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37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0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属于易挥发液体管道输送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气体捕集装置、拆除上部盲板的过滤器和快开法兰;所述气体捕集装置通过快开法兰连接在过滤器的上端;所述气体捕集装置为设置有液位计的上端封闭的竖直管路;所述竖直管路顶端设置有排气阀;利用液体、气体混合液密度差的特点,当气液混合物进入气体捕集装置时,气体密度小往上走,进入气体捕集装置上部,而气体捕集装置内充满的液体则往下走,填充管道内原气体的空间,避免气体进入泵腔内,在屏蔽电泵运行前将气体捕集装置内气体通过排气阀排出后关闭排气阀;气体捕集装置设计有液位计,能方便观察装置内气体情况;顶部设有排气阀,在启泵前便于排出管道内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易挥发液体管道输送处理装置,涉及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


技术介绍

1、天然气处理厂投产运行后,每天需要进行气田轻烃装车作业,目前天然气处理厂对气田轻烃的输送选用的是管道输送,通过屏蔽电泵,也叫离心泵,进行增压,通过管道输送装到油罐车内进行拉运。但这种方式存在泵体内会有气体进入的缺点,从轻烃储罐到屏蔽电泵的管道,由于现场地势的原因,管线走向高低变化,在管路中存在“门”弯,气田轻烃属于易挥发介质,在天气温度较高,尤其是炎热的夏天,管道内部分液体挥发为气体,这部分气体会集聚在管道“门”型弯处;在启动屏蔽电泵进行装车过程中,“门”型弯处的气体会随流动液体进入泵腔内,而离心泵的泵腔内进入气体后容易引起“气锁”,造成泵压力低,排量低,泵无法完成增压输送液体工作;屏蔽电泵通过平衡管进行电机冷却降温,但当泵“气锁”时,造成电机冷却失效,泵体升温,对气田轻烃进行加热,在泵体内产生更过气体,加剧“气锁”,造成泵无法正常工作。而现有技术中解决“气锁”现象的操作存在以下问题:

2、(1)操作劳动强度加大,作业时间加长

3、岗位员工为了排出泵体内气体的故障,通常采用在泵体或泵出口压力表拷克处进行排气,在排气过程中伴随液体排出,时常需要反复多次启停泵和排气操作,一般启泵耗时30min;在泵体温度升高时,使用新鲜水给泵体降温;在泵体温度过高时,只能停止作业,等待泵体温度降低;在夏天,尤其是炎热天气进行装车作业时,装车时间只能调整在早上或晚上环境温度较低时才能装车,司机师傅因无法装车只能等待,严重时需等待五六个小时才能将泵启运正常。

4、(2)为解决“气锁”排出的气田轻烃液体,存放在污水井、干化池,气田轻烃易挥发,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环境风险和气田轻烃损失

5、泵腔内进入气体后,泵压下降,排量下降,为了排出泵腔内气体,通常是采用在泵体排气阀或泵出口压力表拷克处进行排气操作,气体排出过程中会有大量气田轻烃液体同时排出,一次装车作业排出15l左右气田轻烃,全年装车1000车次左右,合计排出气田轻烃15m3,排出液体一般存放在露天的干化池或污水井内,由于气田轻烃易挥发,给正常的生产带来安全隐患;气田轻烃挥发对环境也会影响,也是一种产品浪费。

6、(3)设备维修次数高

7、屏蔽电泵使用石墨轴承,在泵产生“气锁”现象时,容易造成泵内缺少液体冷却和润滑,造成石墨轴承的磨损和损坏,石墨轴承故障后需拆泵更换维修,年维修4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解决离心泵泵腔内产生“气锁”现象的操作存在耗时耗力、维修次数高和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该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效果好,操作简单,直观,便捷,解决了管道内气体无法观察和排出的困难,不必在泵体或压力表拷克进行排气(气液同时排出)的操作,降低劳动强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方案予以实现: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包括气体捕集装置、拆除上部盲板的过滤器和快开法兰;所述气体捕集装置通过快开法兰连接在过滤器的上端;所述气体捕集装置为设置有液位计的上端封闭的竖直管路;所述竖直管路顶端设置有排气阀。

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5、所述竖直管路为常压钢管。

6、所述常压钢管承受压力大于1.6mpa。

7、所述竖直管路为dn 150、长度500mm的钢管。

8、所述液位计为玻璃液位计。

9、所述玻璃液位计中玻璃管长度为300mm。

10、所述快开法兰包括快开接头和加工法兰;所述快开接头连接在过滤器上端;所述加工法兰连接在竖直管路底端。

11、所述竖直管路上端设置有盲板或封头。

12、所述盲板或封头上设置有dn20的管路与排气阀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通过对气田轻烃装车流程中使用的过滤器进行改进,拆除过滤器上端盲板,通过法兰连接一个竖直管路作为气体捕集装置,气体捕集装置上端设置有排气阀,利用液体、气体混合液密度差的特点,当气液混合物进入气体捕集装置时,气体密度小往上走,进入气体捕集装置上部,而气体捕集装置内充满的液体则往下走,填充管道内原气体的空间,避免气体进入泵腔内,在屏蔽电泵运行前将气体捕集装置内气体通过排气阀排出后关闭排气阀;气体捕集装置设计有液位计,能方便观察装置内气体情况;顶部设有排气阀,在启泵前便于排出管道内气体。本专利技术中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的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直观,便捷,解决了液体管道内气体无法观察和排出的困难,不必在泵体或压力表拷克进行排气(气液同时排出)的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启泵时间由过去的30min降低到3min,全年节约工时450h;也避免气田轻烃的排出损耗,减少轻烃的挥发对环境的影响;年回收气田轻烃量价值5.2万元;屏蔽电泵维修次数由年4次减少不到1次,降低了机泵的维护工作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捕集装置(10)、拆除上部盲板的过滤器(9)和快开法兰(4);所述气体捕集装置(10)通过快开法兰(4)连接在过滤器(9)的上端;所述气体捕集装置(10)为设置有液位计的上端封闭的竖直管路;所述竖直管路顶端设置有排气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路为常压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钢管承受压力大于1.6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路为DN 150、长度500mm的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为玻璃液位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液位计中玻璃管长度为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开法兰(4)包括快开接头和加工法兰;所述快开接头连接在过滤器上端;所述加工法兰连接在竖直管路底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路上端设置有盲板或封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板或封头上设置有DN20的管路与排气阀(6)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捕集装置(10)、拆除上部盲板的过滤器(9)和快开法兰(4);所述气体捕集装置(10)通过快开法兰(4)连接在过滤器(9)的上端;所述气体捕集装置(10)为设置有液位计的上端封闭的竖直管路;所述竖直管路顶端设置有排气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路为常压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钢管承受压力大于1.6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管道气体捕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路为dn 150、长度500mm的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成银冯海强刘迅刘庆茹赵彩虹柴兴军万想陈波陈海军王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