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装置及电池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3987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27
本技术涉及电池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汇流装置及电池柜。该汇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共同形成上下贯穿的安装腔结构,以使线缆沿上下两个方向安装于安装腔结构内,安装腔结构内安装有汇流排和接线柱,接线柱设置在汇流排上,线缆连接于接线柱上。汇流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在柜体沿高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简化了结构设计,同时动力线、信号线等线缆可上下平行进出,走线更美观,可正面操作安装动力线,电缆不需要在电池柜内弯折,维护方便。本技术提供的电池柜,通过应用上述汇流装置,走线美观,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柜,尤其涉及一种汇流装置及电池柜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池逐步应用于储能系统领域。储能系统领域主要采用二次电池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水利发电、或者电网用电低谷时的电能进行存储,在用电高峰等时刻再将存储的电能供给负载使用。

2、在储能系统中,电池柜是存放二次电池的主要设备之一,多簇电池放置在电池柜内经并联或串联后使用,电池柜是存放单簇或多簇电池主要设备之一,电池在多簇并联使用时需要进行汇流设计,目前常采用汇流装置进行汇流,现有的汇流装置的外观形状与电池箱的外观结构类似,汇流装置为插箱式设计;在安装动力线时,存在动力线汇流安装需要弯折,固定动力线缆时候动力线缆阻挡安装操作空间,维护困难,走线不美观的问题。

3、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汇流装置及电池柜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汇流装置,它可选择安装在电池柜的柜体的上下位置,简化了结构设计,同时动力线、信号线等线缆可上下平行进出,走线更美观,可正面操作安装动力线,电缆不需要在电池柜内弯折,维护方便。

2、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柜,通过应用上述汇流装置,走线美观,维护方便。

3、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4、汇流装置,包括:

5、第一壳体;

6、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共同形成上下贯穿的安装腔结构,以使线缆沿上下两个方向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结构内,所述安装腔结构内安装有汇流排和接线柱,所述接线柱设置在所述汇流排上,所述线缆连接于所述接线柱上。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腔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布的正极汇流区和负极汇流区,所述正极汇流区和所述负极汇流区之间设置有绝缘隔板。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正极汇流区和所述负极汇流区均设置有所述汇流排,所述汇流排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接线柱,多个所述接线柱中的一个为与电池电极相连的电极接线柱,其余为与外负载相连的负载接线柱。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线柱通过绝缘柱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接。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极接线柱能穿过所述绝缘柱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背面形成背部接线部。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一弯折部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弯折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长度方向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折部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侧;

12、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二弯折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弯折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长度方向两侧,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弯折部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一侧。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电器件容置区。

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汇流装置还包括:

15、固定件,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16、电池柜,包括柜体,还包括上述的汇流装置,所述柜体用于承载电池,所述汇流装置设置在所述柜体高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汇流装置连接。

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池设置在电池托盘上,并且所述电池托盘呈阵列形式安装在电池盘支撑框架上,所述汇流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电池盘支撑框架上,并且所述汇流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托盘沿长度方向的其中一端。

1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线柱的最外侧与所述电池的所述极柱的最外侧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0、本技术提供的汇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共同形成上下贯穿的安装腔结构,以使线缆沿上下两个方向安装于安装腔结构内,安装腔结构内安装有汇流排和接线柱,线缆连接于接线柱上。汇流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在靠近柜体沿高度方向的任意位置,简化了结构设计,同时动力线、信号线等线缆可上下平行进出,走线更美观,可正面操作安装动力线,电缆不需要在电池柜内弯折,维护方便。

21、本技术提供的电池柜,通过应用上述汇流装置,走线美观,维护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结构(30)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布的正极汇流区(31)和负极汇流区(32),所述正极汇流区(31)和所述负极汇流区(32)之间设置有绝缘隔板(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汇流区(31)和所述负极汇流区(32)均设置有所述汇流排(40),所述汇流排(40)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接线柱(50),多个所述接线柱(50)中的一个为与电池电极相连的电极接线柱,其余为与外负载相连的负载接线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50)通过绝缘柱(34)与所述第一壳体(1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接线柱能穿过所述绝缘柱(34)与所述第一壳体(10)的背面形成背部接线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包括第一安装部(11)、第一弯折部(12)及第一连接部(13),所述第一弯折部(12)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11)长度方向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13)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折部(12)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11)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3)上设置有电器件容置区(131)。

8.电池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200),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汇流装置,所述柜体(200)用于承载电池,所述汇流装置设置在所述柜体(200)高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汇流装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设置在电池托盘(300)上,并且所述电池托盘(300)呈阵列形式安装在电池盘支撑框架(400)上,所述汇流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电池盘支撑框架(400)上,并且所述汇流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托盘(300)沿长度方向的其中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50)的最外侧与所述电池的极柱的最外侧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结构(30)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布的正极汇流区(31)和负极汇流区(32),所述正极汇流区(31)和所述负极汇流区(32)之间设置有绝缘隔板(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汇流区(31)和所述负极汇流区(32)均设置有所述汇流排(40),所述汇流排(40)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接线柱(50),多个所述接线柱(50)中的一个为与电池电极相连的电极接线柱,其余为与外负载相连的负载接线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50)通过绝缘柱(34)与所述第一壳体(1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接线柱能穿过所述绝缘柱(34)与所述第一壳体(10)的背面形成背部接线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包括第一安装部(11)、第一弯折部(12)及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希高伟李峥冯玉川何泓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