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5626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先定位桩基孔位;步骤2、以短钢护筒的高度作为一个标准深度,继续下钻一个标准深度,直至短钢护筒的上环气囊到达目前呈流塑状的地层顶部高度;步骤3、启动气泵;步骤4、打开压浆泵;步骤5、关闭压浆泵和气泵;步骤6、重复步骤3‑5,直至位于流塑状地层范围内的全部深度的钻孔段孔壁均被加固,起拔螺旋钻杆、钻头和短钢护筒出孔口,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孔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大型机械,依靠桩机自身动力即可,操作省力便捷。从操作角度看,由于无需采用全套管护壁模式,故省略了现有技术逐节接长钢护筒的过程,自然也省略了拔出时逐节拆卸的过程,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挖成孔,具体为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流塑状淤泥地层是一种具有流塑性质的淤泥地层,通常出现在河流、湖泊、沼泽等水域附近。这种地层一般指液性指数大于1的黏性土地层。由于上述流塑状地层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渗透性小、孔壁稳定性差,故桩基施工时需要进行针对性处理。

2、目前常规做法是采用从地面下放钢护筒直至流塑状地层的深度,以隔开钻孔和流塑状地层,形成钢护臂,从而避免孔壁坍塌,待完成混凝土灌注作业,在其初凝前,起拔钢护筒,完成施工作业。

3、上述做法需要使用较长的钢护筒对桩孔加固,不便于操作,降低了打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流塑状淤泥地层打桩时需要使用较长的钢护筒对桩孔加固,不便于操作,降低了打孔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先定位桩基孔位,然后用螺旋钻杆和钻头钻进,直至钻头到达流塑状地层深度,同时制作压浆池,压浆池内混合有混合浆液;

4、步骤2,以短钢护筒的高度作为一个标准深度,继续下钻一个标准深度,直至所述短钢护筒的上环气囊到达目前呈流塑状的地层顶部高度,则暂停所述螺旋钻杆(1)和所述钻头的钻进过程;

5、步骤3,启动气泵,将气体通过气管向上环气囊和下环气囊(9)充气,直至上环气囊和下环气囊充分鼓胀,此时,上环气囊和下环气囊的橡胶条与钻孔孔壁抵靠密封,形成由所述短钢护筒外壁、所述上环气囊、所述下环气囊、以及位于上下两个气囊之间的钻孔段流塑状孔壁围成的环状封闭阻流空间;

6、步骤4,打开压浆泵,将混合浆液通过注浆管送入注浆板内侧,并由短钢护筒表面的注浆孔喷射至环状封闭阻流空间,使上环气囊和下环气囊之间的钻孔段流塑状孔壁硬化,形成该标准深度的被加固段孔壁;

7、步骤5,关闭所述压浆泵和所述气泵,将所述上环气囊和所述下环气囊内的气体排空成干瘪状态,驱动所述螺旋钻杆和所述钻头继续向下钻进一个标准深度,直至所述短钢护筒的所述上环气囊到达目前呈流塑状的地层顶部高度,则暂停钻进;

8、步骤6,重复步骤3-5,直至位于流塑状地层范围内的全部深度的钻孔段孔壁均被加固,起拔所述螺旋钻杆、所述钻头和所述短钢护筒出孔口,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孔成型。

9、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喷射过程持续4-8分钟。

10、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用于旋挖成孔的旋挖装置,所述旋挖装置包括螺旋钻杆和短钢护筒,所述螺旋钻杆底端设有钻头,所述短钢护筒转动安装在所述螺旋钻杆端部,所述短钢护筒外壁由上而下依次设有上环气囊和下环气囊,所述短钢护筒位于所述上环气囊和下环气囊之间的表面开设有注浆孔。

11、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短钢护筒内壁对应所述注浆孔的位置设有注浆板,所述注浆板与所述短钢护筒内壁之间形成有注浆空腔。

12、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注浆板呈环形结构。

13、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短钢护筒内部的两端均通过肋板固定安装有同心套,所述螺旋钻杆上对应所述同心套的位置设有环形定位卡,所述短钢护筒与所述螺旋钻杆之间通过所述同心套和环形定位卡配合进行转动连接。

14、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挖装置还包括气管,所述气管一端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气管另一端与所述上环气囊和所述下环气囊贯通连接。

15、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挖装置还包括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一端与所述压浆泵连接,所述注浆管另一端与所述注浆板和所述短钢护筒内壁之间形成的注浆空腔贯通连接。

16、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环气囊的外边缘处和下环气囊的外边缘处均设有橡胶条,当所述上环气囊和所述下环气囊充分鼓胀时,所述橡胶条与钻孔孔壁抵靠密封。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本专利技术无需从地面全护筒护壁,而是针对性极强的对重点区域也就是流塑状地层所处深度进行加固,哪一层弱就强化哪一层;每层以短钢护筒上环气囊和下环气囊形成环状封闭阻流空间,定容定压定剂量投放固壁剂(混合浆液),使其快速均匀扩散不流失,加固效果好;无需大型机械,依靠桩机自身动力即可,操作省力便捷。从操作角度看,由于无需采用全套管护壁模式,故省略了现有技术逐节接长钢护筒的过程,自然也省略了拔出时逐节拆卸的过程,操作便捷,节约了施工成本;

19、将流塑性质的淤泥通过注浆固化,形成一道稳定的护壁,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塌孔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喷射过程持续4-8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旋挖成孔的旋挖装置,所述旋挖装置包括螺旋钻杆和短钢护筒,所述螺旋钻杆底端设有钻头,所述短钢护筒转动安装在所述螺旋钻杆端部,所述短钢护筒外壁由上而下依次设有上环气囊和下环气囊,所述短钢护筒位于所述上环气囊和下环气囊之间的表面开设有注浆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钢护筒内壁对应所述注浆孔的位置设有注浆板,所述注浆板与所述短钢护筒内壁之间形成有注浆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板呈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喷射过程持续4-8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塑状淤泥地层中旋挖成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旋挖成孔的旋挖装置,所述旋挖装置包括螺旋钻杆和短钢护筒,所述螺旋钻杆底端设有钻头,所述短钢护筒转动安装在所述螺旋钻杆端部,所述短钢护筒外壁由上而下依次设有上环气囊和下环气囊,所述短钢护筒位于所述上环气囊和下环气囊之间的表面开设有注浆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塑状淤泥地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跃泉赵昱吕世明周志鸿王世禄李晋张松
申请(专利权)人:长大市政工程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