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及其纠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永胜专利>正文

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及其纠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492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纠偏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及其纠偏方法,包括第一U形板;所述第一U形板的侧壁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圆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U形杆;所述第一U形杆的两端固接在第一U形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一U形板的侧壁固接有一对倒V形杆;一对所述倒V形杆的相邻侧壁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壁滑动连接有滑块;在启动电机后,滑块的斜上作用力会施加到一对第一连接板上,第一连接板会将作用力通过多组抵板均匀分布在柱子的倾斜面上,然后滑块带动第一连接杆对柱子进行纠偏,让柱子恢复到与地面呈垂直状态,完成对柱子的纠偏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纠偏,具体的说是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及其纠偏方法


技术介绍

1、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

2、公开号为cn213980034u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古建筑施工用的纠偏加固装置,包括底座、柱子,所述柱子的表面设置有夹紧结构,且夹紧结构包括夹紧块一和夹紧块二,所述夹紧块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平仪,所述夹紧块一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夹紧块二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一,所述夹紧块一与夹紧块二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二,所述夹紧块一与夹紧块二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螺栓一。

3、现有技术中,在对圆柱建筑进行纠偏时,装置对柱子的作用力过于集中,没有将力均匀分布在柱子的倾斜面上,导致装置纠偏柱子过程中,会因为受力面积较小的原因,装置的支撑点对柱子的作用力影响,会对柱子造成凹陷和断裂,不利于后续人员对柱子进行修缮。

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及其纠偏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及其纠偏方法,包括第一u形板;所述第一u形板的侧壁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圆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u形杆;所述第一u形杆的两端固接在第一u形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一u形板的侧壁固接有一对倒v形杆;一对所述倒v形杆的相邻侧壁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壁滑动连接有滑块;一对所述滑块的侧壁固接有第二u形杆;所述第二u形杆的侧壁固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接在螺纹块的侧壁上;所述第一u形板的内壁两侧对称固接有一对转轴;一对所述转轴的外圆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一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壁设有一组抵板。

3、优选的,所述倒v形杆的侧壁放置有一对第二连接杆;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侧壁固接有第二u形板;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侧壁设有一组挡板。

4、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侧壁设有一组方形槽;所述倒v形杆的侧壁固接有一组l形杆;所述l形杆的内侧壁放置有方形块;一组所述方形块的侧壁固接有承接杆。

5、优选的,一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相邻侧壁均设有一组第一倒l形槽;一对所述第一倒l形槽的槽壁之间放置有抵板;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相邻侧壁设有一组第二倒l形槽;一对所述第二倒l形槽的槽壁之间放置有挡板。

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壁设有方形凹槽,且方形凹槽与第一倒l形槽相通;所述第一倒l形槽的槽壁设有竖槽,且竖槽与第一倒l形槽和方形凹槽相通;所述竖槽的槽壁滑动连接有抵块;一组所述抵块的侧壁固接有拉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侧壁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与方形凹槽相通;所述u形槽的槽壁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拉杆上。

7、优选的,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侧壁设有滑行槽;所述滑行槽的槽壁滑动连接有l形块;一对所述l形块的相邻侧壁之间固接有第一u形弧板;所述第一u形弧板的两端通过卡位件设有第二u形弧板;所述第一u形弧板和第二u形弧板的内底壁均转动连接有齿轮传动组件;所述第一u形弧板的下方设有多组钻杆,且多组钻杆与齿轮传动组件连接。

8、优选的,所述卡位件包括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u形板的侧壁固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设有连接块;一对所述连接块的相邻侧壁固接在第二u形弧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一u形弧板的两端固接有卡块;所述第二u形弧板的两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块相匹配。

9、优选的,一对所述倒v形杆的相邻侧壁均固接有限位块,能够对第一连接杆的转动进行限位。

10、优选的,所述方形块的端面均设有倒角,使得方形块容易进入到l形杆的内侧壁处。

11、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操控上述的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该方法步骤如下:

12、s1:让第一u形板与第二u形板两端相互接触对称分布,且倒v形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侧壁相互接触,此时一组抵板已在第一连接杆的转动下与柱子的倾斜处贴合;

13、s2:在倒v形杆和第二连接杆贴合的同时,第一u形弧板与第二u形弧板之间完成对接,使一对齿轮传动组件进行啮合,让齿轮传动组件连接的钻杆进行转动,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作用下使钻杆向下移动,围绕柱子的地面进行松土作业;

14、s3:启动电机使滑块在倒v形板的滑槽内从下往上沿槽滑动,滑块在滑槽滑动过程中会与第一连接杆的侧壁接触并抵压,当滑块带动第一连接杆滑动到滑槽的顶部时,第一连接杆会通过抵板带动柱子的倾斜面进行纠偏,当第一连接杆与第一u形板呈垂直角度时,抵板会让柱子与地面处于垂直角度,完成纠偏作业。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及其纠偏方法,在启动电机后,滑块的斜上作用力会施加到一对第一连接板上,第一连接板会将作用力通过多组抵板均匀分布在柱子的倾斜面上,然后滑块带动第一连接杆对柱子进行纠偏,让柱子恢复到与地面呈垂直状态,完成对柱子的纠偏工作。

17、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及其纠偏方法,防止出现柱子在被抵板推动纠偏后往相反方向倾倒,而且抵板和挡板能维持柱子的纠偏后的状态,方便工作人员对柱子进行修缮,减少抵板在对柱子纠偏时出现的反作用力,施加到第一u形板上产生移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第一u形板的稳固性,可以使第一连接杆和倒v形杆上对挡板和抵板进行更换,让抵块和挡板上的弧形与不同直径的柱子进行适配,避免抵板与柱子之间的摩擦力会使抵板从第一倒l形槽内滑动脱离,可以让第一u形弧板和第二u形弧板同步上下移动,让多组钻杆钻入地面进行松土作业,使柱子周围的土地宽松,减少对柱子纠偏的阻力,对第一u形弧板和第二u形弧板上下移动起到同步连接的作用,使得电动伸缩杆上下移动时会同时带动第一u形弧板和第二u形弧板,防止了第一连接杆会与第一u形杆接触造成损伤,使得方形块容易进入到l形杆的内侧壁处,起到辅助导向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U形板(1);所述第一U形板(1)的侧壁固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设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的外圆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4);所述螺纹杆(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U形杆(5);所述第一U形杆(5)的两端固接在第一U形板(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U形板(1)的侧壁固接有一对倒V形杆(6);一对所述倒V形杆(6)的相邻侧壁均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的槽壁滑动连接有滑块(8);一对所述滑块(8)的侧壁固接有第二U形杆(9);所述第二U形杆(9)的侧壁固接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的一端固接在螺纹块(4)的侧壁上;所述第一U形板(1)的内壁两侧对称固接有一对转轴;一对所述转轴的外圆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1);一对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侧壁设有一组抵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V形杆(6)的侧壁放置有一对第二连接杆(13);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侧壁固接有第二U形板(14);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侧壁设有一组挡板(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侧壁设有一组方形槽(17);所述倒V形杆(6)的侧壁固接有一组L形杆(18);所述L形杆(18)的内侧壁放置有方形块(19);一组所述方形块(19)的侧壁固接有承接杆(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相邻侧壁均设有一组第一倒L形槽(21);一对所述第一倒L形槽(21)的槽壁之间放置有抵板(12);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相邻侧壁设有一组第二倒L形槽(22);一对所述第二倒L形槽(22)的槽壁之间放置有挡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侧壁设有方形凹槽(23),且方形凹槽(23)与第一倒L形槽(21)相通;所述第一倒L形槽(21)的槽壁设有竖槽(24),且竖槽(24)与第一倒L形槽(21)和方形凹槽(23)相通;所述竖槽(24)的槽壁滑动连接有抵块(25);一组所述抵块(25)的侧壁固接有拉杆(26);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侧壁设有U形槽(27);所述U形槽(27)与方形凹槽(23)相通;所述U形槽(27)的槽壁放置有转杆(28);所述转杆(28)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拉杆(2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侧壁设有滑行槽;所述滑行槽的槽壁滑动连接有L形块(30);一对所述L形块(30)的相邻侧壁之间固接有第一U形弧板(31);所述第一U形弧板(31)的两端通过卡位件设有第二U形弧板(32);所述第一U形弧板(31)和第二U形弧板(32)的内底壁均转动连接有齿轮传动组件(33);所述第一U形弧板(31)的下方设有多组钻杆(34),且多组钻杆(34)与齿轮传动组件(3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包括电动伸缩杆(35);所述第一U形板(1)的侧壁固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电动伸缩杆(35);所述电动伸缩杆(35)的输出端设有连接块(36);一对所述连接块(36)的相邻侧壁固接在第二U形弧板(32)的侧壁上;所述第一U形弧板(31)的两端固接有卡块(37);所述第二U形弧板(32)的两端设有卡槽(38);所述卡槽(38)与卡块(37)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倒V形杆(6)的相邻侧壁均固接有限位块(3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块(19)的端面均设有倒角。

10.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操控上述权利要求1-9的任意一项的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u形板(1);所述第一u形板(1)的侧壁固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设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的外圆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4);所述螺纹杆(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u形杆(5);所述第一u形杆(5)的两端固接在第一u形板(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u形板(1)的侧壁固接有一对倒v形杆(6);一对所述倒v形杆(6)的相邻侧壁均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的槽壁滑动连接有滑块(8);一对所述滑块(8)的侧壁固接有第二u形杆(9);所述第二u形杆(9)的侧壁固接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的一端固接在螺纹块(4)的侧壁上;所述第一u形板(1)的内壁两侧对称固接有一对转轴;一对所述转轴的外圆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1);一对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侧壁设有一组抵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v形杆(6)的侧壁放置有一对第二连接杆(13);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侧壁固接有第二u形板(14);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侧壁设有一组挡板(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侧壁设有一组方形槽(17);所述倒v形杆(6)的侧壁固接有一组l形杆(18);所述l形杆(18)的内侧壁放置有方形块(19);一组所述方形块(19)的侧壁固接有承接杆(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相邻侧壁均设有一组第一倒l形槽(21);一对所述第一倒l形槽(21)的槽壁之间放置有抵板(12);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相邻侧壁设有一组第二倒l形槽(22);一对所述第二倒l形槽(22)的槽壁之间放置有挡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损伤的古建筑结构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侧壁设有方形凹槽(23),且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永胜汤小北艾梓豪方中华查秋平胡松涛袁超
申请(专利权)人:方永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