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5488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0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包括建筑主体、排污管路以及排雨结构,建筑主体设于地面;排污管路用于排出建筑主体的污水;排雨结构包括排雨行道,排雨行道用于铺设于所述地面,排雨行道包括上游端、第一过水段以及第一集水端,上游端设于第一过水段的一端,第一集水端设于第一过水段远离上游端的一端,第一过水段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沿上游端朝向第一集水端的方向逐渐降低。与传统技术相比,上述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不需要新增一套雨污分流管网来进行雨污分流,排雨行道能够在供居民通行的基础上兼顾排雨效果,不仅施工成本低,且施工周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雨污分流,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化面积和人口密度逐渐增大,城市排水系统压力越来越大,雨污混合排放加剧,导致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增大,也不利于水资源的再次利用;雨污分流是一种城市排水管理方法,旨在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处理,在减少污水排放总量的同时,还能够对雨水进行回收,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然而,对于老旧小区或城中村,由于施工空间狭窄,排水管网的改造条件有限,在原有的排水管网的基础上新增一套雨污分流管网的成本高,且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改造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所述建筑结构包括:

4、建筑主体,所述建筑主体设于地面;

5、排污管路,所述排污管路用于排出所述建筑主体的污水;以及,

6、排雨结构,所述排雨结构包括排雨行道,所述排雨行道用于铺设于所述地面,所述排雨行道包括上游端、第一过水段以及第一集水端,所述上游端设于所述第一过水段的一端,所述第一集水端设于所述第一过水段远离所述上游端的一端,所述第一过水段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高度沿所述上游端朝向所述第一集水端的方向逐渐降低。

7、上述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排污管路用于排出建筑主体内的污水,排雨行道的第一过水段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沿上游端朝向第一集水端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使雨水能够从上游端通过第一过水段流向第一集水端,如此,排污管路用于将建筑主体内的污水排出,而雨水则通过排雨行道进行收集,以将雨水与建筑主体内的污水分开排放,从而达到雨污分流的目的。与传统技术相比,上述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不需要新增一套雨污分流管网来进行雨污分流,排雨行道能够在供居民通行的基础上兼顾排雨效果,不仅施工成本低,且施工周期短。

8、下面对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雨行道还包括第二过水段和第二集水端,所述第二过水段设于所述上游端远离所述第一过水段的一端,所述第二集水端设于所述第二过水段远离所述上游端的一端,所述第二过水段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高度沿所述上游端朝向所述第一集水端的方向逐渐降低。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建筑主体包括第一楼体单元以及第二楼体单元,所述第一楼体单元和所述第二楼体单元分别设于所述排雨行道的两侧,所述排雨行道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高度沿所述排雨行道的两侧朝向中部的方向逐渐降低。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雨行道开设有排雨槽,所述排雨槽沿所述上游端朝向所述第一集水端的方向延伸。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雨槽设于所述排雨行道的内部,所述排雨行道的表面设有排雨孔,所述排雨孔与所述排雨槽连通。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雨孔设有多个并沿所述上游端朝向所述第一集水端的方向间隔设置;或/和,

14、所述排雨行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排雨孔设有多个并沿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间隔设置。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雨行道的表面设有防滑部。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部包括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设有多个并沿所述上游端朝向所述第一集水端的方向间隔设置;或/和,

17、所述排雨行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防滑凸起设有多个并沿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间隔设置。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雨结构还包括碎石层,所述碎石层设于所述排雨行道与所述地面之间。

19、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

20、上述建筑物,应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建筑结构,排污管路用于排出建筑主体内的污水,排雨行道的第一过水段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沿上游端朝向第一集水端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使雨水能够从上游端通过第一过水段流向第一集水端,如此,排污管路用于将建筑主体内的污水排出,而雨水则通过排雨行道进行收集,以将雨水与建筑主体内的生活污水分开处理,从而达到雨污分流的目的。与传统技术相比,上述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不需要新增一套雨污分流管网来进行雨污分流,排雨行道能够在供居民通行的基础上兼顾排雨效果,不仅施工成本低,且施工周期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雨行道还包括第二过水段和第二集水端,所述第二过水段设于所述上游端远离所述第一过水段的一端,所述第二集水端设于所述第二过水段远离所述上游端的一端,所述第二过水段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高度沿所述上游端朝向所述第一集水端的方向逐渐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包括第一楼体单元以及第二楼体单元,所述第一楼体单元和所述第二楼体单元分别设于所述排雨行道的两侧,所述排雨行道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高度沿所述排雨行道的两侧朝向中部的方向逐渐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雨行道开设有排雨槽,所述排雨槽沿所述上游端朝向所述第一集水端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雨槽设于所述排雨行道的内部,所述排雨行道的表面设有排雨孔,所述排雨孔与所述排雨槽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雨孔设有多个并沿所述上游端朝向所述第一集水端的方向间隔设置;或/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雨行道的表面设有防滑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包括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设有多个并沿所述上游端朝向所述第一集水端的方向间隔设置;或/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雨结构还包括碎石层,所述碎石层设于所述排雨行道与所述地面之间。

10.一种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雨行道还包括第二过水段和第二集水端,所述第二过水段设于所述上游端远离所述第一过水段的一端,所述第二集水端设于所述第二过水段远离所述上游端的一端,所述第二过水段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高度沿所述上游端朝向所述第一集水端的方向逐渐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包括第一楼体单元以及第二楼体单元,所述第一楼体单元和所述第二楼体单元分别设于所述排雨行道的两侧,所述排雨行道相对于所述地面的高度沿所述排雨行道的两侧朝向中部的方向逐渐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污分流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雨行道开设有排雨槽,所述排雨槽沿所述上游端朝向所述第一集水端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艳堂王凯林县平张军臣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