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072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包括光伏板、承重支柱、底座、充电桩和储能供电装置,所述承重支柱的顶端与所述光伏板的背面连接,所述承重支柱的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形成车棚,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组件;所述充电桩设置在所述承重支柱上,所述储能供电装置设置在所述承重支柱或所述底座上,所述储能供电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光伏板电连接,所述储能供电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桩电连接,储能供电装置可将光伏板上的电能储存起来以给充电桩供电,并且小汽车可以在光伏板下面连接充电桩来充电,光伏板同时起到遮阳挡雨的车棚作用;由于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组件,因此该光伏充电车棚可整体移动,可设计成一个车位的大小,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充电车棚,特别是一种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


技术介绍

1、随着世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开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电车的比例业逐年增加。但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充电难、停车位紧张的现象随之出现,因此光伏充电车棚正逐渐走入市场。光伏充电车棚主要功能是通过太阳能发电,存储的电能可用于给电动车辆充电,到了夜间,电能还可供给车棚进行照明,节能环保,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契合低碳经济、绿色环保趋势。虽然光伏车棚已经在很多大型停车场使用,但对于居民、小型用地等的这些地方,很少有光伏车棚,因为设置光伏车棚需要较长时间,施工也比较要麻烦。在设置车棚的地方导入供电设备时,要确保设置空间、土木施工打地基、铺设电缆、更新开关装置及变压器和电路等,除了这些电气相关作业外还要实施环境影响评估等。并且在停车时很多停车地点都是临时停车,不能建造车棚,但是在停车时车辆又有避风遮雨的需求,如果建造固定的车棚就会导致很多用地规划需要进行变更,而车棚的每次拆除都有一定的费用和难度。因此想要把光伏车棚大量引入个体、商业户的市场,就需要可便携移动、成本低,安装简单的可整体移动的光储充一体式车棚,才能更为便捷地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小型的且可整体移动的光伏充电车棚。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包括:光伏板、承重支柱、底座、充电桩和储能供电装置,所述承重支柱的顶端与所述光伏板的背面连接,所述承重支柱的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形成车棚,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组件;所述充电桩设置在所述承重支柱上,所述储能供电装置设置在所述承重支柱或所述底座上,所述储能供电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光伏板电连接,所述储能供电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桩电连接。

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电动转向组件,所述电动转向组件包括支架、传动件和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承重支柱的顶端,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传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光伏板的背面连接,所述储能供电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电动转向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光伏板转动使所述光伏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变化,以适应最优的光照角度,提升光伏板效率。

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可伸缩支柱,所述可伸缩支柱的顶端与所述光伏板的背面连接,所述可伸缩支柱的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有可伸缩支柱的辅助,可使光伏板的倾斜度更加灵活,可调范围大。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重支柱上设有移位挂钩,该移位挂钩可通过与汽车拉车钩连接,来实现该光伏充电车棚的移动。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能供电装置包括配电箱以及设置在所述配电箱中的光伏逆变器、储能模块、电机控制器、主控模块和储能变流器,所述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光伏板电连接,所述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机控制器和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桩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储能模块电连接以控制所述储能模块的充放电状态,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电连接以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光伏逆变器可将光伏板转换发出的电能升压,从而给储能模块充电,储能模块分别给电机控制器和储能变流器供电,储能变流器可将储能模块的电能转换为不同电压的交直流电输出给充电桩。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配电箱与所述底座连接。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分别与所述储能变流器和所述充电桩电连接以监测电量和充电桩的使用状态。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伏板的正面设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光敏传感器将光照强度信息反馈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根据光照强度信息控制电机控制器以控制电机运行,进而调节光伏板的倾斜角度,以此来跟随光照,从而提高光伏板能效。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伏板的背面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重力传感器将光伏板上的重量信息反馈到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根据该重量信息控制电机控制器以驱动电机进行光伏板角度调节,以此来清理光伏板上的积水积雪等杂物,从而提高光伏能效。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配电箱外部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便于用户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机、充电枪的运行状态。

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储能供电装置可将光伏板上的电能储存起来以给充电桩供电,电能自给自足,无需连接外部电源,并且小汽车可以在光伏板下面连接充电桩来充电,光伏板同时起到遮阳挡雨的车棚作用;由于光伏板、承重支柱、充电桩、储能供电模块和底座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并且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组件,因此该光伏充电车棚可整体移动,可设计成一个车位的大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供电装置包括配电箱(108)以及设置在所述配电箱(108)中的光伏逆变器(21)、储能模块(22)、电机控制器(23)、主控模块(25)和储能变流器(24),所述光伏逆变器(21)的输入端与所述光伏板(101)电连接,所述光伏逆变器(21)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22)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22)分别与所述电机控制器(23)和所述储能变流器(2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23)与所述电机(103)电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24)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桩(110)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25)与所述储能模块(22)电连接以控制所述储能模块(22)的充放电状态,所述主控模块(25)与所述电机控制器(23)电连接以控制电机(103)的运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108)与所述底座(10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25)包括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分别与所述储能变流器(24)和所述充电桩(110)电连接以监测电量和充电桩(110)的使用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101)的正面设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模块(25)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101)的背面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模块(25)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配电箱(108)外部的控制面板(30),所述控制面板(30)与所述主控模块(25)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光伏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供电装置包括配电箱(108)以及设置在所述配电箱(108)中的光伏逆变器(21)、储能模块(22)、电机控制器(23)、主控模块(25)和储能变流器(24),所述光伏逆变器(21)的输入端与所述光伏板(101)电连接,所述光伏逆变器(21)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22)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22)分别与所述电机控制器(23)和所述储能变流器(2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23)与所述电机(103)电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24)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桩(110)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25)与所述储能模块(22)电连接以控制所述储能模块(22)的充放电状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栋郭俊莫家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星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