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菌剂及其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菌剂及其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565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菌剂及其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涉及病害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的细菌对于植物纹枯病和植物穗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用于制备生防菌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有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和木霉菌的菌剂组合物。将二者联合使用,显示二者具有良好的共存性,且田间应用效果显示,混配制剂的综合防效优于单独施用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或者木霉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病害,具体而言,涉及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菌剂及其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水稻纹枯病是常发病害,俗称“花脚瘟”,发病后在水稻基部茎秆、叶鞘或者叶片上形成云纹状病斑,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并加重。近年来水稻直播流行,播种常规稻普遍用种偏大,且气候高温高湿,纹枯病发病严重程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2、水稻穗腐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稻穗、谷(米)粒腐坏、变色、畸形,结实率降低或不实的病害。水稻感染穗腐病后不但影响产量,还由于病原菌有色,产生毒素而改变稻谷外观,降低稻米品质,危害人畜禽的健康。研究表明,穗腐病为后期复合感染病害,从病原菌侵入到症状显现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病害一旦发生则较难防治。水稻穗腐病致病病原菌尚无定论,致病机理不清楚,防治手段匮乏。

3、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菌剂及其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提出为植物纹枯病和穗腐病的防治提供了更多的防治手段以供选择。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pseudomonaschlororaphis subsp.aurantiaca)物种的细菌在防治如下病害中的至少一种中的应用:

4、植物纹枯病和/或植物穗腐病。

5、在本专利技术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为: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579的菌株。

6、在本专利技术应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植物为水稻、玉米或小麦。

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其包括: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579的菌株。

8、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菌剂,其包括:上述的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菌剂为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的发酵培养物。

10、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灌根剂,其包括:上述的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灌根剂是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的发酵培养物。

12、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在制备菌剂或灌根剂中的应用。

13、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pseudomonas chlororaphissubsp.aurantiaca)物种的细菌和木霉菌在防治如下病害中的至少一种中的应用:

14、植物纹枯病和/或植物穗腐病。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为: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579的菌株;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木霉菌为哈茨木霉和/或棘孢木霉;

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植物为水稻、玉米或小麦。

18、第七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菌剂组合物,其包括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subsp.aurantiaca)物种的细菌和木霉菌;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为: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579的菌株。

1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木霉菌为哈茨木霉和/或棘孢木霉;

2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细菌和木霉菌的混合比例为(1-3):(1-3)。

21、第八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灌根剂,其包括上述的菌剂组合物。

2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的细菌,室内实验显示,该细菌在培养基上能够抑制水稻纹枯菌丝生长。田间试验显示,喷施该菌株可以有效抑制田间水稻纹枯病和水稻穗腐病的发生。因此,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的细菌对于植物纹枯病和植物穗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用于制备生防菌剂。

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有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和木霉菌的菌剂组合物。将二者联合使用,显示二者具有良好的共存性,且田间应用效果显示,混配制剂的综合防效优于单独施用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或者木霉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subsp.aurantiaca)物种的细菌在防治如下病害中的至少一种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为: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579的菌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水稻、玉米或小麦。

4.一种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保藏编号为CGMCCNO.25579的菌株。

5.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

6.一种灌根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在制备菌剂或灌根剂中的应用。

8.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subsp.aurantiaca)物种的细菌和木霉菌在防治如下病害中的至少一种中的应用:

9.一种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Pseudomonaschlororaphis subsp.aurantiaca)物种的细菌和木霉菌;所述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为:保藏编号为CGMCCNO.25579的菌株;

10.一种灌根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菌剂组合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subsp.aurantiaca)物种的细菌在防治如下病害中的至少一种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为: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579的菌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水稻、玉米或小麦。

4.一种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保藏编号为cgmccno.25579的菌株。

5.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针假单胞菌橙色亚种物种的细菌;

6.一种灌根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伟张翰林高士刚高萍曾蓉徐丽慧吕卫光戴富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