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电路的抗干扰调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61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22
本技术涉及调谐器领域,公开了一种轨道电路的抗干扰调谐器,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抗干扰调谐器进行调节上端面与下端面时,需要分别转动四个螺纹杆进行调节高度,螺纹杆转动不仅非常的浪费时间,且需要分别转动使得调节效率非常的慢的问题,通过设置有限位机构,使得推动限位机构向下进行运动,再进行转动使得上端面固定并压紧在调谐器主体上完成调节固定,相对于现有的技术,不需要转动很多圈才能完成固定,从而达到了使调节效率变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调谐器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电路的抗干扰调谐器


技术介绍

1、轨道电路的抗干扰调谐器是一种用于轨道电路中具有抗干扰功能的调谐器,其主要的目的是起到传递轨道电路信号和分离轨道电路信号的作用,例如公开号为:cn212625134u的专利,利用限位块进一步限制上端板安装时的平行位置,使上端板很轻易便能与下端板平行安装。

2、公开号为cn21262513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预防电磁干扰的调谐器;包括上端板、下端板、电感和支撑螺杆,所述电感设置于上端板与下端板之间,现有的抗干扰调谐器进行调节上端面与下端面时,需要分别转动四个螺纹杆进行调节高度,螺纹杆转动不仅非常的浪费时间,且需要分别转动使得调节效率非常的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电路的抗干扰调谐器,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抗干扰调谐器进行调节上端面与下端面时,需要分别转动四个螺纹杆进行调节高度,螺纹杆转动不仅非常的浪费时间,且需要分别转动使得调节效率非常的慢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电路的抗干扰调谐器,包括有调谐器主体(1),设置在调谐器主体(1)下方的下端面(2),设置在调谐器主体(1)上方的上端面(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3)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的上方设置有推动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电路的抗干扰调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402)的宽度与第二凹槽(406)的宽度一致,且第二凹槽(406)的外观结构形状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电路的抗干扰调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407)等距分布在第二凹槽(406)的外侧,且限位槽(407)的宽度与第一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电路的抗干扰调谐器,包括有调谐器主体(1),设置在调谐器主体(1)下方的下端面(2),设置在调谐器主体(1)上方的上端面(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3)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的上方设置有推动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电路的抗干扰调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402)的宽度与第二凹槽(406)的宽度一致,且第二凹槽(406)的外观结构形状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电路的抗干扰调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407)等距分布在第二凹槽(406)的外侧,且限位槽(407)的宽度与第一限位杆(402)的宽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电路的抗干扰调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402)的外观结构为梯形,且第一限位杆(402)的宽度与第三凹槽(408)的宽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电路的抗干扰调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5)包括有设置在第一凹槽(403)内侧的推板(501),所述推板(501)两侧下方设置有固定杆(502),所述固定杆(502)的内侧设置有第四凹槽(503),所述第四凹槽(503)的内侧设置有推杆(504),所述转动筒(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伟孙雨萌张旭秀王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