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距连接器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438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距连接器结构,包括插头部和插座部,插头部包括插接头、绝缘座、绝缘插件和插针组合件,插接头、绝缘座和绝缘插件依次连接,插针组合件设置在插接头内,插座部包括绝缘壳体、接触板、接线部和插套组合件,接触板设置在绝缘壳体内,接线部设置在绝缘壳体一侧,且贯穿绝缘壳体与接触板连接,插套组合件设置在绝缘壳体内,绝缘插件可插接在绝缘壳体内,插套组合件与插针组合件配合设置,绝缘座和绝缘壳体的两侧设有弹性连接件,还公开了一种微距连接器结构装配方法,解决了目前的微距连接器结构在受到外力时,插头容易与连接的设备发生松开或者脱离的情况,不具有抗拉伸功能,也不具有复位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微距连接器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微距连接器结构是一种用于小型设备、模块或者电子设备之间电路连接的连接器,其原理本质上为: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至少包括插头、插座和插针组合件。

2、现有的微距连接器结构多种多样,在使用时,通常都是将两个微距连接器结构之间通过导线连接,然后将两个微距连接器结构中的插头分别插接在需要连接的设备上,在受到外力时,插头容易与连接的设备发生松开或者脱离的情况,不具有抗拉伸功能,也不具有复位功能。

3、在申请号为:202220456146.7,公开号为:cn 216903535u的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快速插拔微距型电连接器,包括插头a、与插头a对插的插座b,所述插头a包括插头接触件、插头绝缘体、插头外导体、接线柱和插头导向结构,其仍存在在受到外力时,插头容易与连接的设备发生松开或者脱离的情况,不具有抗拉伸功能,也不具有复位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距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部(10)和插座部(20),所述插头部(10)与插座部(20)配合设置,所述插头部(10)包括插接头(100)、绝缘座(101)、绝缘插件(102)和插针组合件(103),所述插接头(100)、绝缘座(101)和绝缘插件(102)依次连接,所述插针组合件(103)设置在插接头(100)内,且一端贯穿所述绝缘座(101)延伸至绝缘插件(10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距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插件(102)为四块绝缘插板(104)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绝缘插件(102)一端与绝缘座(101)固定连接,另一端可插接在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距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部(10)和插座部(20),所述插头部(10)与插座部(20)配合设置,所述插头部(10)包括插接头(100)、绝缘座(101)、绝缘插件(102)和插针组合件(103),所述插接头(100)、绝缘座(101)和绝缘插件(102)依次连接,所述插针组合件(103)设置在插接头(100)内,且一端贯穿所述绝缘座(101)延伸至绝缘插件(10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距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插件(102)为四块绝缘插板(104)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绝缘插件(102)一端与绝缘座(101)固定连接,另一端可插接在绝缘壳体(20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距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200)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绝缘插件(102)可从绝缘壳体(200)开口一端插入绝缘壳体(20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距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插板(104)与绝缘壳体(200)接触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滑块(105),所述绝缘壳体(200)与绝缘插板(104)接触的侧面上设有与限位滑块(105)配合设置的限位滑槽(204),所述限位滑块(105)可插入限位滑槽(204)内,且与限位滑槽(204)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滑块(105)插入绝缘壳体(200)的一端设有球面凸起(106),所述限位滑槽(204)上设有与球面凸起(106)配合的卡接处(205),所述球面凸起(106)的球面一端可从卡接处(205)处插入限位滑槽(204),所述卡接处(205)可限制球面凸起(106)的非球面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距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乐柳兵尹文丰白宏伟谢富春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速易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