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3847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园林景观的污水收集系统全面收集园林景观区域产生的污水;步骤2,收集的污水进入预处理系统,以去除大颗粒物、悬浮物质和浮油,减少污水中杂质的含量;步骤3,根据处理水的最终用途,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多级人工湿地系统中的不同单元组合,通过结合不同类型的植物和填料,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或转化;步骤4,根据处理水的最终用途,人工湿地系统的出水进入相应沉淀池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步骤5,沉淀池处理后的中水进入相应消毒水道中进行紫外消毒并最终输送至景观水体或其他区域备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具体为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园林景观的建设在城市规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园林景观区域产生的污水问题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往往采用集中式处理设施,存在能耗高、土地占用大、排放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等问题,与园林景观建设的生态理念存在矛盾。

2、目前,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的运行成本高、对环境影响大,而生物处理方法在处理效果和适应性方面存在局限。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在满足园林景观污水多样性和可持续性方面仍存在瓶颈。

3、为解决现有技术在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提出了一种全面、高效、智能化的处理方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园林景观建设对污水处理的需求,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系列缺陷,本专利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步骤1,利用园林景观的污水收集系统全面收集园林景观区域产生的污水。

3、步骤2,收集的污水进入预处理系统,以去除大颗粒物、悬浮物质和浮油,减少污水中杂质的含量。

4、步骤3,根据处理水的最终用途,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多级人工湿地系统中的不同单元组合,通过结合不同类型的植物和填料,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或转化。

5、步骤4,根据处理水的最终用途,人工湿地系统的出水进入相应沉淀池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

6、步骤5,沉淀池处理后的中水进入相应消毒水道中进行紫外消毒并最终输送至景观水体或其他区域备用,实现污水资源化的再利用,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

7、进一步的,污水采集系统采用分布式的智能化污水收集装置或管网,污水采集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步骤包括。

8、根据园林景观不同区域污水的特征、水量、水质和地形条件信息,选择适用的污水收集装置或管网类型。

9、根据选择的污水收集装置或管网的类型和规模,进行结构和参数的设计,以确保污水收集装置或管网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要求。

10、根据污水收集装置或管网的运行情况,进行水质监测。

11、基于水质监测结果,将污水精确分流并输送至相应的预处理系统。

12、进一步的,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沉砂池和气浮池,其中。

13、格栅包括依次设置的粗格栅、中格栅或细格栅,缝隙宽度设置在3~100mm之间。

14、沉砂池采用平流式沉砂池,长度设置在10~30m之间,宽度设置在2~5m之间,深度设置在1.5~3m之间。

15、气浮池的长度设置在10~20m之间,宽度设置在5~10m之间,深度设置在3~5m之间。

16、进一步的,格栅、沉砂池和气浮池的进出入口均安装有流量计、浊度计和ph计,以监测污水的流量、浊度和ph值参数,根据实时数据调整运行状态,以提高预处理的效果。

17、在每个人工湿地的进出口处安装cod计、氨氮计、总磷计和重金属计,以监测污水的cod、氨氮、总磷、重金属指标,根据实时数据调整相应人工湿地的运行参数,包括水力负荷、曝气量、植物种类和密度、填料种类和深度,以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能力。

18、在沉淀池的出入口设置悬浮物计,以监测污水的悬浮物;在消毒水道的出入口设置细菌计和药物残留计,以监测污水的细菌和药物残留参数,从而根据实时数据调整沉淀池的停留时间、紫外线消毒的强度和时间,以提高处理效率。

19、进一步的,多级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五个人工湿地,分别为:表面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ⅰ、水平潜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ⅱ和水平流湿地,其中。

20、在每个人工湿地的出水口,设置一个分流阀,以便于根据需要将出水分别输送至下游的人工湿地或相应沉淀池。

21、在每个人工湿地的进水口,设置一个回流阀,以便于根据需要将部分出水回流至上游的人工湿地,实现对不同污水的回流调节。

22、在每个人工湿地的底部,设置一个排泥阀,以便于根据需要将沉积在填料中的泥沙排出,防止人工湿地的堵塞和失效。

23、在每个人工湿地的水面,设置一个溢流口,以便于根据需要将多余的水排出,防止人工湿地的溢流和泛滥。

24、在每个人工湿地的边缘,设置一个观察口,以便于根据需要观察人工湿地的水位、水质、植物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5、进一步的,处理水的最终用途包括养护用水、造景用水和消防用水,其中。

26、养护用水采用表面流-垂直潜流-水平潜流的单元组合,利用表面流湿地的高氧化能力和垂直潜流湿地ⅰ的高去除能力,实现对有机物、氮、磷的高效去除,再经过水平潜流湿地的进一步净化,提高水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7、造景用水采用水平潜流-垂直潜流-水平流的单元组合,利用水平潜流湿地的高负荷能力和垂直潜流湿地ⅱ的高氧化能力,实现对有机物、氮、磷的高效去除,再经过水平流湿地的深度处理,有效去除重金属、病原体等污染物,提高水质的美观性和卫生性。

28、消防用水:采用垂直潜流-水平潜流-水平流的单元组合,利用垂直潜流湿地ⅰ和水平潜流湿地的高氧化能力和高去除能力,实现对有机物、氮、磷的高效去除,再经过水平流湿地的深度处理,有效去除重金属和病原体,提高水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9、进一步的,表面流湿地选择芦苇、香蒲、菖蒲、灯心草、水葫芦、睡莲作为主要的植物种类,选择土壤、砂、砾石、沸石作为主要的填料种类,植物的覆盖率应保持在60%以上,填料的深度应在0.3~0.5m之间。

30、垂直潜流湿地ⅰ和垂直潜流湿地ⅱ选择香蒲、灯心草、风车草作为主要的植物种类,选择砾石、沸石、石灰石、页岩作为主要的填料种类,植物的覆盖率应保持在80%以上,填料的深度应在0.6~1m之间。

31、水平潜流湿地选择芦苇、灯心草、风车草作为主要的植物种类,选择砂、沸石、石灰石、页岩作为主要的填料种类,植物的覆盖率应保持在90%以上,填料的深度应在0.8~1.2m之间。

32、水平流人工湿地选择芦苇、香蒲、风车草作为主要的植物种类,选择砂、砾石、石灰石、页岩作为主要的填料种类,植物的覆盖率应保持在85%以上,填料的深度应在0.8~1m之间。

33、进一步的,沉淀池包括养护用水沉淀池、造景用水沉淀池和消防用水沉淀池,其中:养护用水沉淀池的容积为100~200m3,形状为长方形,长宽比为3~5m,深度为2~3m;造景用水沉淀池的容积为200~300m3,形状为圆形,直径为10~15m,深度为2~3m;消防用水沉淀池的容积为300~500m3,形状为正方形,边长为15~20m,深度为3~4m。

34、进一步的,消毒水道包括养护用水消毒水道、造景用水消毒水道和消防用水消毒水道,其中:养护用水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采集系统采用分布式的智能化污水收集装置或管网,污水采集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沉砂池和气浮池,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格栅、沉砂池和气浮池的进出入口均安装有流量计、浊度计和pH计,以监测污水的流量、浊度和pH值参数,根据实时数据调整运行状态,以提高预处理的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级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五个人工湿地,分别为:表面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Ⅰ、水平潜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Ⅱ和水平流湿地,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水的最终用途包括养护用水、造景用水和消防用水,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表面流湿地选择芦苇、香蒲、菖蒲、灯心草、水葫芦、睡莲作为主要的植物种类,选择土壤、砂、砾石、沸石作为主要的填料种类,植物的覆盖率应保持在60%以上,填料的深度应在0.3~0.5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沉淀池包括养护用水沉淀池、造景用水沉淀池和消防用水沉淀池,其中:养护用水沉淀池的容积为100~200m3,形状为长方形,长宽比为3~5m,深度为2~3m;造景用水沉淀池的容积为200~300m3,形状为圆形,直径为10~15m,深度为2~3m;消防用水沉淀池的容积为300~500m3,形状为正方形,边长为15~20m,深度为3~4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消毒水道包括养护用水消毒水道、造景用水消毒水道和消防用水消毒水道,其中:养护用水消毒水道的长度为10~20m,宽度为2~4m,深度为1~2m,紫外灯管的数量为10~20个,紫外灯管的功率为40~80W;造景用水消毒水道的长度为20~30m,宽度为4~6m,深度为1~2m,紫外灯管的数量为20~30个,紫外灯管的功率为80~120W;消防用水消毒水道的长度为30~40m,宽度为6~8m,深度为1~2m,紫外灯管的数量为30~40个,紫外灯管的功率为120~160W。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沉淀池为层流式沉淀池,内部设置有多级分隔板和流道,以增加水流的路径和阻力,减少水流的紊乱和扰动,提高沉淀效率,其中:分隔板为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平板,分隔板的高度为沉淀池的深度的80%,分隔板的间距为沉淀池的宽度的10%,分隔板的数量为沉淀池的长度的10%;流道为沿水流方向的槽形结构,流道的宽度为沉淀池的宽度的5%,流道的深度为沉淀池的深度的10%,流道的数量为沉淀池的长度的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采集系统采用分布式的智能化污水收集装置或管网,污水采集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沉砂池和气浮池,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格栅、沉砂池和气浮池的进出入口均安装有流量计、浊度计和ph计,以监测污水的流量、浊度和ph值参数,根据实时数据调整运行状态,以提高预处理的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级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五个人工湿地,分别为:表面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ⅰ、水平潜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ⅱ和水平流湿地,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水的最终用途包括养护用水、造景用水和消防用水,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表面流湿地选择芦苇、香蒲、菖蒲、灯心草、水葫芦、睡莲作为主要的植物种类,选择土壤、砂、砾石、沸石作为主要的填料种类,植物的覆盖率应保持在60%以上,填料的深度应在0.3~0.5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沉淀池包括养护用水沉淀池、造景用水沉淀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亚刘慧敏刘青云王海军张高锋张丽平马远超刘强程杰李红丽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辉县市碧森林业规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