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动测试系统的硅振荡器测试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530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19
本技术涉及基于自动测试系统的硅振荡器测试辅助装置,包括底板、支柱、硅振荡器夹具、选通电阻和继电器,底板上设置有电源接口、示波器接口、GND端和V+端,硅振荡器夹具、选通电阻和继电器安装在底板上,选通电阻为两个以上,继电器与选通电阻一一对应,选通电阻的两端通过相应的继电器分别与第二插槽和第三插槽连接,第一插槽的信号输出端与V+端连接,数字示波器接口的正、负端分别与第三插槽和第二插槽连接,示波器接口与示波器连接,电源接口与数字直流电源连接,万用表的两端分别与GND端和V+端连接,示波器、数字直流电源和万用表分别与电脑通讯。本技术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作容易、使用方便并且适用于自动测试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器件测试,具体而言是基于自动测试系统的硅振荡器测试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硅振荡器是智能化电路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工程上很多数字电子系统都采用硅振荡器芯片来完成能量转化的功能。对于大多数微控制器的时钟要求而言,硅振荡器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由于硅振荡器的重要作用,使其逐渐成为保障电子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芯片之一,并获得广泛应用。

2、硅振荡器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通过电性能参数测试,测试过程中需要在被测器件的时钟端clock更换不同的电阻,来实现对不同电流负载的考察。目前,硅振荡器的电性能参数测试通常采用人工测试,需要操作人员将高精度电源、高精度万用表和示波器的引出端,通过导线连接到传统的硅振荡器测试适配器上相应的位置,从而搭建人工测试平台。在测试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时刻关注仪表上的测试结果并进行记录,测试不同的参数时,需要操作人员将导线连接到不同的位置,因此,整个测试过程中会频繁拆卸,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出现连线错误和读数错误,甚至损毁硅振荡器。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测试系统的硅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自动测试系统的硅振荡器测试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和固定在底板(1)上的支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硅振荡器夹具(3)、选通电阻(4)和继电器(5),底板(1)为双层PCB板,底板(1)上设置有电源接口(1.1)、示波器接口(1.2)、GND端(1.3)和V+端(1.4),硅振荡器夹具(3)、选通电阻(4)和继电器(5)安装在底板(1)上,硅振荡器夹具(3)包括第一插槽(3.1)、第二插槽(3.2)和第三插槽(3.3),第一插槽(3.1)、第二插槽(3.2)和第三插槽(3.3)分别与待测硅振荡器的V+引脚、GND引脚和CLOCK引脚配合,硅振荡器夹具(3)与底板(1)可拆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动测试系统的硅振荡器测试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和固定在底板(1)上的支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硅振荡器夹具(3)、选通电阻(4)和继电器(5),底板(1)为双层pcb板,底板(1)上设置有电源接口(1.1)、示波器接口(1.2)、gnd端(1.3)和v+端(1.4),硅振荡器夹具(3)、选通电阻(4)和继电器(5)安装在底板(1)上,硅振荡器夹具(3)包括第一插槽(3.1)、第二插槽(3.2)和第三插槽(3.3),第一插槽(3.1)、第二插槽(3.2)和第三插槽(3.3)分别与待测硅振荡器的v+引脚、gnd引脚和clock引脚配合,硅振荡器夹具(3)与底板(1)可拆卸连接,选通电阻(4)为两个以上,继电器(5)与选通电阻(4)一一对应,选通电阻(4)的两端通过相应的继电器(5)分别与第二插槽(3.2)和第三插槽(3.3)连接,第一插槽(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述鑫李先亚宋芳赵永兴杨怡李永梅何康全泓桥刘珂杨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