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支架配件连续冲压自动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96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抗震支架配件连续冲压自动成型模具,以解决现有的冲压成型模具不能够对抗震支架配件进行自动稳定的连续冲压成型工作的问题,包括底板和第二安装座,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安装有调节式自动上料组件,所述侧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双向螺纹杆,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限位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内,所述滑动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申请不仅能够对抗震支架配件进行自动稳定的连续冲压成型工作,同时能够对冲压成型后的金属配件进行自动脱模和裁切下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具体的,涉及一种抗震支架配件连续冲压自动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由于抗震支架通常为金属材质,因此在抗震支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配合使用冲压成型模具对抗震支架的配件进行冲压成型加工;

2、而现有的冲压成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工作人员将裁切好的金属板或金属片放置在模具的下模板上,随后利用上模下行,配合下模板对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型,冲压成型结束后,还需要对成型后的配件进行拿取下料工作,若出现配件卡合在下模板中时,工作人员需要借助其他工作才能够完成配件的脱模工作,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不能够对抗震支架配件进行自动稳定的连续冲压成型工作,同时不能够对冲压成型后的金属配件进行自动脱模和裁切下料工作,实用性较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支架配件连续冲压自动成型模具,包括底板(1)和第二安装座(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侧板(2),所述侧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上安装有调节式自动上料组件(4),所述侧板(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双向螺纹杆(6),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6)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块(7),所述滑动块(7)限位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5)内,所述滑动块(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8),所述夹持板(8)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辊(10),所述顶板(3)上安装有第二液压杆(11),所述第二液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支架配件连续冲压自动成型模具,包括底板(1)和第二安装座(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侧板(2),所述侧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上安装有调节式自动上料组件(4),所述侧板(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双向螺纹杆(6),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6)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块(7),所述滑动块(7)限位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5)内,所述滑动块(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8),所述夹持板(8)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辊(10),所述顶板(3)上安装有第二液压杆(11),所述第二液压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板(13),所述第一衔接板(13)的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阻尼筒(14)和减震弹簧(15),所述阻尼筒(14)的另一端和所述减震弹簧(15)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衔接板(16)上,所述第二衔接板(16)上铰接有导向杆(17),所述导向杆(17)的底端铰接有第一安装座(18),所述第一安装座(18)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上模板(19),所述侧板(2)上安装有自动脱模清扫组件(20),所述第二安装座(2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下模板(22),所述侧板(2)上固定连接有承托框(23),所述安装板(12)内转动连接有单向螺纹杆(24),所述单向螺纹杆(24)上螺纹连接有限位板(25),所述限位板(25)限位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12)内,所述限位板(25)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切割刀片(26),所述侧板(2)上安装有输送带设备(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震支架配件连续冲压自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式自动上料组件(4)包括第一液压杆(401),所述第一液压杆(40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3)上,所述第一液压杆(4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02),所述固定架(402)的内部侧端安装有伺服电机(403),所述伺服电机(40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盘(404),所述转盘(404)内开设有定位槽(405),所述转盘(404)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06),所述复位弹簧(4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407),所述卡杆(407)滑动连接在所述转盘(404)内,所述卡杆(407)的端部卡合连接在卡槽(408)内,所述卡槽(408)开设在定位块(409)上,所述定位块(409)卡合连接在所述定位槽(405)内,所述定位块(409)上固定连接有齿块(4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抗震支架配件连续冲压自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杆(401)固定在所述固定架(402)的顶部中心部位,所述定位槽(405)等角度分布在所述转盘(404)内,所述定位槽(405)与所述卡杆(407)一一对应,所述复位弹簧(406)套设在所述卡杆(407)上,所述卡槽(408)开设在所述定位块(409)的侧端中间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抗震支架配件连续冲压自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02)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411),所述第一转动轴(41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12)和第一挤压辊(413),所述侧板(2)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414),所述第二转动轴(41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辊(415),所述转盘(404)通过所述齿块(410)与所述第一齿轮(412)啮合连接,所述转盘(404)位于所述第一齿轮(412)正上方,所述第一齿轮(412)的直径小于所述转盘(404)的直径,所述第一挤压辊(413)位于所述第二挤压辊(415)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挤压辊(413)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第二挤压辊(415)的形状大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抗震支架配件连续冲压自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顶端面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轩王雪维王召英王高英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京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