多项技术挑战,包括水资源浪费、养殖环境不稳定、管理效率低下、对外部资源依赖性高以及噪声污染等问题。这些不足之处导致养殖业成为多地政府治理生态环境的焦点。

2、养殖业在全球食品供应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养殖系统普遍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管理效率低下等多种技术问题,迫切需要创新的方法来克服这些挑战。养殖车间作为养殖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和技术方案对于提高养殖效率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3、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养殖车间主要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或半开放式养殖系统,然而存在多项问题,包括水资源浪费、养殖环境不稳定、管理效率低下、高度依赖外部资源供应以及噪声污染。这些问题限制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急需创新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养殖效率、降低资源浪费、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独立运营,同时减少噪声污染。本专利技术应运而生,为解决传统养殖系统的不足提供了全新的养殖车间方案,以满足现代养殖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旨在解决传统养殖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浪费,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独立运营,并减少噪声污染,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具体方案如下:

2、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所述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内部划分为人员活动区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人员活动区两侧的养殖区,每侧的所述养殖区包含有一排6个养殖室,每个养殖室均通过过道与所述人员活动区相连,所述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设有车间入口及出口,在所述入口、所述出口均设有感应式喷淋消毒系统,所述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设有换气系统和发电系统;

3、每个养殖室内划分为养殖池区以及设于所述养殖池区和所述人员活动区之间的设备区,所述养殖池区包含有两排每排6个直径8米的pp养殖池,在每个养殖室内均设有自动轨道投饲系统,所述自动轨道投饲系统包含有依次经过各所述pp养殖池的u型轨道,在所述u型轨道上滑动安装有投饲机,

4、所述设备区设有曝气装置、养殖水净化系统和热水供给系统,所述曝气装置通过探入至各所述pp养殖池的池底内的曝气管路进行曝气,各所述pp养殖池均设有与所述养殖水净化系统相连的排水口和进水口,所述养殖水净化系统包含有依次串联的微滤机池、砂滤罐、紫外杀菌器、mbbr反应器,pp养殖池排出的尾水依次经过微滤机池、砂滤罐、紫外杀菌器、mbbr反应器进行净化后泵送回至pp养殖池,

5、所述热水供给系统与所述微滤机池相连,用于补给恒温热水至所述微滤机池。

6、进一步的,单所述pp养殖池的水体为70立方米,养殖密度50kg/m3。

7、进一步的,各所述pp养殖池的排水口和进水口分别通过总排水管、总进水管与所述养殖水净化系统相连,所述总进水管通过排水支管与下水管道相连,所述排水支管设有排水泵。

8、进一步的,所述热水供给系统补给25℃的恒温热水至所述微滤机池。

9、进一步的,每个养殖室内均设有穿过所述养殖池区和所述设备区的巡检走道,所述巡检走道的地面采用金属格栅网板。

10、进一步的,所述设备区设有两套养殖水净化系统,每一排的pp养殖池均配置有一套养殖水净化系统;

11、在微滤机池和紫外杀菌器之间设有4个串联的砂滤罐;

12、在紫外杀菌器和养殖池之间设有3个串联的mbbr反应器。

1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4、1)采用了循环水养殖模式:通过高效的水处理系统,将养殖水进行循环利用。这一关键点有效地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减少了废水的排放,提高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同时,循环水养殖模式还能够提高养殖效率。由于水资源的重复利用,使得养殖过程中的水温、水质等环境因素得到更好的控制,从而提高了养殖生物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此外,循环水养殖模式还可以通过实时监控和调整水处理系统,确保水质的稳定和养殖生物的健康,进一步提高了养殖效率。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对于保护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促进渔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循环水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未来有望成为主流的养殖模式之一。

15、2)车间内部格局更加合理:本专利技术的养殖车间内部设计巧妙地融合了各种功能区域,包括办公、化验、检疫、数字化集中控制等,使得整个车间更加有条理和秩序。这一关键点的实现,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还增强了生产能力,使得养殖车间能够更高效地运营,同时也能更好地监控养殖过程。养殖车间的内部设计充分考虑了各种不同的工作需求,不仅配备了专门的办公区域,还设置了用于化验和检疫的专用区域,以及采用数字化技术的集中控制区域,通过合理的车间内部布局和多功能区域设计,本专利技术的养殖车间实现了高效的管理。管理人员可以轻松地监控各个工作区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此外,数字化集中控制区域的设计使得管理人员可以快速地掌握车间的整体运营情况,从而做出更为准确和及时的决策。由于车间内部格局的优化以及高效的管理,本专利技术的养殖车间在生产效率上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数字化集中控制区域的设计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精确和可控,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16、3)智能化程度高,可以自动投饲,同时养殖和水净化的每一步都能通过数据平台精准控制,使得养殖过程更加高效、环保、安全。通过数据平台和手机就能实时查看水质数据,随时了解鱼儿生长情况,还能远程控制投饲设备,自动调整投饲量。这种智能化的养殖方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降低了养殖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内部划分为人员活动区(100)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人员活动区(100)两侧的养殖区(200),每侧的所述养殖区(200)包含有一排6个养殖室(210),每个养殖室(210)均通过过道与所述人员活动区(100)相连,所述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设有车间入口及出口,在所述入口、所述出口均设有感应式喷淋消毒系统,所述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设有换气系统和发电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其特征在于,单所述pp养殖池(221)的水体为70立方米,养殖密度50kg/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其特征在于,各所述pp养殖池(221)的排水口和进水口分别通过总排水管、总进水管与所述养殖水净化系统(232)相连,所述总进水管通过排水支管与下水管道相连,所述排水支管设有排水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供给系统补给25℃的恒温热水至所述微滤机池(23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其特征在于,每个养殖室(210)内均设有穿过所述养殖池区(220)以及所述设备区(230)的巡检走道(212),所述巡检走道(212)的地面采用金属格栅网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区(230)设有两套养殖水净化系统(232),每一排的pp养殖池(221)均配置有一套养殖水净化系统(23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系统包含有多台的全热空气交换机以及分布在所述人员活动区(100)以及所述养殖区(200)顶棚上的换气管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其特征在于,各所述pp养殖池(221)均设有水质在线检测仪;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轨道投饲系统(211)还包括有智能投饲控制柜,所述智能投饲控制柜与投饲机通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活动区(100)设有上下两层区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内部划分为人员活动区(100)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人员活动区(100)两侧的养殖区(200),每侧的所述养殖区(200)包含有一排6个养殖室(210),每个养殖室(210)均通过过道与所述人员活动区(100)相连,所述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设有车间入口及出口,在所述入口、所述出口均设有感应式喷淋消毒系统,所述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设有换气系统和发电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其特征在于,单所述pp养殖池(221)的水体为70立方米,养殖密度50kg/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其特征在于,各所述pp养殖池(221)的排水口和进水口分别通过总排水管、总进水管与所述养殖水净化系统(232)相连,所述总进水管通过排水支管与下水管道相连,所述排水支管设有排水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约化室内养鱼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供给系统补给25℃的恒温热水至所述微滤机池(23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墨邓荣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亿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