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5579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钢骨柱、多个上层柱主筋和多个下层柱主筋,多个上层柱主筋与多个下层柱主筋之间设有连接板体,连接板体焊接在钢骨柱上,连接板体上对应多个下层柱主筋设有下连接区,多个上层柱主筋焊接固定在上连接区上,多个下层柱主筋焊接固定在下连接区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通过在钢骨柱上对应上层柱主筋与下层柱主筋的连接节点处焊接固定连接板体,可将上层柱主筋与下层柱主筋全部焊接固定在连接板体上,使得上层柱主筋与下层柱主筋保证了连接的连续性和一体性,使得整个建筑结构强度提高,稳定性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钢结构材料绿色环保、重量轻、强度高,在公建中被大量使用。在劲性钢骨柱施工中,梁柱核心区钢筋的排布与连接尤为关键,然而在遇到混凝土梁钢筋排布密集,且上下层的柱主筋设定数量存在差异时,上下层的柱主筋无法使用套筒对接连成一体,导致建筑结构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做法通常是采用整条钢筋直接贯穿上下层作为柱主筋使用,该做法无疑会大大增加钢筋的使用量,提高了生产成本,另外在一些环境中,劲性钢骨柱的上下层无法同时容纳太多柱主筋,也导致了上述做法无法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旨在解决劲性钢骨柱的上下层柱主筋设定数量不同时无法方便地连接成一体,导致建筑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钢骨柱、多个上层柱主筋和多个下层柱主筋,多个所述上层柱主筋与多个所述下层柱主筋之间设有连接板体,所述连接板体焊接在所述钢骨柱上,所述连接板体上对应多个所述上层柱主筋设有上连接区,所述连接板体上对应多个所述下层柱主筋设有下连接区,多个所述上层柱主筋焊接固定在所述上连接区上,多个所述下层柱主筋焊接固定在所述下连接区上。

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板体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钢骨柱平行设置,所述上层柱主筋与所述下层柱主筋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钢骨柱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钢骨柱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焊接固定。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围设在所述钢骨柱的周向。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顺序相连且首尾焊接固定。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由同一块钢板折弯形成,所述钢板的首尾焊接固定。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中部主板及连接在所述中部主板上侧的上翼板和连接在所述中部主板下侧的下翼板,所述上翼板与所述下翼板的水平宽度小于所述中部主板的水平宽度,所述上层柱主筋焊接固定在所述上翼板上,所述下层柱主筋焊接固定在所述下翼板上。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焊接固定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钢骨柱的一侧,且所述第三连接板呈水平设置。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连接板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侧端的上连接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下侧端的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上连接板间隔设置。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上连接板向远离所述钢骨柱一侧延伸的长度自上而下依次递增。

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当上层柱主筋与下层柱主筋设计数量不同时,本专利技术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通过在钢骨柱上对应上层柱主筋与下层柱主筋的连接节点处焊接固定连接板体,并在连接板体上设置上连接区和下连接区,可将多个上层柱主筋与多个下层柱主筋分别对应焊接固定在连接板体的上连接区和下连接区上,借助于连接板体,可使得不同数量的上层柱主筋与下层柱主筋可相互连接,从整体看,使得上层柱主筋与下层柱主筋保证了连接的连续性和一体性,使得整个建筑结构强度提高,稳定性增强。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用于构建上述的节点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13、s1:计算并找到钢骨柱上的上层柱主筋与下层柱主筋的连接节点位置;

14、s2:制作连接板体;

15、s3:将所述连接板体焊接固定在所述钢骨柱上对应所述连接节点的位置上;

16、s4:将所述上层柱主筋与所述下层柱主筋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体上。

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施工方法,通过在钢骨柱上对应上层柱主筋与下层柱主筋的连接节点处焊接连接板体,并将上层柱主筋与下层柱主筋焊接固定在连接板体上,借助于连接板体,使得设计数量不同的上层柱主筋与下层柱主筋连接成一体,从而使得上层柱主筋与下层柱主筋保证了连接的连续性,使得整个建筑结构强度提高,稳定性增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骨柱(1)、多个上层柱主筋(2)和多个下层柱主筋(3),多个所述上层柱主筋(2)与多个所述下层柱主筋(3)之间设有连接板体,所述连接板体焊接在所述钢骨柱(1)上,所述连接板体上对应多个所述上层柱主筋(2)设有上连接区,所述连接板体上对应多个所述下层柱主筋(3)设有下连接区,多个所述上层柱主筋(2)焊接固定在所述上连接区内,多个所述下层柱主筋(3)焊接固定在所述下连接区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体包括第一连接板(4),所述第一连接板(4)与所述钢骨柱(1)平行设置,所述上层柱主筋(2)与所述下层柱主筋(3)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4)上,所述第一连接板(4)与所述钢骨柱(1)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4)与所述钢骨柱(1)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板(5)焊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4)围设在所述钢骨柱(1)的周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4)顺序相连且首尾焊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4)由同一块钢板折弯形成,所述钢板的首尾焊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包括中部主板(41)及连接在所述中部主板(41)上侧的上翼板(42)和连接在所述中部主板(41)下侧的下翼板(43),所述上翼板(42)与所述下翼板(43)的水平宽度小于所述中部主板(41)的水平宽度,所述上层柱主筋(2)焊接固定在所述上翼板(42)上,所述下层柱主筋(3)焊接固定在所述下翼板(43)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上焊接固定有第三连接板(6),所述第三连接板(6)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远离所述钢骨柱(1)的一侧,且所述第三连接板(6)呈水平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6)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4)上侧端的上连接板(61)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4)下侧端的下连接板(62),所述上连接板(6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上连接板(61)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上连接板(61)向远离所述钢骨柱(1)一侧延伸的长度自上而下依次递增。

10.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施工方法,用于构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骨柱(1)、多个上层柱主筋(2)和多个下层柱主筋(3),多个所述上层柱主筋(2)与多个所述下层柱主筋(3)之间设有连接板体,所述连接板体焊接在所述钢骨柱(1)上,所述连接板体上对应多个所述上层柱主筋(2)设有上连接区,所述连接板体上对应多个所述下层柱主筋(3)设有下连接区,多个所述上层柱主筋(2)焊接固定在所述上连接区内,多个所述下层柱主筋(3)焊接固定在所述下连接区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体包括第一连接板(4),所述第一连接板(4)与所述钢骨柱(1)平行设置,所述上层柱主筋(2)与所述下层柱主筋(3)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4)上,所述第一连接板(4)与所述钢骨柱(1)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4)与所述钢骨柱(1)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板(5)焊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4)围设在所述钢骨柱(1)的周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4)顺序相连且首尾焊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劲性钢骨柱上下层柱主筋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4)由同一块钢板折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青徐启赵志宏谢志强张利垒赵开永高宏堡于猛刘冰霜史春浩张涛杨国栋许晓虎彭超张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