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外墙模板。
技术介绍
1、在大型的工业建筑及厂房的施工中,需要支设模板等设施,用于实现墙体或需要浇注部分的浇注,混凝土浇注于模板形成的腔体内以后形成建筑物的一部分。
2、现有技术中的模板通常采用支架等组件固定于目标位置形成腔体,这种模板固定方式存在占用空间大、且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例如,对于施工空间较小的区域,在模板的外侧搭设固定模板的支架将变得十分困难。
3、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模板固定方案通常需要模板与支架采用可拆连接方式进行固定,通常采用螺纹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在拆除模板时需要多次旋转具有螺纹的部件,实现模板的拆除,操作十分不方便。
4、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模板存占用空间大、拆除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墙模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浇注建筑物的模板拆除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
3、一种外墙模板,包括模板本体,所述模板本体围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本体(1),所述模板本体(1)围成浇注腔(11),所述模板本体(1)通过紧固组件(2)固定;所述紧固组件(2)包括位于所述浇注腔(11)内的埋入部分(21)和延伸出所述浇注腔(11)的外伸部分(22),所述浇注部分的两端均具有所述外伸部分(22),位于所述埋入部分(21)其中一端的所述外伸部分(22)设置有定位头(23),位于所述埋入部分(21)另一端的所述外伸部分(22)设置有定位螺母(24),远离所述定位头(23)的所述外伸部分(22)设置有与所述定位螺母(24)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紧固组件(2)还包括支撑组件(25),所述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本体(1),所述模板本体(1)围成浇注腔(11),所述模板本体(1)通过紧固组件(2)固定;所述紧固组件(2)包括位于所述浇注腔(11)内的埋入部分(21)和延伸出所述浇注腔(11)的外伸部分(22),所述浇注部分的两端均具有所述外伸部分(22),位于所述埋入部分(21)其中一端的所述外伸部分(22)设置有定位头(23),位于所述埋入部分(21)另一端的所述外伸部分(22)设置有定位螺母(24),远离所述定位头(23)的所述外伸部分(22)设置有与所述定位螺母(24)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紧固组件(2)还包括支撑组件(25),所述定位头(23)与所述模板本体(1)之间以及所述定位螺母(24)与所述模板本体(1)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支撑组件(25);所述外伸部分(22)与所述埋入部分(21)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外伸部分(22)与所述埋入部分(21)便于分离的连接器(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入部分(21)与所述外伸部分(22)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埋入部分(21)和所述外伸部分(22)均采用pvc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器(26)为设置于所述外伸部分(22)的环槽,其中,通过所述连接器(26)去除所有所述外伸部分(22)包括沿环槽的径向对所述外伸部分(22)施加作用力使所述外伸部分(22)与所述埋入部分(21)实现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靠近所述浇注腔(11)的一端与所述浇注腔(11)的侧壁平齐,所述环槽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外伸部分(22)直径的一半,所述环槽的宽度不大于所述模板厚度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26)包括设置于所述埋入部分(21)的连接筒(243)和设置于所述外伸部分(22)且与所述连接筒(243)配合的连接头(262),所述连接头(262)卡接于所述连接筒(243),并且,所述连接头(262)设置有限定所述连接头(262)相对于所述连接筒(243)轴向位置的限位头(2621),所述连接筒(243)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头(2621)配合的限位槽(26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611)贯通所述连接筒(243)的侧壁,所述限位槽(2611)的轴线与所述连接筒(243)的轴线重合,所述限位槽(2611)沿所述连接筒(243)的圆周方向均布于所述连接筒(243),所述限位头(2621)的数量与所述限位槽(2611)的数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还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头(2621)配合的装配槽(261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绍伟,李涛,彭亮,刘建飞,朱秋晨,邓悦,吕浩瑭,
申请(专利权)人:凌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