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556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方法及系统,属于垃圾回收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运行处理模块和可视化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有垃圾收集点信息和垃圾清运车信息;数据分析模块对垃圾收集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出有运输需求的垃圾收集点,对垃圾清运车信息进行分析,为有运输需求的垃圾收集点匹配合适的垃圾清运车;运行处理模块用于计算垃圾收集点与匹配垃圾清运车之间的匹配指数,根据匹配指数为各垃圾收集点选择运输对象,并生成运输任务加入到运输对象的运输计划中;可视化模块通过数据中心的大屏实时显示各垃圾收集点的位置和垃圾装载量,以及所有垃圾清运车的实时位置和垃圾装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回收,具体为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垃圾回收是指对废弃物进行收集、分类、处理和利用的一系列行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垃圾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垃圾回收的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如何优化垃圾车的运输路线和时间,提高垃圾收集点的覆盖范围和垃圾收集效率,可以有效提升垃圾回收的效率。

2、现阶段,传统的垃圾的回收方法通常是在每个居民区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点,垃圾回收中心安排固定垃圾清运车每隔一段时间去各垃圾收集点运输一次。这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各垃圾收集点由于人口密度不同,存在垃圾收集总速度不均匀现象。有些垃圾收集点人口密度大丢垃圾人多,垃圾收集速度快;有些垃圾收集点人口密度小丢垃圾人少,垃圾收集速度慢;采用传统的垃圾回收方式会导致有些垃圾收集点垃圾长期堆叠,有些垃圾收集点垃圾长期不满。2、各垃圾收集点由于人群主要年龄或生活习惯不同,存在各时间段下垃圾收集速度明显差异现象。有些垃圾收集点附近工作人群多,白天时间段与晚间时间段的垃圾收集速度呈现明显差异;有些垃圾收集点做饭人群多,用餐时间段和非用餐时间段的垃圾收集速度呈现明显差异;采用传统的垃圾回收方式会导致垃圾清运车在不同时间段运输的垃圾量存在较大差异,给运输工作带来困难。3、垃圾清运车无法了解各垃圾收集点的垃圾量,只有到了现场才知道。这种信息闭塞的运输方式必然导致不能针对各垃圾收集点的不同运输需求进行运输方案的宏观调控。所以现阶段需要一种更加高效的垃圾回收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采集所有垃圾收集点信息,以及垃圾清运车信息;

4、s2、识别出有运输需求的垃圾收集点,为这些垃圾收集点匹配垃圾清运车;

5、s3、计算垃圾收集点与匹配垃圾清运车之间的匹配指数,从而选择运输对象;

6、s4、生成运输任务加入到运输对象的运输计划中,运输对象按照运输计划执行运输;

7、s5、可视化大屏实时展示所有垃圾收集点及垃圾清运车的动态信息。

8、在s1中,垃圾收集点信息包括各垃圾收集点的位置、投放日志和最大装载重量;投放日志包括当前投放记录和历史投放记录,每条记录中记载了垃圾的重量从零开始每次增加的重量值和时间,重量值通过安装在垃圾收集容器底部的重量传感器进行采集,最大装载重量是指垃圾收集点所能装载垃圾的最大重量。

9、垃圾清运车信息包括标识符、实时位置、实际装载重量、运输计划和最大装载重量;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垃圾清运车,实际装载重量是指垃圾清运车装载垃圾的实际重量,运输计划是指垃圾清运车执行任务的清单,垃圾清运车按照任务清单上的任务信息执行运输,最大装载重量是指垃圾清运车所能装载垃圾的最大重量。

10、在s2中,具体步骤如下:

11、s201、获取每个垃圾收集点下投放日志中所有历史投放记录,记录当前时间ta,同时设置一个呼叫时长t,将当前时间加上呼叫时长得到截止时间tend,在每条历史投放记录中检索从ta到tend时间段内的重量,将重量极差作为重量变化值,每条历史投放记录对应一个重量变化值。

12、s202、将投放日志中所有历史投放记录的重量变化值求和后计算平均值,得到平均增长重量,每个投放日志对应一个平均增长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13、

14、式中,wgave为平均增长重量,单位为kg,wmax为历史投放记录中ta到tend时间段内的最大重量,单位为kg,wmin为历史投放记录中ta到tend时间段内的最小重量,单位为kg,s为历史投放记录数量。

15、s203、获取每个垃圾收集点下投放日志中的当前投放记录,将当前投放记录中最大重量与投放日志的平均增长重量进行求和后得到预测重量,判断预测重量是否大于或等于对应垃圾收集点的最大装载重量,结果为是,则标记对应垃圾收集点,并将截止时间作为该垃圾收集点的匹配时间p;结果为否,则不做处理。

16、s204、将标记垃圾收集点视为有运输需求,以有运输需求的垃圾收集点所在位置为圆心,设置一段运输距离r为半径,为每个有运输需求的垃圾收集点划分出一块圆形区域作为运输范围区域;获取所有垃圾清运车的运输计划,筛选未在执行运输任务的垃圾清运车,获取这些垃圾清运车的实时位置,将处于运输范围区域的垃圾清运车与对应的垃圾收集点进行匹配。

17、s205、设置一个最低匹配数m,对匹配垃圾清运车数量小于最低匹配数的垃圾收集点标记为异常;逐渐增加每个异常垃圾收集点的运输距离r,直到异常垃圾收集点匹配的垃圾清运车数量不再小于最低匹配数则停止增加,并取消对应异常垃圾收集点的异常标记;所有垃圾收集点匹配的垃圾清运车数量都不小于最低匹配数m,则匹配结束。

18、在s3中,具体步骤如下:

19、s301、获取有运输需求垃圾收集点的投放日志,检索投放日志中当前投放记录的最大重量作为对应垃圾收集点的实际装载重量,将垃圾收集点的实际装载重量、匹配垃圾清运车的实际装载重量,以及垃圾收集点的位置与匹配垃圾清运车实时位置之间的距离代入公式中,得到垃圾收集点与每辆匹配垃圾清运车之间的匹配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20、

21、式中,ppd为垃圾收集点与匹配垃圾清运车之间匹配指数,zcm为匹配垃圾清运车的最大装载重量,单位为kg,zcs为匹配垃圾清运车的实际装载重量,单位为kg,zd为垃圾收集点的实际装载重量,单位为kg,u为距离影响系数,c为位置常数,(xd,yd)为垃圾收集点位置坐标,(xc,yc)为匹配垃圾清运车实时位置坐标。

22、s302、为每个有运输需求的垃圾收集点建立一个匹配车辆集合,将匹配垃圾清运车的标识符和对应匹配指数进行关联后,按照匹配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放入对应垃圾收集点的匹配车辆集合中,集合包括{(bsf1,ppd1),(bsf2,ppd2),(bsf3,ppd3),...,(bsfn,ppdn)},其中,n表示匹配车辆集合元素个数,bsfn表示第n个标识符,ppdn表示第n个匹配指数,每个垃圾收集点对应一个匹配车辆集合。

23、s303、获取每个有运输需求的垃圾收集点的匹配时间p,记录当前时间tb,代入公式中,计算每个垃圾收集点的匹配阈值;公式如下:

24、

25、式中,pyz为匹配阈值,pbz为标准匹配指数。

26、s304、在垃圾收集点的匹配车辆集合中标记所有匹配指数大于对应垃圾收集点匹配阈值的标识符,选择排名最靠前的标记标识符作为垃圾收集点的预选对象;将有预选对象的垃圾收集点放入预选集合中。

27、s305、判断预选集合中各垃圾收集点的预选对象是否存在相同的情况,结果为否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垃圾收集点信息包括各垃圾收集点的位置、投放日志和最大装载重量;投放日志包括当前投放记录和历史投放记录,每条记录中记载了垃圾的重量从零开始每次增加的重量值和时间,重量值通过安装在垃圾收集容器底部的重量传感器进行采集,最大装载重量是指垃圾收集点所能装载垃圾的最大重量;垃圾清运车信息包括标识符、实时位置、实际装载重量、运输计划和最大装载重量;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垃圾清运车,实际装载重量是指垃圾清运车装载垃圾的实际重量,运输计划是指垃圾清运车执行任务的清单,垃圾清运车按照任务清单上的任务信息执行运输,最大装载重量是指垃圾清运车所能装载垃圾的最大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具体步骤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具体步骤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为每个具有运输对象的垃圾收集点生成运输任务,加入到运输对象对应垃圾清运车的运输计划中,垃圾清运车按照运输计划上的信息执行运输任务。

6.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运行处理模块和可视化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垃圾收集点信息采集单元和垃圾清运车信息采集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分析模块包括垃圾收集点筛选单元和垃圾清运车匹配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运行处理模块包括运输对象选择单元和运输任务生成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可视化模块通过数据中心的大屏实时显示各垃圾收集点的位置和垃圾装载量,以及所有垃圾清运车的实时位置和垃圾装载量。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垃圾收集点信息包括各垃圾收集点的位置、投放日志和最大装载重量;投放日志包括当前投放记录和历史投放记录,每条记录中记载了垃圾的重量从零开始每次增加的重量值和时间,重量值通过安装在垃圾收集容器底部的重量传感器进行采集,最大装载重量是指垃圾收集点所能装载垃圾的最大重量;垃圾清运车信息包括标识符、实时位置、实际装载重量、运输计划和最大装载重量;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垃圾清运车,实际装载重量是指垃圾清运车装载垃圾的实际重量,运输计划是指垃圾清运车执行任务的清单,垃圾清运车按照任务清单上的任务信息执行运输,最大装载重量是指垃圾清运车所能装载垃圾的最大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具体步骤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回收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具体步骤如下: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宇飞刘书南王金何长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臻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