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直流电压变换器测试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511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03
本技术涉及用于直流电压变换器测试的工装,包括上板和下板,还包括被测器件座,上板上设有第一和第二插头,第一和第二插头为多针插头,下板上设置有第一、第二插座和外联端子排,第一、第二插座为多孔插座,两个以上的被测器件座固定在上板上,被测器件座包括电源接线柱、负载接线柱和采集卡接线柱,电源接线柱、负载接线柱和采集卡接线柱分别与被测器件的电源输入端、电子负载端和纹波电压采集端对应,电源接线柱与第一插头连接,负载接线柱和采集卡接线柱分别与第二插头连接,第一、第二插座分别与外联端子排连接,上板通过第一和第二插头分别同第一和第二插座的配合与下板连接。本技术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试辅助装置,具体而言是用于直流电压变换器测试的工装


技术介绍

1、直流电压变换器俗称dc/dc变换器,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直流电压变换器通常要经过dc/dc变换器测试系统测试,其输出电压、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纹波电压和效率等各项性能指标均合格才能投入使用。测试时需将被测dc/dc变换器的各个管脚引出分别送至测试机台的相应位置,由于dc/dc变换器的封装类型多达几十种,管脚布置各不相同,目前尚缺乏通用性设计,往往一只一只地测试,每个测试过程都包括“装”、“测”和“拆”三个阶段,其中“装”和“拆”在整个测试时长中占一定比例。当被测dc/dc变换器数量很大时,“装”和“拆”便占用过多时间,不仅繁琐,而且测试效率很低。另外,为每种封装类型的dc/dc变换器都单独配备一个测试板,从使用角度来说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成本太高,而且有些封装类型dc/dc变换器的测试板很少使用。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直流电压变换器测试的工装,它采用被测器件座与上板以及下板进行组合的结构形式,既能满足生产的实际需要,又有效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直流电压变换器测试的工装,包括上板(1)和下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测器件座(3),所述上板(1)上设置有第一插头(1.1)和第二插头(1.2),第一插头(1.1)和第二插头(1.2)为多针插头,所述下板(2)上设置有第一插座(2.1)、第二插座(2.2)和外联端子排(2.3),第一插座(2.1)和第二插座(2.2)为多孔插座,两个以上的被测器件座(3)固定在上板(1)上,所述被测器件座(3)包括电源接线柱(3.1)、负载接线柱(3.2)和采集卡接线柱(3.3),电源接线柱(3.1)、负载接线柱(3.2)和采集卡接线柱(3.3)分别与被测器件的电源输入端、电子负载端和纹波电...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直流电压变换器测试的工装,包括上板(1)和下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测器件座(3),所述上板(1)上设置有第一插头(1.1)和第二插头(1.2),第一插头(1.1)和第二插头(1.2)为多针插头,所述下板(2)上设置有第一插座(2.1)、第二插座(2.2)和外联端子排(2.3),第一插座(2.1)和第二插座(2.2)为多孔插座,两个以上的被测器件座(3)固定在上板(1)上,所述被测器件座(3)包括电源接线柱(3.1)、负载接线柱(3.2)和采集卡接线柱(3.3),电源接线柱(3.1)、负载接线柱(3.2)和采集卡接线柱(3.3)分别与被测器件的电源输入端、电子负载端和纹波电压采集端对应,电源接线柱(3.1)与第一插头(1.1)连接,负载接线柱(3.2)和采集卡接线柱(3.3)分别与第二插头(1.2)连接,第一插座(2.1)和第二插座(2.2)分别与外联端子排(2.3)连接,上板(1)通过第一插头(1.1)和第二插头(1.2)分别同第一插座(2.1)和第二插座(2.2)的配合与下板(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直流电压变换器测试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为印制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直流电压变换器测试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2)为印制电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兴何康李先亚宋芳李永梅杨怡李进张金瑞苏述鑫杨敏全泓桥刘珂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